【#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梅妃与梅妃传》,欢迎阅读!
收稿日期:2006-04-17
作者简介:程杰,男,1959年生,江苏泰兴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十五”规划基金项目“中国花卉题材文学与花卉审美文化研究”(J3-044)。 关于梅妃与《梅妃传》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摘 要:梅妃之事至迟在晚唐已见于著述,这与今本《梅妃传》跋文所记“大中二年”写本,正为同时。有关梅妃其人的怀疑应该慎重,决不能贸然断其子虚乌有、宋人杜撰。今本《梅妃传》无名氏跋文真实可信。《梅妃传》有一唐写本,撰者不明,语辞凡俗,经跋文作者润色,而成今本面貌。从叶梦得的仕履和叶廷《海录碎事》等信息可知,今本《梅妃传》写定时间大约在叶梦得移任福州的绍兴十三年至十八年的五年间(1143-1148),而其定稿者当是与叶梦得年龄相若之闽籍人士。 关键词:梅妃 《梅妃传》 作者 时代 真伪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853(2006)03-125-05
梅妃江采艹频之事不见于各种正史著述,因而世多疑其子虚乌有。旧题唐曹邺《梅妃传》作者也有问 题,是非难辨。笔者近年因研究咏梅文学与梅花文化,对此略有关注,现就有关发现与思考献言如下。 一、梅妃之真伪
梅妃不见于各种正史著述,唐人小说若《明皇杂录》、《高力士外传》、《开元天宝遗事》等载明皇朝事者,也未提及。相关事迹都出于旧题唐罗邺所撰《梅妃传》,而《梅妃传》中所载“内容情节与历史事实多相抵牾”[1](P161),显系对唐史不甚了了者之述。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大多对梅妃其人持怀疑态度,甚至有学者断言是“‘无’中生有”[2]。但自古后宫三千,见于史乘者又有几个?是否有这样一种可能,梅妃其人虽属宫闱秘事,正史不载,但在其故里或其他关系密切地却不乏知情者,所知所闻也倍受珍视,凤毛片羽得以耳拾口传绵延于世。进而野史稗贩,逐步在文人层面浮现出来。至少我们看到,北宋后期有两篇诗文作品言及梅妃。
一是李纲《梅花赋》:“若夫含芳雪径,擢秀烟屯阝,亚竹篱而绚彩,映柴扉而断魂,暗香浮动,虽远犹闻,正如梅仙,隐居吴门;丰肌莹白,娇额涂黄,俯清溪而弄影,耿寒月而飘香,娇困无力,嫣然欲狂,又如梅妃,临镜严妆。吸风饮露,绰约婵娟,肌肤冰雪,秀色可怜,姑射神人,御气登仙;绛襦素裳,步摇之冠,璀璨的白乐,光彩烨然,瑶台玉姬,谪堕人间。”[3]该赋作于宣和三年(1121)冬,赋文排比四个人物形象来比拟梅花之高雅幽洁:梅福、梅妃、姑射神人、瑶台玉妃。从文理上说,两个一组,后两人分别出自《庄子》
与苏轼《松风亭》梅花诗,都是虚构之形象。前两人即梅福与梅妃为一组,应同属历史人物。
二是晁说之《枕上和圆机绝句梅花十有四首》其五:“莫道梅花取次开,馨香须待百层台。不同碧玉小家女,宝策皇妃元姓梅。”[4]此诗作于宣和四年(1022)春知成州(今甘肃成县)时。诗中以梅妃比拟梅花之高贵,但并未点明这一皇妃究属何朝何帝。晁说之作诗好自作注,纪本事,注典故,或阐发立意。这组绝句前后同题叠和共二十二首,其中有十处出注。这一首“百层台”下即注云:“今洛中名园犹竞于梅台,贵自上接其香。”但末句所说梅妃未注,似乎认为这是一个常识性的,至少不太冷僻的掌故。整组诗二十二首,多用汉唐长安宫廷典故,这里所说梅妃也应属唐室之事。这两条材料透露的梅妃形象与现存《梅妃传》中所写有明显出入:一、《梅妃传》中梅妃是其别号,本人姓江,而晁说之所说梅妃姓梅。二、《梅妃传》中梅妃“自比谢女,淡妆雅服,而姿态明秀”,又訾杨玉环为“肥婢”,可见其自身体态气质是属于清秀苗条型的。而李纲笔下的梅妃“丰肌莹白,娇额涂黄”,“娇困无力,嫣然欲狂”云云,与杜甫《丽人行》所说“肌理细腻骨肉匀”,白居易《长恨歌》所说“侍儿扶起娇无力”之杨贵妃等人丰腴形象几无二致。可见有关故事并不同源,至少应该有两个“版本”。今本《梅妃传》跋文也透露了另外的信息:“今世图画美人把梅者,号梅妃,泛言唐明皇时人,而莫详所自也。”也就是说在今传《梅妃传》写定之前,已有梅妃题材的绘画作品在先,有关梅妃的传说应该由来已久。当然这也不排除另一种可能,李纲、晁说之所本也只是“图画美人把梅者”一类泛指,引为诗赋比喻形象,并无确切的文字来源与史实根据。但即便这一假设成立,也不影响梅妃传说由来已久这一事实。①据《云仙杂录》整理者张力伟所撰《前言》(中华书局1998年版),认为前人对该书作者的种种怀疑“,不能作为推翻本书为五代时人冯贽所作这一说法的有力证据。”笔者同意这一判断。《说郛》所辑《妆楼记》有周显德五年昆明国献蔷薇水事,宋末陈敬《陈氏香谱》卷一引此事,该条首有“叶庭王圭云”。按此条或叶氏原述,而滥入《妆楼记》中。
所幸另有材料可资参证。明末清初重辑百二十卷本《说郛》卷77下张泌《妆楼记》:“除夕,梅妃与宫人戏黄金散,泻入水中,视巧拙,以卜来年否泰,梅妃一泻得金凤一只,首、尾、足、翅,无不悉备。”[5]此事不见于今本《梅妃传》,所记与宫娥、侍宦之流熔金问卜之戏乐、喜获全凤吉兆之情状,也与《梅妃传》中诸王调嬉、列妃争宠大异其趣,显然与《梅妃传》之本事了不相关。此前曾有学者提到这条材料,但并未引起重视,大概是碍于百二十卷本《说郛》补辑之书署名多有可疑,而元明以来小说丛编所收志怪、传奇作品托名张泌者也不少见。笔者就电子版两宋时期文献反复搜检,觉得《妆楼记》这一材料对梅妃真伪问题不乏参考价值。首先,从《说郛》辑抄《妆楼记》七十余条可见,该书掇集闺阁脂粉类轶闻琐事,较少鬼怪灵异色彩,材料多取自正史、杂纂、碑刻、诗话等,内容以汉、唐为主,所收事类时间可稽者止于中唐。 虽然梅妃此事来源未明,同时也未交代属于何朝何帝,但大致也应在这一时间范围之内。其次,是《妆楼记》的成书时间。百二十卷本《说郛》
1
所载《妆楼记》内容,北宋孔传《续六帖》、南宋孝宗朝《锦绣万花谷》等类书已见摘录,更早的《云仙散录》也掇其四条。《云仙散录》,旧题后唐冯贽编,编者自序署后唐天成元年(926),则《妆楼记》当成于此前①。即或如宋人所疑,《云仙散录》为南北宋之交王钅至所伪托,《妆楼记》也当成于北宋中期之前。若《妆楼记》所题编者张泌属实,当为晚唐人。历史上张泌同名同姓者当不在少数,所知晚唐五代至北宋至少有三位。一是南唐张泌(一作亻必),字子澄,常州(一作淮南)人,事后主任内史舍人,归宋官虞部郎中。二是宋初真、仁朝张泌,浦城人,字顺之,大中祥符八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此二人立朝清正,生活俭朴,尤其是浦城张泌于仁宗朝知谏院,奏乞减后宫浮费,而《妆楼记》以编掇闺闱奢华之事为意,与二人品节、行实殊不相类。另一是《花间集》所载张泌,生卒、籍贯无考,编列于牛峤(848? -?)、毛文锡(872? -917)之间,年辈应介于其中,仕历也应与牛、毛二氏相若,由唐入蜀,在唐都长安、蜀都成都两地居住过。《花间集》称其“舍人”,当为前蜀开国时授职[6](P241-300)。冯贽所采《妆楼记》或即其所作,时间正在冯氏《云仙散录》之前。综上两点,可见梅妃之事至迟在晚唐已见于著述。这与今本《梅妃传》跋文所记“大中二年”写本,正为同时。由于这一唐人摘编材料的佐证,我们认为唐室必有一梅妃,只是今本《梅妃传》之外,无法证明其事必属唐明皇时。有关记载出于稗官野史,具体情节容可怀疑,但决不能遽断其人子虚乌有,指为宋人杜撰。 二、今本《梅妃传》定稿者及其时代
《梅妃传》旧题唐曹邺撰,颇多可疑。今本《梅妃传》全文最早见于《说郛》,北京图书馆藏涵芬楼明钞本《说郛》不题撰人(此或即鲁迅先生所见),明中叶正德、嘉靖间所刻《顾氏文房小说》本也不署撰者,而北图藏钮氏世学楼明抄本、明末清初陶氏重辑百二十卷本《说郛》题作唐曹邺撰,孰是孰非,殊难分解。无奈之下,只能退归传本寻求内证。其实细加玩味,今本《梅妃传》包含不少有价值的信息。今本《梅妃传》后有无名氏跋文:“汉兴尊《春秋》,诸儒持《公》、《谷》,角胜负,《左传》独隐而不宣,最后乃出,盖古书历久始传者极众。今世图画美人把梅者,号梅妃,泛言唐明皇时人,而莫详所自也。盖明皇失邦,咎归杨氏,故词人喜传之,梅妃特嫔御擅美,显晦不同,理应尔也。此传得自万卷朱遵度家,大中二年(引者案:百二十卷本作戍年)七月所书,字亦端好。其言时有涉俗者,惜乎史逸其说,略加修润,而曲循旧语,惧没其实也。惟叶少蕴与予得之,后世之传或在此本,又记其所从来如此。”首先必须辩明的是,《梅妃传》正本自有传赞,这一段文字书于传赞之后,不属正本范围,而是独立、完整的跋尾。有学者认为这一跋文是《梅妃传》作者之饰辞,跋文的作者正是《传》文的作者[2]。这一理解欠妥,首先,如果作者传赞之后再缀语虚饰,无异于画蛇添足,与唐宋时此类传奇小说写作惯例不合。其次,跋文中直接指涉叶梦得。叶梦得是两宋之交著名文人,从后面的论证可知,今本《梅妃传》至迟也应写定于绍兴十八、九年间,叶梦得绍兴十八年(1148)八月去世,晚年的叶梦得历任大藩、声名显赫。即或作者跋中托言虚张,理应不会拉此当世名人说事。因此,我们认为,跋文的内容应是真实可信的。该跋语也是迄今所见有关《梅妃传》写作情况的唯一材料,理应作为我们讨论相关问题的出发点和首要依据。跋文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些信息: 一、《梅妃传》有一唐大中年间(二年、八年或十二年)写本。
二、《梅妃传》长期湮没。三、唐写本为南唐藏书家朱遵度家所传。四、唐写本由跋文作者与叶梦得(字少蕴)得之;五、今本《梅妃传》非唐本原貌,而是经过跋文作者润饰过的新本。除了这些一目了然的内容外,关于《梅妃传》作者,该跋也有所启发:一、跋文于唐写本藏家、续得者乃至于书写时间及字迹等都交代荦荦,而于作者这样关键的问题却只字未提,显然不合常理,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其所见唐写本未署撰者。 南宋末年李俊甫《莆阳比事》(《续修四库全书》本)卷2编述梅妃故事,尾注:“此传叶石林得之朱遵度家,乃唐大中二年七月所著云。”与今本《梅妃传》所言一致,也未提撰者,或即出于今本跋文。该书所辑除出于方志和正史外,单篇文章多注明撰者与篇名,谅其所见《梅妃传》也不署撰者。二、跋文称唐写本“时有涉俗”,而要“略加修润”。曹邺大中四年进士,“雅道甚古”[7],诗才卓异,有传世作品为证,想必所作不致受此菲薄。若唐写本署明曹邺所撰,宋人也不会轻下雌黄。即便是经过润色的今本《梅妃传》,人们仍发现存在像梅妃从长安(在今陕西西安)大内夜中竟能步归上阳宫(在今河南洛阳)这样大的常识性漏洞,诗人曹邺更不会如此浅鄙疏谬。尝见有学者举曹邺《五情》、《恃宠》等诗咏陈阿娇、赵飞燕之语,认为“其撰《梅妃传》,题材既同,命意亦似,哀梅复悯己也”[8](P551)。但详检今存曹邺诗作,了无梅妃之事的蛛丝马迹,仅凭题材相类远不足为证。因此我们认为,事实应该如《梅妃传》跋文所说,《梅妃传》有一唐写本,撰者不明,语辞凡俗,经跋文作者略加润色,而成今本面貌。明确此点,再来讨论今本作者及写定时间。关于今本《梅妃传》的写定者或跋文作者,有一点是公认的,此人与叶梦得同时,甚或相识乃至交往密切。另有学者认为:“《梅妃传》篇首记梅妃籍贯,径书‘莆田人’,而不云‘闽之莆田人’,莆田小邑,以中国之大,外方人未必一望而即知其地,其在闽人,固无须注明。”“《梅妃传》的作者是南宋初年一位闽籍或虽非闽籍而关心闽事的文士”[2]。笔者对此推理深表赞同,只是所说“《梅妃传》的作者”应理解为今本修订者或跋文作者。今本《梅妃传》中,所写斗茶之事特具闽瓯地方色彩,足资佐证。 关于定稿时间。有学者根据宣和三年李纲《梅花赋》中已提到梅妃,认为《梅妃传》当成于宣和二年之前[9](P18),此说不妥。前述已言,李纲笔下梅妃与《梅妃传》所写形象迥异,所本不同,更不待言孰先孰后。问题还得从跋文所提两位人物着手。一是朱遵度,郑文宝《江表志》卷2:“朱遵度,本青州书生,好藏书,高尚不仕,闲居金陵,著《鸿渐学记》一千卷、《群书丽藻》一千卷、《漆经》数卷,皆行于世。”朱遵度以藏书之富、博学强记闻名于时,人称“万卷”、“书厨”。当五代乱世,“挈其妻孥携书杂商贾”南下投奔楚王马殷,待之甚薄[10],遂举家迁南唐金陵(今江苏南京),隐居不仕。其后裔不显,当世守江宁,无力播迁。二是叶梦得,绍圣四年(1097)及第,北宋时任丹徒(今属江苏镇江)尉、婺州(今浙江金华)教授,入京试院检点试官、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因涉党争,外放辗转知汝州(今河南临汝)、蔡州(今河南汝南)、颍昌府(今河南许昌)、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杭州(今属浙江)等,间亦奉祠居楚州(今江苏淮安)、苏州(今属江苏)、湖州(今属浙江)。南渡后召至行在,复翰林学士,迁
2
尚书左丞,奔走于扬州前线与杭州间,积极支应、扶持时局。绍兴元年(1131)九月任江东安抚大使兼知建康府(治所驻今江苏南京),次年三月罢归湖州园墅。绍兴八年(1138)五月再起前任,绍兴十二年(1142)底移知福州(今属福建),绍兴十四年底落职奉祠归休湖州,直至去世。纵观叶梦得一生仕履行止荦荦清晰,其中绍兴间两任建康,前后累计五年[11](P119-281)。其唐写本《梅妃传》“得自朱遵度家”事,最有可能发生此间。宋高宗建炎间(1127-1140)建康迭遭兵火,始有南宋驻军军校周德之乱,继而金人攻陷入据,兵马蹂躏,生民涂炭,破坏惨重。叶梦得《纟由书阁记》自叙绍兴元年初帅建康时,“营理学校,延集诸生,得军赋余缗六百万以授学官,使刊六经”。绍兴八年再至,“公厨适有羡钱二百万,不敢他费,乃用遍售经史诸书,凡得若干卷”,“为之藏而著于有司”[12]。周火军《清波杂志》卷3亦载:“建康六朝故都,叶石林少蕴居留日,尝命诸邑官能文者搜访古迹,制图经。”可见建康任上,叶梦得重视当地文教复兴之事,于大兵乱后营建府衙学舍,收购文物遗籍。而金陵朱氏后裔,居此乱世危城,当是家业难守,庋藏离析流失。唐写本《梅妃传》或在其中,幸为叶梦得与跋文作者所得。叶梦得初任建康,为时不足半年,来去匆匆,未及经营。再任四年,治迹显明,文教方面经度尤为从容。揣度情形,其获朱遵度家旧藏,应在后一任期内。继而移知福州,或随携入闽,闽士得睹此本,为之润饰行世。因此笔者认为,今本《梅妃传》写定时间当在叶梦得移守福州的绍兴十三年(1143)之后。至于其时间下限,可以由同时叶廷所编《海录碎事》一书推证。该书采录今本《梅妃传》五条,四条摘有文字,另一复出。中华书局2002年版李之亮校点明万历本《海录碎事》:“梅妃:梅妃姓江氏,名采苹,高力士使闽粤,选归侍明皇。性喜梅,所居植梅,上榜曰梅亭。梅开,赋赏花下,夜分不去,以其好,戏名曰梅妃。”(卷10下)“《一斛珠》:会夷使至,封珍珠一斛赐妃。妃不受,以诗报上,上怅然,命乐府度新声,号《一斛珠》。”(卷16)“八赋:梅妃有《萧》、《兰》、《梨园》、《梅花》、《凤笛》、《玻璃杯》、《剪刀》、《绮窗》八赋。”“《东楼赋》:梅妃为太真忌,迁于上阳宫,以千金祷高力士,求人拟长门赋。力士畏太真势,不果,乃作《东楼赋》。有‘嫉色慵慵,女石色忡忡,夺我之爱去,斥我乎幽宫’之语。”(卷19)不难看出,这四段文字都是今本《梅妃传》相应内容的简单节抄或隐括,唯“《东楼赋》”卷十、卷十九两见,而传本《梅妃传》作《楼东赋》,或为误抄所致。《海录碎事》编者叶廷,福建瓯宁(今福建建瓯)人,生卒不详,徽宗政和五年(1115)进士,绍兴十八年(1148)秋知泉州,移知漳州。其《海录碎事》自序署时“十九年五月二十七日”,序称知泉州日,公余得闲,取游宦四十年间读书杂抄可用碎事分门别类编成是书。书末又有漳州通判傅自得绍兴十九年十一月所撰后序。可见是书编定于绍兴十八、九年间,而传本《梅妃传》则应成于此前,至迟也不能晚于绍兴十九年五月。
综上可知,今本《梅妃传》写定时间当在叶梦得移任福州的绍兴十三年至绍兴十八年的五、六年间(1143-1148),或第二次任职建康以来的十年间(1138-1148),从宽考虑,也只在叶梦得绍兴元年初帅建康以来的十八年间,而定稿者当是叶廷之类与叶梦得年龄相若之闽籍人士。 附注:
本文由笔者为福建莆田蔡国耀先生专著《江梅妃研究》所撰序言增订而成。蔡氏于乡邦文物、故里 旧事情深义笃,所著洋洋二十万言,专题展开之广、资料搜罗之富、过程梳理之细海内仅见。惟蔡氏以梅 妃事伪,持见与笔者稍异,因不揣浅陋,撰为专论,以供商榷,并就教方家。2006年3月31日。 参考文献:
[1]卢兆荫.“梅妃”其人辨[A].学林漫录九(集)[C].北京:中华书局,1984.
[2]张乘健.《长恨歌》与《梅妃传》:历史与艺术的微妙冲突[J].文学遗产,1992(1). [3]李纲.梅花赋[A].梁溪集卷2[C].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晁说之.枕上和圆机绝句梅花十有四首[A].景迂生集卷8[C].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又见说郛卷32[A].元伊世珍.女郎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陈尚君.“花间”词人事辑[A].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俞平伯先生从事文学活动六十五周年纪念文集[C].成 都:巴蜀书社,1992.
[7]辛文房.唐才子传卷7[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 [9]程毅中.宋元小说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10]马永易.实宾录卷5[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王兆鹏.叶梦得年谱[A].两宋词人年谱[C].北京:文津出版社,1994. [12]叶梦得.纟由书阁记[A].建康集卷4[C].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73107a0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