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的教化作用解读——讲稿(39页)

2022-07-07 05:16:3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经》的教化作用解读——讲稿(39页)》,欢迎阅读!
讲稿,教化,诗经,解读,作用


《诗经》的教化作用解读





一、大教育家孔子对《诗经》有多重视?

我今天给大家讲的题目是《<诗经>与诗教》。我先对题目作一个解释。

什么是诗教?从字面意义上看,“诗教”指的是诗的教育。最早专门指《诗经》的教育,特别强调《诗经》对人的教化作用。中国古代有一部重要的著作叫《礼记》,《礼记·经解》中引用了孔子的一句话:“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这个说法从古到今继承下来,成为了一个特指的概念。

唐代诗人皎然在《答苏州韦应物郎中》这首诗里说:“诗教殆沦缺,庸音互相倾。忽观风骚韵,会我夙昔情。”这里的诗教指的是《诗经》教育宋代著名诗人梅尧臣的诗里也提到过“诗教始《二南》,皆著贤圣迹。后世竟翦裁,破碎随刀尺”。《二南》是《诗经》中的《周南》和《召南》,“诗教始《二南》”就是说“诗教”是从《诗经》开始的。作者认为《诗经》里描写的都是圣贤的事迹,值得后世去学习只可惜后代的人在这方面做得不够,所以他说“后世竟翦裁,破碎随刀尺”。

在中国古代,《诗经》是被当作中国文学的典范来看待的。

- 1 -




宋代以后,“诗教”的说法开始逐渐泛化,泛指关于诗的教育。这种变化与《诗经》有直接的传承关系,因为中国诗歌的源头就是《诗经》。

“诗教”的概念就先说到这里,那么我们分析一下孔子的话。孔子说“入其国”,到了一个国家,“国”指的是当时的诸侯国。“其教可知也”,就可以了解到这个国家的教育状况,或者说教化情况。“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如果这个诸侯国的人个个都温柔敦厚,那就是受到了《诗经》的教化。在孔子看来,《诗经》具有特别重要的教育价值,也在民众的风俗教化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因此他特别重视《诗经》除了这句最经典的论述以外,他还有许多与《诗经》有关的著名言论。

段落一:

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对曰:“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

这段话中的“鲤”指的是孔子的儿子孔鲤。据说孔鲤出生的那一天,鲁国国君为了表示祝贺送上了一条大鲤鱼,孔子就以“鲤”字给儿子命名。有一天孔子自己站在那里,孔鲤快步走过庭前,孔子就问他“学诗乎”,学《诗》了没有?孔鲤回答说“未也”,没有。孔子接着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诗经》连话都没法说,于是从那以后鲤就开始学习《诗经》了。

段落二:

子曰:“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

- 2 -




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孔子问“小子”为什么不学诗,“小子”指的是他的弟子和其他的年轻人。这句话是他在劝诫年轻人要学《诗》。后面他列举了《诗》的种种作用,可以感发人们的意志,用来观察社会和生活;团结同志朋友;也可以用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将不好的情绪宣泄出去。“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在家里可以更好地孝敬父亲,在朝堂上能更好地为国家服务。“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除了上面提到的功能以外,通过学《诗》亦可以学习文化知识,使人变得博学起来。

段落三: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关雎》《诗经》中的第一首,孔子对这首诗的评价是“乐而不淫”,快乐但不过分;“哀而不伤”,包含着哀伤、哀痛的情绪,但不至于对人的身体或心理造成损害。

段落四: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师挚”是鲁国掌管音乐的太师挚,“始”是乐曲的开端,“关雎之乱”就是《诗经》里《关雎》这首诗。孔子说从太师挚开始演奏序曲一直到《关雎》的结尾,优美的乐曲始终在他的耳边回荡。在古代,《诗经》不仅是我们可以读的诗,还是可以传唱、配乐表演的诗。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在一起讨论诗,他的一个弟子子贡就问了:

- 3 -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如果一个人能做到贫穷时不谄媚,保有自己的人格,不会因为贫穷去低三下四地巴结别人;富贵时不骄傲奢侈,始终保持很好的品性,这样的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这样的人已经可以了,但还没有达到很高的做人境界,贫穷仍能保持乐观的心态,富贵又崇尚礼节,才是更高的境界。子贡马上从中有所领悟,接着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诗经·国风·魏风》里有一首诗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指的是牛骨、象牙、美玉等只有在经过切磋琢磨的加工之后才能变成更美好的东西。对于人来说也是这样,光是品质好还不够,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提文化修养,是不是这样呢?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赐”是子贡的名字。孔子夸赞赐很是聪明,现在可以跟他讨论《诗经》了,还说只要自己告诉他一件事,他马上就能够觉悟,能够举一反三。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经》一共305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思无邪”。就是说它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不正当的思想。孔子的另一个著名的弟子子夏也就《诗经》向孔子提过问题。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这也是《诗经》里的诗句,形容一个人长得特别美。“倩”是笑起来特别的好看;“盼”指的是眼睛顾盼生姿的样子。“素以为绚”是说虽然穿着很朴素,但朴素中又透露出一种最华丽的美。子夏对这三句话不太理解,问孔子“素以为绚”

- 4 -




要怎么解释。子曰:“绘事后素。”那时候的画都是绘在布帛上,有了布帛才能从事绘画,质地好的布帛能使画作看起来越发美丽。这跟“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表现的意思有点相近。子夏也特别聪明,马上联想到对《礼》学习继续问孔子说“礼后乎?”《礼》是不是也是这样呢?一个人在端正了自己品格的基础上学《礼》就会自然而然的懂得《礼》,学得很好。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孔子听到子夏的话以后非常高兴,他说我跟你讲过的道理,没想到你反而用它启发了我。“商”是子夏的名字;“起”是启发的意思;“予”是指孔子本人,孔子说现在真的可以跟子夏谈论《诗经》了。这是孔子与其弟子之间的对话。

《论语》里还有一句话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这里提到的《诗》不仅是一般的诗,还是一套文雅的语言。古人讲话特别讲究语言运用是否标准文雅,哪个地方说哪种方言,哪种场合该说什么样的话,这些都可以从《诗经》中学习到。

第三,上面我们提到了许多条孔子论《诗》时说过的话,那么针对这些观点,我们可以提出几个问题。第一,孔子为什么如此看重《诗经》?第二,为什么“不学诗”就“无以言”?当然孔子指的并不是就真的不会说话了,而是不能在特定或不同的场合说出得体的话。第三,《诗经》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功用?第四,“温柔敦厚”是一种品性,一种很高的做人境界,通过学习《诗经》真的能做到这一点吗?第五,“诗教”在中国古代占有什么样的地

- 5 -




位?今天我们是否还需要“诗教”?要想清楚地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先要对《诗经》作一个简单的认识。

二、我们应该了解的《诗经》

《诗经》大家都很熟悉,或者说大部分人对“诗经”这两个字是非常熟悉的,但仔细阅读过的人却比较少。总体说来,《诗经》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内容。

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一度占据统治地位,儒家经典中最重要的是“六经”。《诗经》就是六经之一,尤其在先秦时代更是“六经”中的第一部著作,高居六经之首。这一点在先秦的很多论述中都能得到证实。比如在《庄子·天运》中记载了孔子对老聃说过的话:“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熟知其故矣。”孔子说他学习研究《诗》《书》《礼》《乐》《易》《春秋》已经有很长时间了。《礼记·经解》中前期对“六经”的排序也把《诗》排在了第一位。在荀子创立的儒教中,流传下来的“五经”的排列顺序仍是把《诗》放在了打头的位置。在先秦时期,不管是“六经”还是“五经”,《诗经》始终是排在第一位的,可见其在中华民族文化经典中的地位非常崇高。

那么它为何具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呢?这是因为它经过了历史的检验,本身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一部书能不能成为经典,不是由一个人或一群人说了算的,而是要一代人说了算。如果被整个时代的人认可,它就是时代经典。如果几代人都认为这部书是经典,那么它就是几个时代的经典。以此类推,真正的经典需

- 6 -




要经过世世代代的考验,像《诗经》这样的著作就属于真正的经典。这就像人一样,自己说自己伟大是不算数的,几个人说你伟大也不作数。一个时代的人说你伟大,那么你顶多是那个时代的伟人。只有在经历了世世代代之后,全民族的人说你伟大,那你才是真真正正的伟人。孔子就是这样的一位伟人。

那么《诗经》的价值究竟表现在哪里呢?首先要明确一点,《诗经》不同于后世的诗歌选本。《诗经》在春秋时代被称为“诗三百”,它收录了从商代中期到春秋中叶的总计305篇作品,大约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被编写成书。我们今天习惯把《诗经》为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它是以诗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但并不准确。那个时代的诗不同于后世的诗,它承担着复杂的社会文化功能。所以《诗经》不同于后世的唐诗三百首,更不同于我们现代人编辑的诗歌选本。虽然以诗的形态呈现出来,但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当成一部纯粹的诗集。后面我会详细解释这一点。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为什么要这样划分呢?按照汉族的说法,“风”是用来讽喻和教化的;“雅”用于国家政治及礼乐生活上的一些大事;“颂”用于歌颂祖先功德。宋代儒学大家朱熹认为风诗主要是“里巷男女”用来咏唱抒情的。在现在的中小学课本或大家固有的知识体系中,《诗经》往往被称作民歌。这里的“里巷男女”不同于我们现在所说的民歌。古代所说的“里巷”,指的是居住的区域和范围,在一个地区产生的社会层面的

- 7 -




诗不一定是民歌,它可能是由各个阶层的人创造的。

雅和颂是圣人之徒所作的朝廷郊庙之词。从作者的层面来讲,这里的“圣人”指的是有一定文化修养和社会文化情怀的人。从音乐层面来讲,宋代有个叫郑樵的人说:“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也就是说表现各个地方风土民情的诗歌属于“风”;主要在周王朝的朝廷和贵族阶层中流行的音乐“雅”;用在宗庙祭祀时的歌曲是“颂”。

“风雅颂”三个部分都有其特殊意义,和我们后代的诗歌分类截然不同。比如我们读唐诗三百首,它也有分类,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这都属于诗的体裁。《诗经》的分类包含作者、音乐,以及诗的功能和用途,由于所蕴含的内涵的丰富程度不同,所以《诗经》与后代诗歌的分类有本质的不同。

那么古人编《诗经》的目的是什么呢?

第一,采诗以观民风。据《礼记·王制》记载:“天子五年一巡守(狩)岁二月东巡守,……命太史陈诗以观民风。第二,劝谏君王普查时政。《国语》中的《邵公谏厉王弭谤》篇记载,当时有一位叫邵公的公卿大夫,他劝谏周厉王时说“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具体这个“献诗”是要干什么呢?就是劝谏君王体察民情民意。《诗经·大雅·民劳》中有这样的句子:“王欲玉女,是用大谏”,也是强调了诗的劝谏作用。第三,在祭祀和宴飨中作乐。第四,教育贵族子弟。古代有部书叫《周礼》,里

- 8 -




面有句话说的是“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成均”是古代的学校;“大司乐”是管理学教育的一位重要人物;“合国之子弟”,指教育当时的学生。那么他用什么教育呢?“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这些内容都和诗有关。

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是太师(即大师)他也是负责教育的。《周礼春官大师》里说,“大师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之声”,“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他负责音乐也负责诗歌。我们现在说《诗经》有风雅颂三种体裁,赋比兴三种手法,这六者在周代都是有太师专门来教的。不过当时的“六诗”和今天的有些区别,当时的“六诗”主要是教如何学习《诗经》如何借用《诗经》来表达思想情感等。

在周代,仪礼和宴会的场合经常演奏《诗经》。《仪礼·燕礼》中记载,古代的诸侯和国君等在举行重要宴会时,有专门的乐工负责献唱《鹿鸣》《四牡》《皇皇者华》等诗歌,另外还要歌颂《国风》里的诗。这里的《国风》指的是乡乐,乡指各个地方。“乡乐”包括《周南》《关雎》《葛覃》《卷耳》《召南》《鹊巢》《采蘩》《采苹》等等。为什么会以歌唱的方式,在这样的场合用到《诗经》呢?因为《诗经》不仅是以诗的形式来呈现,还能用音乐的方式来表达,通过多种审美形式来达到预期的效果。也就是说,早在周代的时候,人们就知道对道德品性的教

- 9 -




育不能光是空洞的说教,而要通过艺术熏陶来使人潜移默化地受教育,这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寓教于乐。

既然《诗经》在古代社会承担了那么多的作用,那么它包含的作品必然非常优秀,内容特别丰富。《诗经》之所以被奉为经典,原因在于其自身的伟大,而这种伟大又能被后人认识和认可。事实上,在当时,《诗经》就是一部具有典范意义的著作。从风、雅、颂的分类和古人编辑它时考虑到的多重目的,我们不难看出,《诗经》在周人的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是周人建设其礼乐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部具有政治、道德、伦理、哲学及审美文化教育意义的著作。

大家都知道,我们从小接受教育要用到教科书,这些书都是由教材编写委员会编写的,里面选择的多是一些经典篇目,我们从中学到的基本是纯粹的文化知识。但是在周代社会除了作为基本的教材以外,诗经》还被用于宗教礼仪和王朝政治的教化。《诗经》这部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编成的。有学者研究表明,《诗经》的编成经历了比较漫长的过程,它最后写定大概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此前都处在一个不断编辑和修订的过程中。我们尽可以想象周人在文化教本的编写过程当中下了多大的功夫。

三、《诗经》的八个伟大之处 《诗经》的伟大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诗经》包含了丰富的历史内容。我们现在看到的《诗经》里最早的作品是《商颂》《周颂》,还有《大雅》中的一部

- 10 -




分作品。这些作品记录了殷商帝国和周民族的发祥史,可以追溯到商王朝初年(约公元前17世纪),再往前甚至可以继续追溯到尧舜时代。最晚的诗篇是《国风·陈风·株林》,这首诗讽刺的是陈灵公和夏姬淫乱的事。《诗经》中的大部分作品都产生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这一段时间,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约500历史发展进程,其中的个别诗篇甚至记录了距当时有一千多年历史的远古时代的人们的生活内容。其篇目都是经过筛选得出的诗歌中的精华。

第二,诗经》中的篇目收集涉及到非常广泛的地域范围。《诗经》中的《商颂》《周颂》是商、周两个王朝的祭祀歌曲。《鲁颂》则是鲁国的祭祀乐歌。《大雅》和《小雅》是周王室的朝廷之乐,而“十五国风”是周王朝所辖的十五个不同地区的乐歌的汇集。西周实行的是分封制,所以有很多小的诸侯国。“十五国风”里包括的《周南》和《召南》,指的是西周初年周公姬旦和召公姬分陕而治。姬旦常驻东都洛邑(现洛阳);姬常驻西都镐京(今西安附近)。那么具体说来,《周南》和《召南》收录的就是西都镐京和东周洛邑以南的广大地区的诗歌。以现在地理范围讲,“二南”是陕西南部和河南南部,从泸水、洛水一直到江汉之间的区域。以现在河南西部的单县为界,以西是“召南”,以东是“周南”。

“邶”和“卫”也是两个诸侯国,都是指殷商故地,也就是现在的河南东北部和山东西部地区。其中,《邶风》是现在河南的汤

- 11 -




阴县附近,《卫风》是现在河南的淇县附近,风》是现在河南新乡的南部,《王风》指的是河南洛阳,《郑风》是河南郑州。《齐风》是现在的山东临淄。《魏风》是现在的山西芮城,《唐风》是现在的山西翼城。《秦风》是现在的甘肃清水。《陈风》是河南淮阳,《桧风》的是河南新郑。《曹风》在今山东省西南部的菏泽、定陶、曹县一带。《豳风》是陕西咸阳彬县。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十五国风”大多以河南为中心,并包括现在山东、山西、陕西、湖北的一部分地区。现在看起来,整个的地域面积似乎并不是很大,但这基本上是当时的周王朝所统辖的全部地区了,全国各地的诗歌都包含在里面。

第三,《诗经》的内容极其丰富。《诗经》中的作品全部来源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囊括了当时社会各地和各个阶层的各种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是最能表现中华民族文学传统的伟大群体艺术之所以称它为“群体艺术”,是因为《诗经》里的篇目几乎没有明确的作者。诗人们面对自己的现实生活有感而发,引用《汉书·艺文志》里的一句话,叫:“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诗经》中有君王的忏悔,比如《周颂》里有一首诗写的是周成王到宗庙里去忏悔,据说是由周成王本人作的,诗中提到了“惩前毖后”这个词,这个成语就是从《诗经》中来的。《诗经》里还有公卿大夫对时政的关心,《大雅·民劳》有失意贵族的哀怨,《小雅·小弁》有士兵对家乡的思念,《豳风·东山》有女子对恋人的痴情,

- 12 -




如《郑风·狡童》;有对农业生活的歌唱,如《豳风·七月》;有宗教礼仪上的颂歌,如《周颂》《丰年》;有民间节日生活中的男女互答,如《郑风·溱洧》等。它的内容极其丰富,后来中国的文人士大夫,如屈原、杜甫等,都从中继承了可贵的精神。

第四,《诗经》所表达的感情高雅纯正。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随意翻开《诗经》中的一页来看,里面没有任何一首庸俗或格调低下的诗歌,尤其是在国风中。过去我们常说《国风》是民歌,实际上是对它的误解。真正的民歌,品质往往良莠不齐,甚至有很多因为缺少艺术上的提炼显得很粗俗。比如明朝有一位著名的文人叫冯梦龙,他曾有意识地收集民间的歌曲,编成了两本书,一本叫《桂枝儿》,一本叫《山歌》,里面保留了很多明代原生态的民间歌唱。把它拿来跟《诗经》作对比,我们就会发现里面的很多诗语言都不是很文雅,情格调也很低俗。说《诗经》表达的感情高雅纯正,主要以爱情诗为代表,比如《关雎》就是一首高雅的爱情诗。孔子对这首诗相当肯定,形容它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另外还有《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描述了一种互敬互重的关系。再比如《出其东门》,它形容的是对待感情纯正专一的态度:“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就是说我只喜欢这一个人,很专门、很执着。

下面详细说一首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非常重要的诗,你们可以来体会一下。

- 13 -




小雅·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我独何害。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由于《诗经》的历史距离现在比较遥远,如今我们读起来会感到有点陌生,我给大家逐句作一个讲解。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蓼莪”是悼念父母,怀念他们的恩德,抒发失去父母的孤苦和未能终养父母的遗憾。头两句是比喻,诗人把“蒿”和“蔚”当成了“莪”,于是心有所动,用比兴的手法开始抒情。“莪”是一种野蒿,可以食用,且味道香美,是环根丛生的植物,俗名叫做“抱娘莪”。一个莪有一个主干,旁边又会陆续长出枝干,主干与支干互相拥抱在一起生长,是非常美好的植物常用来比喻成才、孝顺的人。而蒿和蔚都是散生的,蒿质粗而不可食用,蔚除了不能食用之外还不能结子,因此常用来比喻不成才且不能尽孝的人。这句话是说诗人在远处看到又高又大的野草一样的蒿,以为是莪(抱娘蒿),走近一看却发现不是。比喻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对他很是器重,希望他能成才,长成莪,但他

- 14 -




却辜负了这份期待变成了蒿。朱熹有句话说:“言昔谓之莪,而今非莪也,特蒿而已。以比父母生我以为美材,可赖以终其身,而今乃不得其养以死。于是乃言父母生我之劬劳而重自哀伤也。这句话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小的时候,父母在我们身上寄托了那么多美好的愿望,希望我们成才,希望将来可以依赖我们。如今我们长大成人了,还没来得及给父母带来幸福,他们就已经不在人世了。“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人想起父母生养自己的辛苦,陷入到想念父母的感伤中。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第二段基本重复上一段的内容,只把“蒿”换成了“蔚”。

瓶之罄矣,维之耻”,“瓶”和“”都是盛水的器物,一般来说,“瓶”小一点,“”大一些。瓶里灌满了水以后放到里,里的水满了,瓶又可以从中汲水,二者是一种互相依靠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与瓶和一样,也是相互依靠的,父母不能得到供养,是子女的耻辱;子女小的时候没能得到良好的照顾教育,是父母的耻辱。但是现在因为失去了父母,很好地终养父母已经是不可能的了,诗人对此感到很痛心。“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自己一个人活在世上还不如跟他们一起死去。第二段主要感叹父母去世所带来的悲伤。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怙”和“恃”都表示依靠、依赖的意思。这句话是在问没有父亲和母亲,我们又该去仰仗和依赖谁呢?“出则衔恤,入则靡至”,“恤”是指内心的悲伤情绪。因为父母不

- 15 -




在了,出门的时候我们一直带着忧伤,回到家里又感受不到家的温暖,就像没有回家一样。当然对于大部分的年轻人来说,父母亲都是在的。大家可以通过想象这样一种情境来稍微体会一下诗人的心情。比如放寒暑假,我们回到家里,还没进屋就开始喊妈妈,如果妈妈正好不在家,没有人回应,我们心里多少会感到有点失落。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连续用了六个“我”字来说明父母的养育恩德。“父兮生我,母兮鞠我”,“鞠”是养育的意思,父母生了我并养育我长大。“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这些动词都是同义词。他们千方百计的用各种方式来培养教育我,历尽了劳苦。“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罔极”指没有定准。现在我想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可上天却不肯给我一个机会。这句话有哀叹老天爷不够公平的意思,连续使用了排比的句式,可谓是语拙情真、言直意切、絮絮叨叨、不厌其烦、声促调急,有如哭诉一般。

最后两章,诗人在先前的基础上进一步抒情,描述自己遭遇到的不幸。“南山烈烈,飘风发发”,南山又高又陡,“烈烈”是艰难险阻的意思。“飘风发发”形容山风呼啸的样子。南山又高又陡,冬天里北风呼啸、冷冽肃杀。诗人通过描写这样的一个画面来象征自己遭受的苦难,诠释自己现在孤苦的处境。“民莫不,我独何害”,“”是养的意思。其他人都有父母可养,为什么偏偏我的父母去世了?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我独不卒。“律

- 16 -




律”和“弗弗”是上一句中“烈烈”和“发发”的同义词。其他人都有父母可以奉养,只有我没能把父母奉养到底。可以说《蓼莪》是中国古代抒写孝子情最为动人的篇章,当然这一类的诗篇还有很多,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经》所具有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当代有些学者会通过新的吟诵方式对《诗经》中的篇目进行表演。比如2011年前后,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几所大学曾经搞过一个两岸大学生中华诗词吟诵联谊会。会上,两岸的大学生一同在台上吟诵了《蓼莪》这首诗。当时一位台湾辅仁大学的教授为它谱了新的曲,使得整个吟诵的效果非常震撼人心。台上吟诗的同学流下了眼泪,台下的观众也没有发出一点儿声音,大家都沉浸在一种感动的情绪中。所以说《诗经》的内容是高雅的,《诗经》中的好多作品都具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诗经》崇尚的是高尚的生活情趣。《诗经》里的诗篇分为各种类型,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政治诗歌中表现的是贵族士大夫们对国家的关心,及对腐朽现象的批判;《大雅》《桑柔》《雨无正》等。在战争诗中表现的是战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和对入侵之敌的愤恨;如《小雅·采薇》《秦风·无衣》。在宴飨诗中表现的是君臣之间、亲属之间和乐的感情和高雅的情调;如《小雅·鹿鸣》《小雅·伐木》。在农事诗里表现的是对土地、庄稼和田园的热爱,及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如《周颂·丰年》《周颂·载芟》在爱情诗里表现的是中国人对人性之美的欣赏和纯真的男女之情,如《叔于田》《野有蔓草》。高尚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情

- 17 -




感,本身就有教育人的重要作用。

第六,《诗经》塑造了理想的贵族人格风范。这里以《卫风·淇奥》这首诗里的部分内容为例来说明。“淇”是淇水,“奥”是水的弯曲处。“瞻彼淇奥,绿竹猗猗”,你看那淇水河畔,翠绿的竹子婀娜多姿。“绿竹”在这里用来比喻君子的风度。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前面我们提到子贡和孔子谈诗时说到了这一首。“有匪君子”是文采斐然的意思,“切”“磋”是指对牛骨和象牙进行打磨,“琢磨”指把美玉和宝石制成工艺品的一些工艺手段。文雅的君子就如同经过切磋的的牛骨和象牙,经过琢磨的美玉和宝石一样。“瑟兮兮,赫兮兮”,“”,庄重;“”,举指大方;“赫”,心地光明;“”,心胸广阔。就是说君子既庄重,又举止大方;既正大光明,又心胸广阔。“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这样文雅的君子怎能让人忘却呢?这首诗不但歌颂了美好的道德品质,也诠释了当时理想中的贵族应具有的人格风范。

第七,《诗经》记录了当时的礼仪文明。古代宴享礼仪中有一首常用的诗是《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这首诗是以鹿的鸣叫来起兴的。鹿是一种性情平顺的温和动物,传说如果遇见了肥美的草地,它就会发出一种特殊的“呦呦”的鸣叫声,把它的同伴呼喊过来共同享用。“我有嘉宾,鼓瑟吹”,“鼓瑟吹笙”是表示欢迎。这种欢迎不同于一般的欢迎,还带着主人家的心意。“吹笙鼓簧,承筐是将”,“簧”是盛礼品的器物,

- 18 -




“将”是奉上的意思。“吹笙鼓簧”是个连接词,客人来了,为其献上礼品是自然而然的情节。“人之好我,示我周行”,最后两句解释了主人为什么这样热情的招待来客,因为他不是一般的客人,是来帮助“我”进步,与“我”共同探讨道德品行等各个方面的问题的。“周行”是大道的意思。主客之间的朋友相会是高雅的,而不是一般的酒肉朋友,这就充分反应了当时的礼仪文明。这首诗读起来特别流畅欢快,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像迎宾曲一样。其实直到现在,大到国家,小到群体,在举行类似的活动时,也都应该有一首好的迎宾曲来渲染气氛,这样才与我们中国礼仪之邦的称号相符合。通过体会《鹿鸣》里营造出的这种热烈欢快又友好的氛围,我们可以一窥当时的文明礼仪风貌。

第八,《诗经》是精心结撰的艺术孔子之所以看重《诗经》不仅因为它反映了当时人们广泛的社会生活,还因为它具有高超艺术成就。它既是大众的、通俗的艺术,又是高雅的艺术;既表现了普通人的世俗情感,又表明了古人在精神境界上的最高追求。《诗经》中的诗作多是由有文化的贵族阶级所作的,再经过专业艺术人才的进一步加工,达到了当时诗歌艺术创作的最高水准,是中国上古诗歌艺术的杰出代表。

接下来我们重点分析两首诗,首先是《关雎》。这首诗我们都很熟悉,那么它高超的艺术技巧是如何体现的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整首诗以雎鸠鸟来起兴,“关关”是鸟叫声。雎鸠鸟是一种一旦雌雄结对就一生都不会分开的鸟,按照《毛传》(《诗

- 19 -




经》研究著作)的解释,叫“挚而有别”。雎鸠鸟“关关”的叫声吸引了诗人去寻找声源,诗人仔细一看,在河州之上发现了成双成对的雎鸠鸟,于是引发了联想。“河”在古代特指黄河,“河州”是黄河中的沙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人想到了具有真性情的美好女子,她应该是君子的绝佳配偶。“逑”,指配偶。把前四小句结合在一起看,第一句诗写的是听,诗人首先听到鸟鸣,二句是看,第三、四句是联想。从听觉、视觉到引发联想,这个过程与我们生活中的逻辑相符合,所以读起来就一点也不费劲,非常流畅。从写作的角度来说,写文章讲究起承转合,要有开头、有承接、有高潮、有结尾,这四句诗就表现出这样的一个过程。

再看第二联: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荇菜是一种古代祭祀时会用到的长在水中的菜。在古代,女子负责准备祭祀时的贡品,所以要去采荇菜。“参差”是形容荇菜错落不齐的样子。“左右流之”指荇菜随着水流左右漂动。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这句诗写男子追求女子,是由生活情境引发的联想。“淑女”在哪里呢?就是上一句诗里提到的采荇菜的女子。

我们仔细看一下诗的措辞和造句。众所周知,唐宋的诗词要讲究对称,包括声音的对称和词义的对称,这两点在《关雎》这首诗中都有所体现。“参差”是一个双生词,这两个字的声母是一样的,都以“c”开头。再看跟“参差荇菜”相对应的“窈窕淑女”,“窈窕”两个字的韵母是一样的,都发“ao”的音,这就是双声对叠韵。“荇菜”对“淑女”,两个都是名词;“左”和“右”,两个都是方位词并

- 20 -




且是一对反义词;“寤”和“寐”,“寤”是醒来,“寐”是睡着,也是一对反义词;“求之”和“流之”则都是动词。反义词对反义词,双声词对叠韵词,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不管怎么看这个联都对的特别整齐,在遣词造句方面很是讲究。

接着我们看一下它的段落划分。这首诗可以分为五段,虽然是抒情诗,中间也穿插着故事脉络和线索。第一段是想,第二段是求,第三段是求而不得之后的备受煎熬,“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第四段“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是与对方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两情相悦、相互愉悦。第五段是结婚时的快乐场面。“参差荇菜,左右”,“”是在祭祀时安置荇菜的过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演奏钟鼓之乐把她迎娶回家。五个段落有着清晰的逻辑。

我们再来看一下这首诗中一些词语的特殊意义。大家可能会想,这不就是一首一般的爱情诗吗?是的,它是爱情诗,但它并不是一首原生态的爱情诗,而是经过改变了的,具有高雅情调及当时上层社会文化印记的爱情诗。诗中常用的词语,皆表现出一种高雅的恋爱情调和理想。比如说“窈窕”,窈窕指的是娴静美好的女子,它不是指具体的某一个女子,而是一种抽象化了的说法,代表了当时男子求偶的一个比较高的标准。再比如说“君子”。在古代,一般的男子我们可以称为士或男,但不能随意称之为君子。君子是既有身份地位,又有较高道德修养的人,它更多的时候是一个道德品质上的概念,我们现在说的君子就是从这里边逐

- 21 -




渐引申出来的。有一个与君子相对的相反的概念,就是小人,们常说君子和小人,对不对?小人不是地位低下的人,更不是个头儿小的人,而是道德品质很差的人。

窈窕的娴静美好的女子,一定要有很高道德品质修养的君子才能和她相配。所以说这首诗与一般的爱情诗不同,它寄托了周社会的婚恋观。描写求偶过程时,它的整个表达也是很文雅的。在没能求到的时候,男子是“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日夜相思、辗转反侧,他没有任何非分的举动,对不对?当得到女子的认可,建立了关系之后,两个人相处的愉悦是用琴瑟友之来说明的,后结婚的时候也是一种隆重的礼仪场面。这也就是为什么孔子评价《关雎》,说它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我们可以想象这首诗歌如果是唱出来的,演奏到最后一段时,它所表现的君子和淑女的婚礼该是多么隆重、多么热烈。

上面我们从字词、结构等角度对《关雎》进行了讲解,分析了其具有的非同一般的艺术水平。所以说《诗经》不是一般的民间歌唱,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作品。

四、《诗经》是歌,要从歌唱的角度来看待

《诗经》和它的写作手法要怎么来理解呢?我们再来看一首《诗经》中比较简单的诗。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 22 -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之。采采芣苢,薄言之。

芣苢”是古代的一种植物,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车前子。它刚长出小嫩芽时一般可以食用。我小时候家里特别穷,就曾经吃过这种野菜充饥,那个时候正好是我们国家最困难的一段时期。古代,女子都把传宗接代当作一项很重要的职责来看待,吃车前子是有利于怀孕的,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采芣苢的劳动场景。

读过之后,大家觉得这首诗好不好?好在哪里?也许大多数人会认为它挺通俗的,我们来看一下古人和当代的前辈学者是怎么评价它的。我引两段话。清代有个文学家叫方玉润,他曾评价这首诗说:“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 ”现代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是这样描绘他读到这首诗的感受的:“揣摩那是一个夏天,芣苢都结子了,满山谷是采芣苢的妇女,满山谷响着歌声。这边人群中有一个新嫁的少妇,正捻着那希望的珠玑出神,羞涩忽然潮上她的靥辅,个巧笑,急忙的把它揣在怀里了,然后她的手只是机械似的替她摘,替她往怀里装,她的喉咙只随着大家的歌声啭着歌声 ……她听见山前那群少妇的歌声,像那回在梦中听到的天乐一般,丽而辽远。”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与方玉润和闻一多相似的感受?也许有

- 23 -




一点,也许没有。会不会是闻一多和方玉润在那边自作多情呢?即便是自作多情,也要有个由头。这首诗到底好在哪里?它充分引发了文人的联想。我们理解《诗经》必须进入到当时的文化围中,要做到这一点多少是有些困难的。那么为什么方玉润和闻一多能做到?首先我们要知道,《诗经》里像芣苢这样的诗其实是歌,歌和诗是不一样的。想必大家都有经验,现在人们都喜欢听流行歌曲,比照流行歌曲和诗,两者显然是完全不同的艺术《诗经》是当时那个时代的歌曲,但是音乐没能流传下来。现在我们看到的其实只是歌词,于是就把它当作是文人案头写的东西,当作诗来看待。

《诗经》和文人案头所作的诗有什么区别呢?以唐诗三百首》为例,我们说一首经典的律诗,杜甫有一首著名的诗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为什么被奉为经典,好在哪里?主要是因为它每句诗里都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并且除了“萧萧下”和“滚滚来”这两处双声叠韵的重复以外没有其他重复。律诗中是忌讳字的重复的。

我们简单分析一下诗的内容,比如“万里悲秋常作客”一句中,“万里”指杜甫流落于外地离家很远;“悲秋”指正赶上秋天这样一

- 24 -




个容易让人产生悲凉情绪的时刻;“常作客”是说他常年客居他乡。这短短小半句诗就交代了四层意思。再看下一联,“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已经年过半百,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常常生病,经常孤独的一个人登高台,这又是好几重意思。另外,“万里”指的是空间的辽阔;“百年”是说时间的久远,这又是两层意思。粗略估算下来,一句诗里竟然有十来重意思,这样内容丰富的诗句,如果唱出来,别人肯定来不及理解透彻,显然不适合用歌唱的方式表现出来。

歌唱是一种时间的艺术这种艺术怎么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呢?首先要有音乐旋律,再来就是要有重复。一部电影或者一部戏剧,都有一个主题,或者说主旋律,有一首与主题匹配的主题曲,在播放表演的过程中不断重复。流行歌曲有一个基本的乐调,往往会受到时间的限制,长不超过5分钟,短不短于3分钟,通常在35分钟之间,这是为什么?因为这个时长最符合人的心理需求。如果三两分钟就结束了,那么情感表达不充分,是不合适的;超过5分钟,假如乐曲本身不是特别感人的话,可能就听腻了。另外,在这个时间范围内还一定要重复,一般重复的内容有两到三段,很少有一段的,因为不易表现;也很少有四段及四段以上的,重复太多容易令人感到厌烦。

音乐和歌曲有一个曲调的重复和对应,反应在《诗经》中的诗歌里就是语言的重复。比如《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

- 25 -




之。语言的重复是为了与音乐相互配合。在古代,为了使整首歌唱起来更加自由顺畅,人们往往还会使用很多套语和套式。那么在这种语言模式下是怎样表达诗人的情感的呢?套语和套式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歌唱的角度来看,它会通过不断的适当变化一些词语来加强音乐效果,因此《诗经》中就出现了大量的双声词和叠韵词。芣苢这首诗里,“采采”是一个连绵词,形容芣苢长得非常茂盛的样子;“薄言”是个语气词。因为这首诗描绘的是采芣苢的画面,所以它的中心词应该是动词,通过变换每句中作为关键词的动词,可以将作者想要抒发的感情表达出来。

第一段:“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这句话是说一片生长着茂盛芣苢的地方,一群妇女在采芣苢核心词是后半句中作为动词使用的“采”。第二段:“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核心词换成了“掇”和“捋”,形容把从地上捡起来,再捋下来的劳动过程。第三段:“采采芣苢薄言之。采采芣苢,薄言之。”“”是指拉起衣衽,把芣苢进去;“”是说把芣苢塞到腰带里面来装,描绘的是如何打包,把它装起来的场面。整首诗看起来很简单,每句都在重复,第一段说出去采芣苢,第二段是采的过程,第三段是回来。虽然只变换了六个关键的核心动词,却把整个劳动场面表现的形象生动。《诗经》里的诗歌通过锤炼核心词及简洁的词语变化,巧妙地推进了情和境,这种对情与境的推进又使我们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普通人读了这首诗能生发出联想来,

- 26 -




那么像方玉润、闻一多这样的学者,他们本身的文化知识储备再加上对诗歌艺术之美的理解,自然就能产生一种浪漫的艺术想象。

我们说《诗经》是歌,要从歌的角度来理解。而歌的语言一般都是通俗的,因为只有通俗才更容易被大家接受。接下来我们再看一首诗,看它用词的变化和艺术上的特点。

有梅

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有梅,顷筐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这是描述一名女子期待有男子向她求偶的一种急切心情。有梅,其实七兮”,“”是落下,“梅”是梅子,“其实七兮”是说树上的梅子十个里面已经掉下来三个了,还剩下七个,这里是用梅子熟得恰到好处来说明女子到了适婚的年龄。“求我庶士,迨其吉兮”,“庶士”是众男子们,“吉”指吉日。这句话是鼓舞小伙子们趁着现在是最好的时间,找个吉日向姑娘们求婚。这是第一段。

第二段:“有梅,其实三兮。”这时候树上的梅子掉的只剩下三个了,说明熟得有点过了。言外之意是说好多姑娘都已经被嫁出去了,现在只剩下很少的几个,小伙子们要赶快珍惜她们。“求我庶士,迨其今兮。”如果你们要求婚的话,今天就是个好日子。

第三段:“有梅,顷筐之。”树上的梅子全都熟透了,求婚的大好时光马上就要过去。“求我庶士,迨其谓之。”要是今天

- 27 -




有人来求婚的话,姑娘就答应了。

这首诗虽然只换了几个量词和动词,数字由七变为三再到没有,“迨其吉兮,迨其今兮,迨其谓之”,但却把情感的层层递进表现得非常好。由此可见,《诗经》里的诗歌虽然篇幅短,但写得很高妙,遣词造句、一字一词都特别讲究。过后大家可以回忆自己学过的《诗经》中的诗,以歌唱的角度来分析它词语的变化,看它是如何为表达情感服务的,又收到了什么样一种效果。

五、《诗经》用艺术的方式教人如何做人

《诗经》有崇高的地位,代表了周代社会广大人民的心声,更代表了当时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贵族阶层,他们把诗看成是民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个人修养的必备工具书。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在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诗。

在先秦贵族社会里,《诗经》既是诗也是历史,既是文化识的教科书又是政治道德伦理的经典,它的影响渗透到了当时贵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但在塑造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品格方面发挥着重大影响力,还在周代社会政治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周代社会的各个诸侯国之间政治交往比较频繁,并且时常通过对诗的方式来进行,因此我们常说《诗经》的时代是“赋诗言志”。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这是《左传》中记载鲁文公十三年发生的一件事情:

“冬,公如晋,朝,且寻盟。卫侯会公于沓,请平于晋。公

- 28 -




还,郑伯会公于,亦请平于晋。公皆成之。郑伯与公宴于子家赋《鸿雁》。季文子曰:‘寡君未免于此。’文子赋《四月》子家赋《载驰》之四章。文子赋《采薇》之四章。郑伯拜。公答拜。”

这种场合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不学诗无以言”。要怎么来理解呢?这件事说的是文公十三年,郑伯在这个地方宴请鲁文公,目的是想请鲁文公代他向晋国求和。在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当中,晋国是国力最强大的国家,但郑国和晋国经常闹矛盾,关系很不好,所以郑国想修复和晋国的矛盾。刚好鲁文公也要到晋国去,于是郑伯想让鲁文公当中间人来传话,表达自己与晋国和好的愿望。席间,郑伯派大夫子家赋了一首诗叫《鸿雁》,里面有几句话说的是:“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郑伯说郑国现在的处境就像鳏寡之人一样可怜,希望鲁君不要嫌弃我们,帮忙到晋国去斡旋一下,给我们说说好话。但是鲁文公刚刚从晋国回来不愿意再去了,于是就派他的大夫季文子也赋了一首诗作为回答,就是《小雅·四月》。这首诗是这样说的:“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先祖匪人,胡宁忍予?”后面还有“乱离瘼矣,奚其适归?”意思是说你看我们刚从晋国回来,一路舟车劳苦,这大热的天,实在不适合再去了。郑国大夫子家一看被对方婉拒了,马上又赋了一首诗继续求情,就是《载驰》。诗中有两句话很重要:“控于大邦,谁因谁极?”就是说我们郑国是小国,你们鲁国是大国,如果你们不肯帮忙的话,我又该找谁去帮这个忙呢?所

- 29 -




以你无论如何要帮我。再三恳求,鲁文公抹不下面子就答应了。随后又让季文子赋看一首《小雅·采薇》,说“岂敢定居?一月三捷。”即是说你们不必再说了,既然你这样子来恳求我,那我们就不辞劳苦地再跑一趟,你们就等着好消息吧!郑伯听了之后马上施礼拜谢,鲁文公站起来答谢说不必客气,这也是我应该做的事情。

按理说两国和好是一件重要的政治事件,在周代,只需两国的国君座在那里,派旁边的士大夫们根据要表达的意思选择一首《诗经》中的诗来朗诵一遍就能相互理解并达成一致了。但是如果这些贵族们没有学习《诗经》,或者对《诗经》不够熟悉,那他们就应付不了这样的场合,对不对?我们尽可以想象春秋时期的贵族士大夫具有多么高的文化修养,因为他们可以在重要的政治或礼仪活动场合,用诗这样一种高雅的形式,实现自己的目的。比照一下今天的我们,2000多年过去了,现代人的表达方式却愈发显得粗俗,是不是这样?人类的文明,特别是高雅的文明,确实需要有人继承才行。这是政治生活方面。

那我们再讲一讲周人的诗乐观和艺术生活。《诗经》既然在周代社会备受重视,那它自然而然地反应了当时的文化精神。们习惯把周代文化称之为“礼乐文化”,事实上这是把他们的文化艺术化之后的说法,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为一种揭示了寓教于乐的艺术本质的诗乐观。

周人认为“乐”的本质是心灵的愉悦,所谓“夫乐者乐也,人情

- 30 -




之所不能免也。乐必发诸声音,形于动静,人道也。”“乐”是能够感化人的,靠“乐”对人情的感动功能去整治人心,从而使人对自己的趋善行为进行自我观照并产生愉悦,这是周人的文化理想,所以他们才特别强调乐。乐对人心理的影响到了怎样一种程度呢?正如《礼记·乐记》中所记载的:“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兄弟父子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打一个简单的比方,你们可能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当我们到佛堂或教堂去听他们举行仪式的音乐演奏时,在那样的场景下,人的情绪会很快平稳下来,融入到那种氛围中去,甚至会自然而然地跟着他们一起做。音乐能陶冶人的内心。所以说周代社会特别强调音乐的作用,希望能用内在的感化来代替外在的强制,如果能把社会对人的强制变成一种自觉的遵守,那就再好不过了,这也是维持人类社会秩序的一个理想。

现在我们强调要讲文明,把“不要随地吐痰”“此地禁止吸烟”等警示语写在那里,可是也仅仅发挥一个警告的作用,怎么才能制止他?靠惩罚性的方式能起到一定作用,比如罚款五元,但这毕竟是强制性的。如果大家都能进入到一种很高的文明形态,么到了一个地方我们自然知道它是公共场所,就不会做出不文明的举动。这其实是一种内在的自觉,就像周代人所认为的,道德上的东西靠外在强制得不到很好的效果,养成内在的自觉才是关键。要如何养成自觉?那就要靠音乐的感化力量。

- 31 -




周代社会音乐和《诗经》里的诗歌是联结在一起的。下面我们看一首诗,《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丁丁”可以读作“铮铮”,指的是伐木的声音。那个时代还没有锯,因为必须用斧子砍树,所以发出的是“铮铮”声。“鸟鸣嘤嘤”,“嘤嘤”是美妙动听的鸟叫声。“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候鸟从幽谷里飞到乔木上。我们现在经常用到的一个词语就是从这句诗演化而来的,叫乔迁。“嘤其鸣矣,求其友声”,那么鸟儿乔迁是要干嘛呢?为了寻找朋友。“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候鸟尚且需要朋友,人难道就不想交朋友吗?“神之听之,终和且平。”如果神明听到了人这样美好的愿望,听到了这样动人的音乐和诗歌,一定会创造出和平的情境。

从《伐木》的这一段我们就可以看出,周代社会的很多诗篇都表达出一种在道德伦理方面的美好追求,营造了一种和谐的环境氛围。古人说这首诗是用来念朋友故旧的,《毛诗序》里说“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以成者。亲亲以睦,友贤不弃,不遗故旧,则民德归厚矣。”不管是天子还是老百姓,都需要朋友的帮助。如果大家能互相扶持,对故友不离不弃,那么整个社会民风肯定会淳朴起来。正是因为在崇尚礼乐文化的大环境下,经》的时代才能创造出这样的诗篇来。所以说,周人把诗乐教育放在了学习中最重要的位置。

在前面的内容中我们讲到过,根据《周礼》的记载,周代掌

- 32 -




音乐的最高职官是大司乐,他同时也是当时学生教育的主要负责人。他把音乐包括诗歌的内容分成三个部分来教授:“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第一部分是“以乐德教国子”,音乐中包含的道理。包括“中”诚)“和”(刚柔得适)“祗”(尊敬)“庸”(常规性的礼仪)“孝”(孝敬)、“友”(交友之道)。第二部分是“以乐语教国子”指对配乐诗歌的学习应用学习音乐的主要方式有“兴”感化)“道”(引导)、“讽”(讽喻)、“颂”(朗诵)、“言”(发问)、“语”(回答)连起来就是说要在感化引导的前提条件下,通过诵读、讽喻和互相问答,使诗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能得到应用以达到学习“诗”和“乐”的目的。第三部分是“以乐舞教国子”,“乐舞”就是舞蹈。因为舞蹈可以规范人的四肢动作及形体,所以对培养正确的礼仪举止特别重要。另外它还规定了学习进度,“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二十而冠,始学礼,可以衣裘帛,《大夏》......除此以外还有太(亦作大)师,太师负责教“六诗”,即风、雅、颂、赋、比、兴。《周礼·春官·大师》里说:“教六诗,六曰。以六德为之本,以六律为之音。

可以说诗乐教育在周代学习中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周人看重诗乐,并把它带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使生活富有了高雅的情趣。当时的贵族经常弹奏琴和瑟,因此《诗经》中提到琴瑟的诗篇有很多。比如《关雎》里写君子想要与淑女搞好关系,是“琴

- 33 -




瑟友之”。《风·定之方中》里写一个卫国人到一个地方安居,其中涉及到的一件重要的事就是砍伐木材,做成琴和瑟。还有刚才我们说到的《小雅·鹿鸣》,迎接嘉宾的到来时要“鼓瑟吹笙”。《常棣》中,形容贵族与妻子好合是“如鼓琴瑟”。《郑风·女曰鸡鸣》里写夫妻和乐是“琴瑟在御,莫不静好”。所以今天我们有成语说夫妻之间的关系好叫琴瑟和鸣、琴瑟和好。这些说法就是从这里来的。《左传》里有“君子之近琴瑟”的说法,《礼记·曲礼》里说“士无故不撤琴瑟”,《诗经》的《毛传》也说“君子无故不撤琴瑟,宾主和乐,无不安好”。这些对“琴瑟”的描写都是周人日常生活高雅的写照。

从《诗经》看“诗教”的本质,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概括。 第一,诗教首先是一种艺术审美的教育在当时,《诗经》有很强的现实功利性,虽然称不上是纯粹的艺术但它的形式是美的。诗的语言是最精美的语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一读就不禁让人感叹它的美;诗的音乐也是美的,所以孔子才会说“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因此,诗教首先是艺术审美的教育

接下来我们看《郑风·溱洧》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的时候,郑国的男女相会的事情。在郑国有这样一个风俗,到了3月份上巳节这一天,男子女子都要到水边去用纯甜的水来洗浴,为的是把冬天里积攒在人身上的不祥之气全都冲洗掉。男女青年可以借这个机会自由地恋爱交友,这首诗交代的就是这样一种情况。

- 34 -




溱洧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于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于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方涣涣兮”,溱水和洧水是郑国的两条河。“方涣涣”,水量特别大,特别丰富,指河水刚解冻之后奔腾的样子。“士与女,方秉兮”,男的和女的手里都拿着兰花。“女曰观乎?士曰既且。女子问男子要不要一起去逛逛,男子说自己已经去过了。“且往观乎?”女子又再次邀请,问男子要不要再去看一看。“洧之外,且乐”,洧水旁,人又多又热闹。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男男女女互相调笑游戏离开时互赠芍药花作别。

再来看第二段的内容:“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于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这就像上面我给大家讲的,通过少数几个词语的变换,以达到抒情的效果。整体看来,这首诗就像一张风俗画一样,展现了美的风俗,美的人,美的语言和美的意境。

第二,诗教又是情感的教育中国人认为诗与乐的原始出发点是情,《诗经》中的诗基本上都是抒情诗。《毛诗序》里说:

- 35 -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礼记·乐记》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这些都是情感的教育。为什么情感的教育特别重要?人和人之间靠什么来拉近呢?靠的是情感。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似乎交流得很多,但却特别缺少亲近感,所以我们应该像古人一样把情感教育重视起来。再来看一首《陟岵》它描写了征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陟岵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 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 上慎旃哉,犹来!无弃!

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 上慎旃哉,犹来!无死!

“魏风陟岵,陟彼岵兮,瞻望父兮”,“岵”是小山头。这句话是说我登上小山,遥望父亲和家乡。他没有说自己看到了父亲,实际上也不可能看到,但是他想象自己在怀念家乡的时候,父亲也正在思念着自己。“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嗟”是感叹词,他用父亲的口吻发出感叹。“予子行役,夙夜无已”,父亲说,我的儿啊,你在外面行役,白天黑夜,没有个尽头。“

- 36 -




慎旃哉,犹来!无止!”你一定要小心谨慎,好好保重,一定要平安回来。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别是他想象中母亲和兄长对自己的思念,大意与第一段相同,反复强调行役的艰苦以及家人叮嘱他一定要保重,望他早日平安归家的心愿。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那种非常真切的亲人之间的感情,不只是游子在怀念家乡,家乡的父母兄弟也同样在思念着游子,这种血缘的连接是牢固不可分割的。

《诗经》里的很多诗都描写了一个特定的情境,并且给予了人丰富的想象空间。当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时候,们可以把《诗经》里的诗排成节目来表演,这是一个很好的实施情感教育的途径。比如说《陟岵》,可以由一位主人公主唱,再加入几个旁白,一个是父亲,一个是母亲,一个是哥哥,另外还可以有一些辅助表演的人,组成一台简单的歌舞剧。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真挚动人,如果在音乐方面进行一些加工,再配上我们现代的舞台艺术效果,一定更能打动人心。

另外,后代许多诗作的写法都对《诗经》中的诗有所借鉴。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像《陟岵》这样写自己怀念家乡的亲人,又反过来想象家人怀念自己的诗就有很多,比如杜甫的《望月》。“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想念家乡,就想像妻子也正在想念着他。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可以传递出更加深厚的的情感。

- 37 -




第三,诗教同时也是文化教育大家可能多少有点感受,每当我讲解一首诗的时候,总会先把它的意思捋一遍,这是因为《诗经》距离现在比较遥远,很多东西需要我们认真阅读才能理解。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我们今天说文化教育是广义的,包括宗教政治、伦理、道德、民族、风情以及博物和师资等很多方面的教育,这些内容在“风雅颂”中都有所体现,所以说《诗经》里有足够的文化知识和教育内涵。假如我们把“诗三百”通读一遍,至少要识3000个汉字,更何况除了识字,其中还包括了丰富的文化知识。由此我们就可以理解,诗教为何在中国古代的文化教育中占有如此重要地位。这种重要作用虽然不是“温柔敦厚”四个字所能概括的,但温柔敦厚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为一个人所受到的文化和品性教育最终都会表现在言行举止上。所以在那个年代,一个温柔敦厚的人,想必是受到过《诗经》熏陶,具有高雅情趣及很高的艺术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的人。

今天我们要从《诗经》学习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诗人的品格,第二是诗学的修养。诗学的修养是我们表面上所能学到的东西,更为重要的是对诗人崇高品格的学习

最后做一个总结。“诗教”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和精神人格塑造的过程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在当代教育中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衡量一个民族或一个人的文明程度有两个标尺,一个是物

- 38 -




质上的,一个是精神上的。精神文明的建设要靠什么来实现呢?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靠文化学习艺术熏陶。我们的祖先对《诗经》的创作和学习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使它不但给人们带来艺术审美上的享受,还以艺术的方式教人们如何做人。

谢谢大家。

- 39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718d3d0f9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f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