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山地城市实践“城市双修”的探索》,欢迎阅读!
山地城市实践“城市双修”的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和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严峻形势,基础设施短缺、公共服务不足等问题突出,“城市病”普遍存在,严重制约城市病发展模式和治理方式的转型。重庆也同样面临以上问题,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行动,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足城市短板的客观需要,是城市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城市修补”重点是不断改善城市公共服务质量,改进市政基础设施条件,发掘和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和社会网络,使城市功能体系及其承载的空间场所得到全面系统的修复、弥补和完善。“生态修复”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突变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恢复生态系统原本的面貌。 二、山地城市特色
重庆作为典型的山地城市,地形起伏、山水错落,立体城市特色鲜明。与平原城市相比,山地城市具有自然的山水格局、建设用地局限产生建筑密集、依山傍水形成三维立体空间等特点。山地城市自然环境与建成环境的特殊性,要求山地城市的城市修补工作必须充分尊重自然、现状及建设特点,在把握共性特点的同时,体现城市的个性特色。 三、重庆市“城市双修”工作概况
重庆市在城市“双修”方面主要开展了主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清水绿岸”水环境治理提升、海绵城市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 (一)主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
重庆市主城区“两江四岸”394公里,其治理提升分为近期和远期。目前完成现状本底调查,对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剖析,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开展国际方案征集,整合各方案优点,深化方案设计并推进启动了首批项目建设。 (二)“清水绿岸”水环境治理提升
重庆市在黑臭水体治理治理的基础上,开展了主城区“清水绿岸”治理提升,按照海绵城市理念,全流域统筹,对主城区31段黑臭水体涉及的20条河流进行治理再提升。 (三)海绵城市建设
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采取“以点带面、覆盖全市”的“1+3”海绵城市建设方针,即1个国家级试点(悦来新城)加三个市级试点(万州区、秀山县、璧山区)。
悦来新城87%的面积已落实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形成了连片示范效应。目前,已形成融生态海绵廊道、生态保育区、会展海绵公建区及海绵道路和海绵小区为一体的“两廊、两带、一园、多点”生态海绵空间,初步建成具有山地特色的立体海绵城市。万州区以库区面源污染控制、水安全防治、水土流失治理为核心规划目标,构建完善的雨水综合管理体系。璧山区以解决水资源短缺、城市内涝、水环境保护等突出问题为主要目标,同时兼顾提升城区景观层次和宜居水平,打造山地浅丘缺水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典范。秀山县以保持梅江河水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重点解决初期雨水面源污染问题,实现径流总量控制、径流峰值控制和径流污染控制等多重目标。 (四)老旧小区改造
为进一步提升老旧社区公共服务水平,2018年重庆市启动了4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试点工作探索。2019年扩大至将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试点扩大至主城区50个,其中:在20个综合改造项目中,12个已开工,8个正开展前期工作;30个管理提升项目已全面启动。 四、对重庆 “城市双修”工作的思考 (一)加强前期调研,挖掘城市价值
重庆是一座山水之城,山地城市的既有城市空间及城市现状是城市经过长期社会活动而定义的,反映出城市社会生活多样性,载着旧城区历史变迁丰富信息,体现山地城市特征。“城市修补”应加强对城市空间现状调研和评估,深入了解其城市发展状况,深刻领会既有城市空间的社会价值,尊重历史及城市社会生活多样性。 (二)延续城市文脉,留住城市记忆
重庆历史悠久,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形成了巴渝文化、山峡文化、移民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等历史文化体系。文化的多元化和城市空间多样化之间建立的这种联系,要求我们更为谨慎地对待城市空间的历史遗存,更深层次的挖掘和彰显区域历史文化。 (三)增补公共空间,平衡公共资源
由于山地城市的地形条件限制及城市发展的历史因素,存在公共空间不足、分布不均的现象。“城市修补”应当以合理布局城市公共资源、完善城市公共空间布局为导向。一方面增补公共空间的整体数量;另一方面,还需要平衡公共空间的分布。公共空间应充分结合城市空间的肌理格局,采用有区别的方式,保障城市公共空间类型多样化,从而服务不同社会人群,提升居民对公共空间的认知性,提升场所的特色和社区记忆。 (四)引导公众参与,社区共建共管
“城市双修”应当充分体现社区居民意志,加强过程的公众参与,在项目前期策划阶段应当吸纳多方相关利益群体意见,在中期方案编制及设计阶段应当公示公开并接受公众意见,在后期实施及运营阶段应当接受公众的监督,做到共建、共治、共管。 五、结语
“城市双修”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工作,涉及城市建设的许多方面。至上而下,需要对该项工作进行充分的认知,需要更多的关注公众参与、公共利益保障,也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 参考文献:
[1]王建国,李晓江,王富海.城市设计与城市双修[J].建筑学报,2018(04) [2]王建国."城市设计与城市双修[J].建筑学报2018(04)
[3]王建国,李晓江,王富海,朱子瑜,张勤,韩冬青.城市设计与城市双修[J].建筑学报,2018(04)
[4]赵万民.关于山地人居环境研究的理论思考[J].规划师.2003(6)
[5]卢峰,陈丽然.基于资源整合的重庆“十八梯”片区旧城更新策略初探[J].室内设计2012(3) [6]张玛璐.浅谈十八梯的保护与振兴[J].华中建筑.2012(7)
[7]彭寰,戴志中.从城市体形环境的角度控制建筑形态——山地城市旧城改造中建筑形态控制研究[J].重庆建筑2005(4)
[8]朱蓉.城市记忆与城市形态——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探讨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J].南方建筑.2006(1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6fa5d6974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