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六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批注》,欢迎阅读!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批注
同学们在下半学期六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学习的第一课就是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这篇文章写于解放后的1951年的一月份,为了帮助大家能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点,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北京的春节笔记重点,供大家参考。
主题思想
此文是一篇风俗志,作者用充满京味的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老北
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并通过对比,显示了新时代移风易俗的巨大力量,最后作者肯定了新风尚,歌颂了新社会。
北京的春节笔记重点 一、学习目标
1.会写蒜、醋、饺、摊、拌、眨、宵、燃、贩、彼、贺、轿、骆、驼、恰
15个生字。
2.会写”热情、自傲”等20个词语。
3.了解课文表达顺序,把握详略安排以及效果,学习作者抓住有特色的民俗
活动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4.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感受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
5.联系生活实际和阅读体验,感受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春节习俗。
二、作者介绍
老舍:1899年至1966年,原名舒庆春。
老舍是他的笔名,他是北京人,中国现代的小说家、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著有话剧《龙须沟》《茶馆》,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老舍先生在《关于文学语言问题》中说道:传之久远的作品,一方面是因为
它有好的思想内容,一方面也因为它有好的风格和语言。
杜老师向大家推荐老舍的著作,也是老师喜欢看的,感受老舍先生语言的魅
力。推荐给大家几个好一点的版本,供大家参考。(见下面内容)
三、字词的学习
1.本课生字组词:大蒜、腊八蒜、米醋、陈醋、饺子、水饺、摊开、摆摊儿、
拌菜、凉拌、眨眼、眨一眨、宵夜、元宵、燃放、点燃、商贩、贩卖、彼此、顾此失彼、贺卡、祝贺、花轿、轿子、骆驼、恰巧、恰好。
2.词语解释
初旬:每月的第一个十天。
万象更新:一切事物或景象改换的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 万不得已:实在没有别的办法,不得不这样。 悬灯结彩:张挂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 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四、课文的学习 1.课文结构
本文一共有14个自然段,按照时间的顺序列举了一系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
俗。
时间跨度非常大,内容很丰富,全文一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7自然段):写过年前的准备。
(作者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买年
货、过小年、贴春联、大扫除等等,都是为了春节做好准备。)
第二部分(8--13自然段):写过年时热闹的场景。
(其中第8自然段描写了除夕的热闹场景,9、10自然段写了正月初一人们
的活动。
11自然段写了初六店铺开张的情景,12、13自然段描写人们在正月十五元
宵节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的情景。)
2.写作特点
课文内容安排详略得当,其中最能表现老北京独特春节习俗的就是”腊八”第三部分(第14自然段):写北京的春节在正月十九就结束了。
“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这几天。
这几天是春节期间的几个高潮,所以作者就把它当成重点内容来进行细致描
写,就是详写部分。
即使作者详写这几个日子,也没有面面俱到,而是抓住了这些日子中最具特
色的一两个民俗活动来写,以突出它们各自的特点。
作者的文学功底深厚,值得我们细细品读,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去读一读书籍
《北京的春节》,感受老北京的一系列风俗和地道的风土人情。
《北京的春节》是现代作家老舍1951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文中描绘了一幅
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美好,同时对比新旧社会的春节,突出了新社会移风易俗、春节过得欢乐而健康,表达了作者对新中国、新社会的赞美。全文充满北京味儿的朴实语言,陈述朴素自然,不事雕琢,流畅通达,又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北京的春节笔记重
点的相关内容,希望为大家提供参考帮助。想了解更多语文笔记,欢迎大家关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6d9f674aa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