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经济地理学与行政区经济区别》,欢迎阅读!
该运动的带头人克鲁格曼在其《地理学与贸易》[ 1 ] (1991) 一书中写道:“我突然觉得自己一生都在作为一个国际经济学家,对经济地理学进行研究和写作,而且期间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Krugman 1991 :1) 。也正是在这本书中,他首先提出“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含义。 新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和区域增长集聚的动力。
1、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
新经济地理学以收益递增作为理论基础,并通过区位聚集中“路径依赖”现象,来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收益递增、完全竞争和比较优势是传统经济学中三个基本的假设条件,最早运用报酬递增来解释地理上的集聚的也并不是克鲁格曼,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将“新经济地理学”看作是经济学中对收益递增兴趣复兴的一部分。在空I训集聚的过程中,不同的学者强凋收益递增的不同形式,新经济地理学中的收益递增是指经济上相互联系的产业或经济活动,由于在空间上的相互接近性而带来的成本的节约,或者是产业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无形资产的规模经济等。克鲁格曼在他的著作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收益递增思想,并试图在报酬递增基础上建立一种新经济区位理论。在他看来,收益递增本质上是一个区域和地方现象。空间聚集是收益递增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问集中后所产生的经济效应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区域靠近的向心力。
除了用来解释产业活动的集聚或扩散以外,作为“新经济地理学”的基础,报酬递增模型还被用来解释城市增长动力机制。绝大部分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都集中于产业活动的区域分布,讨论为何特定产业在某些区位集中,尤其是在城市中,克鲁格曼在解释城市中人财、物的聚集时指出:人们向城市集中是由于这里较高的工资和多样化的商品,而工厂在城市集中是因为这里能够为他们的产品提供更大的市场。新经济地理学者认为,空间聚集是导致城市形成和不断扩大以及区域发展的基本因素。
在收益递增规律及相应的集聚或扩散模型的影响下,“新经济地理学”将区域和城市的发展定性为“路径依赖”和“历史事件”。与新古典的经济均衡模型相反,克鲁格曼使用历史方法,强调影响集聚的力量的持续和积累。也就是说,存在向“路径依赖”和“历史事件”发展的趋势。总之,在“新经济地理学”中,区域的优势被认为是由一些小的事件所导致的自身的加强。 2、区域增长集聚的动力
新经济地理学的第二个主要研究内容是区域的长期增长与空间集聚的关系。标准的新古典主义增长模型假定资本和劳动是收益递减的,依据这个框架对集聚(特别是国家之间)的产生进行预测,一个相对贫穷、资本储备较低的国家将有更高的资本边际生产率和资本利润率。新古典增长模型的预言结果是,较贫穷的国家增长较快,最终能赶上较富裕国家。而根据巴罗和沙拉马丁(Sala—I—Martin,1995)的研究显示,区域收敛率在整个美国、欧盟、加拿大、Et本、中国以及澳大利亚范围内是十分相似的,但是,区域收敛速度却相当缓慢,每年大约1.2%,这要比简单的新古典模型缓慢得多。区域收敛率较慢的事实以及对新古典长期增长模型有效性的怀疑,引出了与收益递增的模型之间的联系。
按照新经济地理学,资本外部性的相对规模(市场作用的范围)、劳动力的可移动性和交通成本将决定经济活动和财富在空间配置上的区域整合程度。一方面,当资本外部性及劳动力的迁移通过区域整合增加时,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将预言更大规模的空间集聚,富裕中心和较差的边缘区之间的差距将加大,经验结果也似乎支持这个预测;另一方面,如果区域之问仍然存在着不可流动性(由于语言和文化等方面的障碍),那么中心地区的劳动力和由于拥挤而带来的成本就会增加,并有利于经济活动的扩散和区域集聚的减弱。
第一,新经济地理学以规模经济、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为假设条件来研究区域经济问题,比新古典经济学更接近于现实。新经济地理学将空间因素和厂商层次的报酬递增纳入到了一
般均衡的框架,成功的应用D-S模型与冰山成本相结合,解决了经济学长期以来厂商层次报酬递增与竞争性一般均衡不兼容的问题。
第二,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将比较优势、外部性等问题内生化。新经济地理学通过将比较优势内生化来深化背景上的认识问题,为没有先天差异的区域之间发展差异寻求解释。在新经济地理学中,外部经济现在是被推导出来的,而不是被假设的,因而作为经济变化更基本的参数,外部经济可以被视为以一种可以预测的方式变化。 第三,尽管新经济地理学的某些模型过于抽象,但这些模型的建立毕竟相对于传统的区位科学模型有了很大进步和改观。新经济地理学是包含非均衡力的经济学,它的核心模型是非线性模型,因而它给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理论观点,揭示了经济活动空问模型的复杂性,而且,克鲁格曼通过对有些不确定性的复杂理论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建立了多中心城市空间自组织模型,这些都使得新经济地理学的模型更有现实意义。
“行政区经济”概念,最早由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主任刘君德老师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提出。这一概念的提出,源自他对当代中国行政区划问题的关注,并抓住了当代中国在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这一典型现象。
(1)行政区经济是“一种奇异的区域经济现象”或者“一种特殊区域经济现象”(2)行政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相对应” 3)行政区经济“与‘经济区经济’相对应”。
2.关于行政区经济的特殊性
(1)行政区经济“以国内区域经济的分割为特征”,既“与国际上地区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相悖”,也“有悖于以统一市场为标志的市场体制国家的区域经济”。(2)行政区经济“在中国表现得最为突出”。(3)行政区经济是“中国转型期体制环境下出现的一种具有过渡性质的区域经济”。 3.关于行政区经济的表现
行政区经济可归纳为“五大表现”,即“企业竞争中渗透着强烈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生产要素的跨行政区流动受阻、行政区经济的稳态结构、行政中心与经济中心的高度一致性、行政区边界经济衰减性”。 4.关于行政区经济的特征
(2)行政区经济“具有‘诸侯经济’的表现特征”。但诸侯经济“只用来描述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片面追求局部发展而产生的地区封锁、市场割据、重复建设等现象”,“只是‘行政区经济’运行中消极影响的表现”。
(3)行政区经济具有行政性、封闭性、两面性和过渡性的明显特征。行政性指“行政区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主导性(甚至是决定性)作用,这是行政区经济区别于经济区经济最重要的特征”。“封闭性是行政区经济的主要特征,也是行政区经济与经济区经济有着本质差异的重要表现”,封闭性的一个表现是“生产要索难以跨行政区流动”,“行政区经济的封闭性与经济区经济的开放性背道而驰,从整体上制约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两面性指“行政区经济运行的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两个方面”。过渡性指“行政区经济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指经济区或经济区域。经济区是伴随市场驱动的企业扩张,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经空间集聚和扩散而形成的,基于劳动空间分工与协作的,以各级城市为依托的,具有很强内聚力的空间经济综合体。
行政区或行政区域,主要是行政学研究的对象。行政区是行政区划的结果。行政区划是国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6d89d4edd36a32d737581d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