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青岛柳腔戏曲现状与保护》,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青岛柳腔戏曲现状与保护
作者:曹宏鸣
来源:《牡丹》2019年第14期
著名诗人贺敬之曾经赞赏道:“杯接田单饮老酒,醉人乡音听柳腔。”柳腔也被人们誉为“胶东之花”,成为胶东地区的一张文化名片。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革新,柳腔在新时期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当今社会,传统戏曲发展放缓,观众的大量流失、资金匮乏和传承人的缺失成为柳腔戏班发展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柳腔戏曲现状分析,探讨柳腔戏曲健康发展的策略,保护和发展地区特色文化,建设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为其他地区戏曲文化发展提供借鉴。 一、现状分析
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使柳腔的观众群体急剧缩小,演出市场也开始出现萎缩,很多戏曲剧团甚至做不到收支平衡,演员和受众也开始向老龄化发展。年轻人漠视传统戏曲文化,很少有具备较高艺术修养的年轻人从事传统戏曲工作,柳腔戏曲艺术面临着明显的剧团老龄化和传承断层的危险,柳腔无疑面临着自形成以来最严峻的挑战。
在柳腔专业剧团中,柳腔戏曲的传统性活动范围也日益变小,这对柳腔的发展无疑是消极的。笔者在参加柳腔剧团的活动过程中发现,剧团为了吸引年轻消费群体,将原本的柳腔戏曲表演时间缩短为原先的一半,其余部分由和柳腔毫无关系的现代歌舞补充,现代歌舞的准备程度也有超过柳腔戏曲表演的趋势。演员在演出过程中将原本柳腔中最具有特色的地区方言改为使用普通话来表演,这样更容易被年轻受众所接受。专业剧团的这种多样化的演出形式和对演出语言的改变吸引了更多年轻的观众,但也稀释了柳腔戏曲的地区特色。柳腔作为地方小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这种变化无疑会影响到柳腔的原汁原味,这对柳腔戏曲艺术自身的发展是不利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年轻观众大多更喜欢接触新媒体,对身边的柳腔传统戏曲一般采取忽视的态度。民间戏班演出活动时,现场以六十岁以上老年观众为主要受众,年轻面孔寥寥无几。民间业余戏班自负盈亏、自己组织演出活动、演出费用低、演出时间不稳定、演出地点不确定等原因导致演出人员变动很大,有时因为演出人员的不到位,很多剧种无法演出或者需一人分饰几角演出,因为演出剧目时间要求比较长,体力消耗严重,柳腔艺人老龄化严重,戏曲演出的质量就难以得到保证。柳腔作为地方戏曲艺术,传承方式是以“口传心授”为主,如果长时间内戏曲质量难以保证,会造成柳腔剧目的减少和质量的下降,同时会导致很多优秀剧目因人员不足缺少演出而面临传承问题。各地民间业余戏班所使用的方言也不相同,这给劇团之间的相互交流产生了阻碍。 二、资金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6d4e6c5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