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封闭式小区管理模式政策背景

2023-12-18 06:28:28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打破封闭式小区管理模式政策背景》,欢迎阅读!
封闭式,管理模式,打破,背景,小区
打破封闭式小区管理模式政策背景

“将小区大院的内部道路公共化、不再建设封闭小区”以及“建设‘窄马路、密路网’等要求。这个政策的颁布释放出中国城市社区将从封闭小区走向开放街区的改革方向。然而,中国式封闭小区和对城市造成的影响,以及从封闭式社区到开放式社区的实施路径,则是本文需要探讨的话题。

1.中国当代封闭社区的形成。 2.计划经济时期单位制。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人口迅速增加,但食品等资源供应短缺、城市政府公共财政能力孱弱。在这种背景下,政府参考苏联大街坊和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建设经验,将大块土地划拨给“单位”建设,把供水、电力、电讯等市政服务交给独立核算的市政“单位”经营,以将市政建设的投入和运营维护费用降到最低,由此衍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型“单位大院”这些单位大院多以城市主干道为边界,并通过设置围墙、栅栏和保安形成封闭、半封闭的门禁社区。

3.这种边界规则使城市路网密度较低,每个单位大院就像一个社会,对外相互割裂缺乏联系,大大降低了城市的通达性,既不利于行人穿行又加重了主干道的交通压力。由于建国初期采用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商品经济并不发达甚至处于被压制的状态,因此并未有沿街布置的商铺。“单位制”的发展为中国现当代城市形态的发展奠定了基调。

4.改革开放初期:单位住宅小区。


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十年“文革”的结束,农村人口和下乡青年重新向城市聚集,造成了严重的住房短缺。为解决城市住房问题,国家倡导成立国营房地产公司,通过“三通一平”搞新区开发和“综合开发、配套建设”搞居住小区,再由各种单位来购买住房作为福利分配给职工居住。

5.随着单位的解体及住房的商品化,一些企业类的单位大院转化成为功能单一的居住小区模式。

6.1986年至90年代末,建设部在全国开展“城市住宅小区试点”及“小康住宅示范小区”等项目,如80年代的广州五羊新城等

7.此后单位住宅小区逐渐替代单位大院,成为城市居住区规划建设的主流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商品房门禁社区1998年,国家启动了彻底的住房体制的市场化改革,终结了实物型福利式分配的住房体制,而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成了地方政府最大的收入来源。政府通过供应较大的地块来增加公共财政投入,同时减少市政设施、市政道路的建设和维护费用投入。与此同时,由于封闭小区管理成本低,开发商为了实现土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也倾向于将小区进行封闭管理

加上开发商对美国中产阶级“门禁社区”宣传,这类小区又成为了生活品质的象征。在利益驱使下,中国的超大型封闭小区开始涌现。由此,这种用途单一、大地块、封闭式管理为主要特征的门禁社区成为了中国当代社区的“标准”形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64f883651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db.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