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技巧

2022-11-21 07:17:1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词赏析技巧》,欢迎阅读!
赏析,诗词,技巧


诗词赏析技巧

一、读懂

鉴赏一首古诗(词),第一步就是要能够读懂它。读不懂,鉴赏也就无从谈起,所谓不知有汉,何论魏晋读懂这个步上,至少要达到前人所说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境界①。

读懂这个步上,着重把握好两个字。 1.明字意

明字意,就是对每一首古诗(词),要明了每个字的含义,达到字字落实的地步。有时候,对一首古诗(词),哪怕是有一个字未理解,也会影响对整首诗(词)的理解。比如:读《诗·周南·卷耳》倘若对诗中采采卷耳,不盈顷筐顷筐弄不明白,就很难理解全诗。,是一种簸箕形状的浅筐,对其形状不明了,尚不要紧,但若不知这乃是一种浅筐,就会影响对全诗的理解。此诗写女子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怀念。她采卷耳,顷筐都采不满,由此可见她心不在焉,也可见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深。如果,对顷筐不能准确理解,我们就很难体察诗中女子对出门在外丈夫的怀念之情,也就不能说是真正读懂了这首诗。 2.明典故

明典故,就是对诗词中所用典故要弄明白。有些诗词,不用典故,我们阅读的障碍相对来说要小些;而有些诗词,使用典故较多,而且使用得颇为巧妙,如果弄不清楚,仅仅从字面上理解,就很难读懂,或者说,很难准确解读其内涵。比如,读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词的上片使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用三国时吴国国主孙权(字仲谋)事,他重用周瑜等能人而建功立业;另一个是用南朝宋武帝刘裕(字德舆,小字寄奴)事,他早年家贫,后来凭借自己的努力而当上东晋将领,并亲自率兵北伐,最终推翻了东晋王朝而自立为帝。词的下片,也使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用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元嘉为其年号)事,他想学前人狼居胥(即北伐建功),而误听王玄谟之言,派王玄谟率兵草率北伐,结果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打得狼狈不堪;另一个是用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廉颇的故实,他曾为赵国立下汗马功劳,后来,赵王以为他年老而不再用他。辛弃疾在此词中使用这些典故,恰到好处,有助于词人怀古伤今,表现其收复中原失地的强烈愿望与对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左而使之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二、读透

读透,这是鉴赏古典诗词的第二步。在这个步上,要达到前人所说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界②。如何才能读透?我以为,至少应做到四会 1.会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语出《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清代沈德潜《说诗?语》云:又如题画山水,有地名可按者,必写出登临凭吊之意;题画人物,有事实可拈者,必发出知人论世之意。③知人论世,用于古典诗词鉴赏,指要了解诗词的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作者,包括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创作道路、艺术风格等;了解写作背景包括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及同时代其他作者的同类作品等。会知人论世,才有可能读透具体作品。比如,读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我们了解杜甫其人及此诗的写作背景,就有助于读透它。杜甫,具有治国的理想。他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一诗中表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其诗,往往与反映社会实紧密联系在一起,因而,有诗史之美誉。诗风沉郁顿挫。《春望》,当作于安史之乱中,诗人住在安禄山叛军统治之下的长安城。了解了诗人及此诗的写作背景后,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感时伤别,连本无情感的花也会溅泪鸟也会惊心为何家书如此珍贵,抵万金;为何诗人年仅四十余岁就已成白头,而且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个切都是安史之乱所致。感时伤别,与诗人其他同题材的作品如三吏三别等相近,所体现的诗风也是沉郁顿挫。会知人论世,这要求鉴赏者除了多读诗人的作品之外,还要尽可能多读一些史书、笔记、诗话、词话等。 2.会沿波讨源

沿波讨源,语见西晋诗人陆机《文赋》或沿波而讨源④,南朝··刘勰《文心雕龙·音》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⑤。在古典诗词鉴赏上,沿波讨源就是指会根据诗中的线索去探究作品之源乃至作者的师承之源等。如,读宋代大文学家王安石的词《桂枝香·金陵怀古》,对其中的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就不能不沿波讨源,了解这是化用唐代诗人杜牧《泊秦淮》的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庭遗曲,指《玉树后庭花》曲,系陈后主所作。《隋书·五行志》记载:祯明初,后主作新歌,词甚哀怨,令后宫美人习而歌之。其辞曰: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时人以为歌谶。此其不久兆也。于是,《玉树后庭花》被后人视为亡国之音。王安石在词中化用杜牧诗句,以古讽今。如何才会沿波讨源,这就要求鉴赏者多读作品,最好能从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诗经》《楚辞》读起,对其后每个朝代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要有大致的了解,也可阅读一些今人所写的文学史、诗歌史等。 3.会挖掘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论中重要美学范畴之一。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意境这个词,最早见于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格》,与物境、情境并提: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⑥对意境的内涵作了全面深入解读的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他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并将 (即意境)分为有境界无境界造境写境界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境界的大与小等。有无意境,意境经营得如何,是判断一首诗(词)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鉴赏古典诗词,关键要会挖掘其意境。意境,与另一个美学范畴的意象,二者同中有异。相同之处,主要在于二者都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的统一;相异之处,主要在于意境往往就整首作品来说,而意象则是营造一首作品意境的具体构件。不妨看一看南宋永嘉四灵之一的翁卷的诗《野望》

一天秋色冷清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自上山来看野水,却于水底见青山。

此诗中的意象有:遥远的天际,冷清的河湾,远近高低不同的无数山峰,自然的绿水,水中的青山。正是这些意象构成了此诗的意境:山区秋色之壮——天高湾清,层峦叠嶂;秋色之——青山映在碧水里,绿水绕着青山转,山中有水,水中有山;诗人的心情是愉悦的,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641fa4b26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ec.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