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论文

2023-02-27 11:04:1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论文》,欢迎阅读!
健康教育,品德,渗透,教学,社会
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论文

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论文

摘要:对于小学教育而言, 其主要任务和最终目标在于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这就要求小学教育除了需要重视学生基础课程和良好身体素质的培养外, 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从而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此, 我们可以通过完善和创新教学模式、根据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通过教师的榜样作用、采用互动教育、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等方式, 实现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小学; 品德与社会教学; 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 一、完善和创新教学模式, 运用多学科联合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与多个不同学科有机结合, 在平时生活和学习, 积极打造一个较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和校风, 采用多个课程联合教学的方, 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品德与社会教学, 从而陶冶学生的品质情, 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身心。当前, 大多数小学生是独生子女, 家长对其太过爱护, 导致小学生在学习时只要遇到一点困难, 就会产生许多暴躁、焦虑等情绪。因此,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结合该课程的特点, 以此引导学生严格控制自己的情绪, 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心理状况[1]。例如, 小学生在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关于“换位思考”时, 教师可以借助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之间多沟通交流, 促进学生培养良好的关系, 引导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当人际相处出现问题和争吵, 懂得有效把控自身的情绪, 通过对方角度来化解两人之间的矛盾, 而促进小学生友好、宽容以及开阔胸襟等良好心理状况和道德品质, 营造班级良好学习环境提供有力保障。

二、根据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 融合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学科教学的组成主要包括教师、学生和教学素材, 其中教学素材是学科教学开展的首要前提。在小学品德和社会教学, 大多数为文明礼貌、乐于助人等内容。同时, 教学素材中还包括了自信自尊、善于与人沟通交流等内容, 这些教学内容和素材均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较大的帮助, 能够促进小学生自信、乐观、谦让等良好品格的形成。


所以教师在日常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应该充分了解掌握教学内容, 多多收集相关教学素材, 明确品德与社会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 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分层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另外, 教师可以寻找教学内容中的趣味点、创新点以及各种可以进行探讨和交流的点, 以此培养学生正确的判断能力和是非观, 充分调动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 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答案, 引导学生了解生活, 感受生活, 从而及时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和心理状况, 规范学生的行为,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通过教师的榜样作用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在日常生活与教学,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师都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作风, 为学生做示范, 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人格特征。同时, 教师可以借助自己较好的品德培养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教师表现出来的良好品质道德, 为学生积极传递大量的正能量, 促使学生学习良好品格和行为方式, 全面纠正自身的错误和缺点, 不断完善自己、改正自己, 以此推动学生养成正确的人格和行为习惯, 在榜样作用的引导下, 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健康的身心, 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能力和思考方式, 从而为小学生日后综合能力的培养和高素质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2]

四、采用互动教育实现心理健康教育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情感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息息相关的, 二者缺一不可, 因此,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应该对小学生道德情感的提升和形成给予一定的重视。在现代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 人们生活压力不断增加, 学生的学习压力也越来越重, 大多数学生放学以后, 需要应对各种不同学科的辅导, 并且家长与学生之间很少有时间可以进行情感互动, 加上学生对家里长辈的生活环境并不了解, 因此, 在开展品德与社会教学,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多多进行情感交流, 通过交流的形式了解家里长辈的生活情况和环境, 以此培养小学生的情感思维[3]。例如, 教师在开展关于“家乡”的内容时, 可以在课程开始, 指导学生与家长进行情感交流, 从中了解家里长辈的`家乡环境等, 分调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好奇心。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641c5dcef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f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