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茅盾小说作品《子夜》解读》,欢迎阅读!
《子夜》,原名《夕阳》,中国现代长篇,约30万字。茅盾于1931年10
月开始创作,至1932年12月5日完稿,共十九章。有些章节分别在《小说月报》和《月报》上发表过。半个多世纪以来,《子夜》不仅在中国拥有广泛的读者,且被译成英、德、俄、日等十几种文字,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小说以1930年5、6月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上海为背景,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中心,描写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和斗争。 茅盾小说作品《子夜》解读
茅盾是中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其作品的风格特点还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通过《子夜》的阅读,茅盾的写作特点就可见一斑。
优秀小说家茅盾具有社会科学家的气质,擅长以严谨的理性思辨剖析社会现象,构建长篇巨著。茅盾的小说创作和理论研究深受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析理论的影响,他的小说用社会分析的方法来透视中国社会各阶层,《子夜》、《春蚕》、《林家铺子》等作品全面反映了中国三十年代社会的广阔面貌,反映了社会主要的三个阶层的生活及挣扎和衰落的过程。茅盾小说的理性很强,被称为社会分析小说。 《子夜》是茅盾最优秀的社会分析小说。通过对民族资本家吴荪甫等人的刻画,展示了30年代初中国社会生活的广阔画卷,史诗性的再现了中国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统治阶级重压下的悲剧命运。《子夜》标志着茅盾的创作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成熟阶段,是我国现代文学一部杰出的革命现实主义的长篇。 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具有双重性格:一方面强大、自信、有抱负、有手腕;另一方面却软弱、空虚。一方面对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封建官僚不满;另一方面又敌视工农。吴荪甫和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是贯串《子夜》全书的主线。环绕这条主线,《子夜》反映了一九三一年左右革命深入开展、星火燎原的中国社会的面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5e1583d13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