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 语文园地》,欢迎阅读!

课题
语文园地二
课型
语文园地
1课时
1.感知名著人物形象,找到人物精神的闪光点,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评价人物。 2. 锤炼语言,品味语言的夸张性,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刻涵义和表达作用,并发挥想象,学会
教学 目标
仿写夸张性句子。
3. 对比不同译者笔下的文学名著语言,学会琢磨语言,体会各自语言的巧妙之处,交流自己的喜好感受。 4. 理解并积累谚语。
1.感知名著人物形象,找到人物精神的闪光点,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的评价人
重难 点
教学难点
教
法
学教学重点
物。
2.品味语言的夸张性,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刻含义和表达作用,并发挥想象,学会仿写夸张性句子。
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的评价人物。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法 点拨法、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教 学 设 计 二次备课
本单元我们一起学习了三篇外国名著的节选。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历险。有的历险已经结束,有的才刚刚开始。在这三篇课文中,
一
我们看到了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去谈一谈这些不同的主人公吧!
回顾三篇课文中的主人公们。(鲁滨逊、尼尔斯、汤姆·索亚、贝琪……)
二、学习“交流平台”。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本单元学的几篇文章吗?
1.展示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说一说对文中人物的评价,并说一说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出示文中重点的语句。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讨论人物性格特点。
二
3.探讨评价人物的角度。《骑鹅旅行记》(节选)中的尼尔斯是个怎样的男孩?除了顽皮、淘气,你觉得他还是个怎样的孩子?(从他担心父母发现雄鹅不见后会伤心可以看出他其实也是个好孩子。)
4.教师总结阅读名著的方法。
(1)我们要结合事件,对人物作出评价。例如,汤姆·索亚是一个热爱自由、喜欢冒险的人,这是从他五次历险的经历中分析出来的。从他叙述历险经过时,添加了许多动人的情节,大肆渲染了一番,可以看出他的有趣和有点儿虚荣心的特点。评价人物要立体、全面。例如,《骑
1
鹅旅行记》(节选)中的尼尔斯有淘气、顽皮的一面,也有有孝心的一面。经历了骑鹅旅行之后,他更是变成了一个具有正义感、真诚、智慧、勇敢、善良的小英雄。
(2)评价人物还要注意结合文化背景和时代特点。《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中的鲁滨逊,正是由于受当时英国的航海和冒险热潮的鼓动,而参加的冒险活动。
(3)塑造人物可以用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通过这些描写可以分析出人物性格,这样就能更好地评价人物。例如,《骑鹅旅行记》(节选)中“‘如果这只大雄鹅飞走,可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他想,‘父母从教堂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当他这样想的时候,他又忘记了他是多么弱小无力。他一下子从墙上跳下来,跑进鹅群里,用双臂抱住了雄鹅的脖子。”这些心理、动作描写细致地刻画了尼尔斯有孝心、勇敢的性格特点。 三、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第一题。
1.读下面的例句,说说加点的部分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课件展示:学生自由读后交流:加点部分的共同特点是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第一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人们的喜悦和激动。第二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春节到来的速度之快。第三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八儿的高兴程度。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更形象生动地表达出人物的不同心情。)
2.从“盼望、饿、安静、喜欢、厚”中选择一两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示例:(1)盼望:漂泊异乡的儿子要回来了,母亲觉得一天的等待仿佛过了一年。(2)饿:已经一天没有吃东西了,他觉得自己的前胸已经贴在了后背上。(3)安静:校园里安静极了,连树叶落到地面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4)喜欢:蒙蒙非常喜欢那本书,恨不能把那本书都装进自己的肚子里去。(5)厚:东北边陲的雪下得可真厚啊,一脚下去直接没过了腰。
(二)第二题。课件展示句子:下面是《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更喜欢哪一个。
1.学生自由读,同桌交流。2.全班交流。 四、学习“日积月累”。
1.出示“日积月累”的内容,并读一读。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理解。3.全班交流每句话的意思。
三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出自《增广贤文》。解释:想文采出众,一字千金,就得在读书时下一番苦功夫。告诫世人读书不可囫囵吞枣,而应该用心。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出自《增广贤文》。这句诗的意思为别以为你走得早,还有比你走得更早的人。不要以为只有你行,也有比你更强的。
2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出自《增广贤文》。解释: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意为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出处】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则愿得姐姐长命富贵,若有些儿好歹,我少不得报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出自《增广贤文》。解释:临近水边,时间长了,就会懂得水中鱼的习性;靠近山林,时间长了,就会知道林中鸟儿的习性。 五、小结
四
今天我们一起回顾了本单元的三篇外国名著节选,交流了如何立体、全面地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同时,还了解了在写作时,注意字词的使用,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会让语言更加有感染力。 (宋体小四)
语文园地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5bc59b687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