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困境与出路》,欢迎阅读!
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困境与出路
作者:李宏朝
来源:《山西农经》 2018年第1期
摘要: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很好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份不合法、缺少管理人才、资金来源之困等严重阻碍了非正规金融组织的发展,如何摆脱困境,持续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来源,本文提出了一些见解和思路。
关键词:资金;人才;风险收益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01-0083-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民间金融概念往往与非正规金融混用的。陈蓉(2008)所称的民间金融是泛指存在于信贷市场中的,自然人、企业及其他经济主体在政府批准设立并进行监管的正规金融体系之外所从事的以货币资金为标的的价值让付及还本付息活动的总和。并对民间金融特点作以下总结:以个人信用为基础、参与主体的私人性、金融活动的非监管性、广泛存在于市场之中。张希慧(2009)在比较了非正式金融、官司办金融、地下金融、非法金融与民间金融的区别与联系的基础上,将民间金融进行了定义。
有学者认为非正规金融是对政府金融抑制和不当干预的理性回应。Stiglitz 和
Weiss(l981)则为我们从信息的角度理解非正规金融。他们指出,由于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的存在,银行(正规金融机构)可能因为控制风险的需要, 而对部分借款人实施信贷配给。而这些申请贷款遭拒的人即产生了对非正规金融的需求。Steel·W·F 等(1997)指出,非正规金融能够利用当地优势, 从而在解决信息不对称上有比较优势,这是非正规金融产生的重要原因。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也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形成的,它们活跃了当地农村市场经济, 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困境,需要去研究和思考。
1 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困境
1.1 身份合法性困境
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形成实际上是由政府部门、原有金融机构、各种经济成份及企业家、社会公众相互博弈选择均衡演进的结果。社会有需求,而国家的相关法律和政策并没有给出很好的出口,民间金融组织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说是社会选择的结果。但是,长期以来,各种民间金融组织的问题逐渐突出,以非正规金融出现的各种组织唱起了主格调,随之而来的跑路等想象给社会打来巨大的打击。良莠不齐的民间金融市场一时间风起云涌,狂风暴雨般的席卷资本市场,给经济带来巨大打击,给普通百姓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1.2 资金来源困境
根据调查显示,在农村,需要使用资金时,向亲戚、朋友、邻里借贷的占49%,因此向民间扶贫基金会借贷的农户屈指可数。民间金融机构的发展比较落后,农户更相信无息或低息的友情借贷。金融组织的成员一般是乡镇干部、村中富裕的农户、村委会以及部分经商的人员、比较富裕的庙宇主持人兼有放贷人的功能,这些人经济实力较强,也容易赢得广大农户的信任。村民反映这种民间借贷没有也不会出现让他们因还不起债务而家破人亡的现象,民间借贷有一定的弹性,对于扶助“三农”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建立机构来吸引存款并用来放贷的话,是要受到其他渠道的制约的。必须考虑法律和风险因素,自有资金不能支撑起庞大的金融体系,而吸收非特定人的资金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于惹官司上身。在传统的金融体制上,父债子
还,欠债还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在实际操作中,非正规金融公司的倒闭,可能会逼迫一部分中间人做出极端的行为,自杀、跑路等不一而足。在周口市金融公司跑路时,一部分村中的德高望重之人在放贷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背负几百万的债务没有办法还的时候,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自杀来结束自己的债务。这是极其悲哀的事情。因为来源的不端正,进而导致的系列问题没有办法解决,制约了金融组织的发展。
1.3 人才缺失之困
人才东南飞,大学毕业生基本留在了城市,回到农村的比例很低。即便是回到了农村,也多数在政府或者医疗机构、村镇卫生院等比较稳定的机构上班,很少有人去非正规金融组织上班,去的人一般都是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专业知识不足,对风险的认识不够,不能有效的规避风险,他们的认识还是达不到应有的要求。学历高的因为工资水平、生活条件、工作环境等因素不愿意加入到农村非正规金融中, 人才的缺少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壮大。一方面是外来人才不愿来,另一方面,一但时机成熟,自有人才又不断的流失,这种恶性循环使得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步履维艰。
1.4 风险收益不对等
非正规金融活动具有信息优势。由于地域、职业和血缘等原因,非正规信贷市场上的借贷双方保持相对频繁的接触,贷款人对借款人的资信、收入状况、还款能力等相对都比较了解。但是在现实的操作过程中,十年的盈利可能会毁于一时的失误和亏损,直接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朝失败解放前。巨大的失败风险使得想正规做事的企业和企业家望而却步,只有那些本来就打算骗一笔钱就跑的企业风风火火,大张旗鼓,骗了东边骗西边。从网下到网上,正规的企业不能盈利,不正规的企业遍地而且彻底的打垮了想干事的企业家。加之经济形势的发展并不如预期的那样,金融市场的日子并不好干,收益率的持续低迷以及风险率的不断上升,在逐渐挤压着非正规组织的生存空间。
2 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出路
我国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与之相应的信贷机构或信用机制为其提供资金服务,这是我国民间金融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
2.1 遴选合格组织,确定主体身份
国家虽有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来规范金融市场,但是多是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具体的操作层面的法律法规并不多。而且对于老百姓来说,根本没有能力判断那些是合法的,哪些是非法的。因此,资格审查机构不仅仅要在组织成立时给予审查, 更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其发展和鼓励有资历、有实力的企业进入到其中。
2.2 拓展资金来源
在《放贷人》条例里面有相关的规定,不允许向非特定人吸收存款,也就意味着非正规金融组织只能利用自有资金进行放贷, 而这部分资金是十分有限的,为了扩张业务,壮大影响力,吸取更多的资源,我们的非正规金融企业就想尽办法去筹资。扩张资金的来源,需要有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在不损害第三人利益的前提下,如何筹集更多的资金来开展工作是首要的问题。因此,在建立金融组织的时候就得考虑,是不是能够把握资金来源,这里的拓展必须是符合法
律规范的拓展, 在法律允许的框架下尽可能多的筹集资金,以能够在未来的发展更加符合要求。
2.3 转变思想,拓宽人才来源渠道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市场不断进步,农村的环境正在一天天变好,不仅仅是青山绿水,而且是卫生医疗教育服务等设施也在不断完善,农村的条件正在一天天的变好,农民工返乡创业成为常态,甚至是越来越多的城市人想变成农村人。这正是吸引人才的一个良好时机, 我们能期盼农村的所有环境都超过城市, 但是逐渐变好的各种生态正展示着巨大的吸引力。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大专学历已经是很平常的了,很多农村的家庭在经济能力尚可的情况下至少要孩子读个大学毕业,在十九大报告中,习主席也提及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水平,提高进入劳动力市场人员的素质和水平。这是一个明显的机遇,在接下来的几年,国家可能也会花大力气去整合劳动市场以提高劳动力素质。因此,不能一直想着引进人才,吸引外面的人来,关键是要提高自有人才水平,把愿意留下的人吸引过来,把自己的人才质量水平提高上去。
2.4 联合行动,拓宽思路
风险大而收益小的事件是不受欢迎的,也是企业家所退避三舍的。
一般以为,非正规金融组织的发展可以有两种基本的模式:一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引导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商业化趋势较强的民间金融组织转变为社区银行,将其纳入正规金融监管体系。二是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依然保留民间金融固有的非正式特点,并通过制定民间金融基本法律确认其合法性及行为规则。在企业风险比较大的情况下, 通过联合作业可以很好的规避风险的概率,一如保险一样,参与的人多了,相对损失就会少一点。很多企业都在改制,变成股份制银行,其中不乏有圈钱的成分在里面,但是更多的是对风险的分散,有钱大家赚,有事大家分摊。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进化需要一个过程,从困境中走出来,需要各方面的强有力的支持,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能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胡静,姚凤阁.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学术交流,2017(02):140-145.
[2]何风隽,仇娟东.基于供求视角的农村金融理论与实证研究综述[J].金融理论,2010(11):17-20.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5a2eb6ed8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