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西洋乐器圆号介绍》,欢迎阅读!
西洋乐器圆号介绍
导读;圆号被称作交响乐中的乐器之王。小提琴为乐器之后。圆号虽属于铜管乐器但不但能吹出铜管嘹亮的声音还能吹出木管的柔美之音。一起来更深入的了解一下吧!
圆号,唇振动气鸣乐器。又称法国号。广泛用于交响乐队、军乐队中的铜管乐器。铜制螺旋形管身,漏斗状号嘴,喇叭口较大。古典的圆号音高为F或降B调,有3个阀键(有直立式和旋转式两种),用增加管子长度的办法降低圆号自然泛音的音高。阀键使得演奏者能够吹奏从低音B到高音F之间的所有半音。圆号是移调乐器,记谱用高音谱表,比实际音响高五度。现代最常用的是F调圆号,有许多演奏家使用双调圆号,这种圆号有一个由左手拇指控制的降B附管的阀键,用以增加长度,使圆号从F调转入较低音域的降B调。圆号演奏者可将手插入喇叭口,这样既可减弱音量又可改变音色,形成阻塞音,也可使用梨形的弱音器,但不改变音高。用阻塞音和弱音器后音量减小,弱奏时音色温柔、暗淡,有远距离的效果,强奏时发出粗犷破裂般的音质。现代圆号是由1650年前后法国的猎人号角发展而来,为了能在一个号上吹出各种调来,演奏家曾在号嘴下装有可插接的管,德国的A.J.汉佩尔改进了这种装置。17世纪进入管弦乐队,19世纪初直升式阀键由F.布吕默尔和H.施特尔策尔发明,被众多制作家采用。大约在1900年新近发明的双调圆号替代了人们所喜欢的F调阀键圆号。圆号声音柔和、丰满,和木管、弦乐器的声音能很好地融合。在交响乐队中 ,通常使用4支圆号。
圆号信息
乐器名称:圆号(French Horn)
乐器本调:F调(常见的圆号有F/降E双调,F/降B双调和F/A/降B三调等多种)。
应用谱号:高音谱号,按本调F调移调记谱。 实用音域:大字一组B-小字二组F。
结构组成:号嘴,管体和机械三部分,管长3.930米(F调圆号) 管体弯成圆形,整个管体拐弯较多机械部分使用回旋式活塞,通过按下活塞键使活塞回转接通旁路管以达到延长号管的作用。常见有三键,四键和五键圆号。
使用材质:磷铜管。
乐器特色:音色具有铜管的特色,但又温和高雅,带有哀愁和诗意,在铜管和木管乐器之间起到媒介作用,表现力极其丰富,是铜管乐器中音域最宽,应用最广泛的'乐器。
发展简史
圆号又称法国号。法语为cor,圆号发源于欧洲。它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三干多年以前。在中古时期,尚以采集野果、狩猎为生的人类,用牛、羊等兽角制成了可以发出声音的器具——号角,用以互相传递信息。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有三干多年前用羊角制作的号角实物——休法,是由犹太教寺院传下来的,在该教的圣经中可以找到有关休法的详细叙述和记载。
从最初只能发出一、两个声音的号角发展到今天的圆号,其间经历了许多次的变革。17世纪初出现的由七尺长的黄铜管盘成的圆形狩猎号角在当时的宗教仪式和王室活动中,以及在军队的出征、凯旋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这种盘式圆形的狩猎号角,可以说是圆号的雏型。
对于乐器来说,它的性能比造型有更大的意义。在法国,直管、或者弓形的号角也演变为现在圆号的外形,尽管它由于没有任何活门(活塞、侧孔),只能发出自然音列中的少数音,人们仍正式称其为“自然圆号”,以区别于号角和现代圆号。
17世纪自然圆号的号管盘旋两圈。据说,当时用不同的泛音管可以吹出狞猎所需要的31种不同的信号,可以用特定的号声来描绘所见到的动物种类、大小、甚至动物的颜色。此外,还有表示传递、追逐、呼救、狞猎完毕等信号。在狞猎出发前及猎后归来时,由二至八个猎手组成的原始吹奏乐队所吹奏的号声,含有重要的音乐要素。这些流行的狩猎曲调和号声是乐队使用号角的直接原因。作曲家卡瓦里?吕利在他们的少数几部歌剧的狩猎场面中,最早使狩猎号角与其他乐器一起合作演奏,这种做法一直延续了200多年,乐队使用的就是自然圆号(法国狩猎号)。
大约1705年,德国作曲家凯萨?雷因哈弟在他的歌剧作品中独立使用圆号,意大利作曲家史卡拉第?杜曼尼可1714年在他后期作品中也用了圆号,次年亨德尔在《水上音乐》中使用了两支圆号,约翰?瑟巴斯倩?巴赫也在众多的清唱剧和1721年写的第一《勃兰登堡》协奏曲等作品中使用它,至此圆号就成了乐队不可缺少的一员了。
在这200年间,自然圆号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革,1715年之前,圆号只能吹出本调的固定泛音,要演奏不同调性的乐曲,必须调换相应调性的自然圆号。
约1715年,在维也纳出现了在号嘴的入口处调换弯管(定调管)的圆号。即根据乐曲的需要,把不同长度(有大三度、小三度、四度、五度、大六度、小六度、小七度、八度、九度的)的圆形定调管插入号嘴入口处以延伸管长的方法改变乐器的基音。在亨德尔、巴赫、海顿的早期作品中都用了这种圆号。
1750年,德累斯顿宫廷乐队的圆号演奏家安特姆?约瑟夫?亨佩尔发明了“阻塞”吹奏法,这是一种将右手伸进圆号出音口,靠手的位置变化和气息的控制,吹出音阶各音的方法。这样,中音以上的音域不再需要调换定调管。为了便于使用“阻塞”吹奏法(人称“手号”),亨佩尔将圆号口朝天的习惯改为向右手的方向,亨佩尔的这一变革在圆号的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上述弯管、导管以及其他技术上的改革都发生在18世纪。但是,只有在19世纪发明了活塞以后,圆号才获得了真正的解放。
1818年,有两位西里西亚人,海因里赫?斯托尔泽和弗利德利赫?布鲁迈尔,发明了活塞式铜管乐器,第一次把活塞装置用在圆号上,当时只设计了两个上、下运动的直升式活塞。大约1830年,在维也纳又出现了左右运动的回旋式活塞;这样,到1835年时终于制造出了三个活塞的定型圆号,直到现在。 1835年,法国作曲家哈勒威和德国作曲家舒曼在他们的音乐作品中第一次使用了活塞圆号。而真正脱离手号系统的音乐作品,则以舒曼1849年为F调圆号而作的《慢板与快板》为标志。
大约在1900年,德国的格鲁斯比发明了降B调和F调两个基调的有四个活塞的圆号,这种圆号声音比较亮、音比较准、发音比较容易、吹高音也省力。 1914年美国的圆号演奏家杉索尼(为了方便阻塞音的演奏,在原来四个活塞的拇指活塞旁又设计了一个可降低半音的活塞键。
在20世纪中,仍有许多演奏学派的发展以及乐器制作技术上的改革。包括使用新型的合金和塑料来制造圆号。还出现了三排圆号和特高音圆号。确立了F调和降B调的双排圆号为管弦乐队的标准乐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5a11a355a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