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年作文》,欢迎阅读!
中国年作文字
中国年,意味着浓浓的中国味,正是这“年”,团聚了中国千万家庭。过年之时,全家一起度过,吃团圆饭、看春晚,毫不例外。
新年的钟声响起时,我们仿佛看到了不一样的家人、不一样的自己,更期盼着新的一年、新的自己,希望不一样的自己有更出色的表现。过了年,则是新年,就得走亲访友了,走亲戚这事,我又爱又恨,虽然可以得到许多压岁钱,但是麻木了手脚,我老家在山上,走个亲戚就得“手忙脚乱”的,真不快活!
新年的晚上,是热闹的,城里禁止放鞭炮,我们乡下可没有,一到晚上,小孩都会放烟花,一家带头,几家都跟着放起了鞭炮,甚至有大人也放,都说是“大人”,放的鞭炮也大:只听“嗖嗖”几声,整个天空都亮了,在抬头望,便是几朵漂亮的“花”。
新年第一天,必然是吃的好、穿的好,这才能保证以后的日子能“丰衣食足”。新年第一次晚饭,这可是正餐!所以好菜摆满了一桌子,鸡和鸭自然是不在话下,还有自己酿的腊肉,自己种的菜,说白了:这桌好菜全是劳动的结果。一桌的好菜,碗里却没饭——菜都吃不完,谁会想吃饭啊!
年,成就了一家人的幸福,使得一家人更加亲密;年,使我们与亲密的人重聚;年,使未来充满了希望;年,成就了更好的自己、成就了更好的中国!
中国年作文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这首耳熟能详的歌谣从古传唱到今,年也延续至今。现在,随着中国奔跑的速度加快,古老的年的习俗渐渐隐没在时代的洪流中。对于孩子来说,过年没有了曾经的期盼和仪式感,但在浪迹天涯的游子眼里,年,始终是一种守候,一种召唤。至今未变,以后也不会变。
听着父母说起他们小时候的年,真是羡慕,可那样的快乐,却又是那么遥不可及。在他们那个穷苦的年代,一到腊月就要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了。喝上一碗腊八粥,年就算拉开了序幕:“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对联……”点点忙碌,满是幸福。可现在,顿顿大鱼大肉会感到厌烦;穿新衣也平常并不期待;我不再稀罕压岁钱。曾经年最吸引孩子的东西,随着社会的进步,家庭的富裕,已趋于平淡。尽管现在年味愈来愈淡。但从南到北很多习俗人们仍在传承:除尘是必不可少的,置办的年货一定要充足,春联是一定要贴的,手巧的还会自己亲手剪窗花,忙忙碌碌中,满是年的味道,满是幸福的味道。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百年来,人们依旧用炮竹恭贺新春。除夕夜,鞭炮声响彻云霄。那夜是别想睡好觉的,连绵不绝的炮声会从傍晚唱到黎明。年也从古延续到今。鞭炮阵阵,我们踏上拜年之旅。老家极爱放鞭炮,吃团圆饭时放,初一零点放,第一次出门拜年放,到亲戚家时放,祭祖时放……惊天动地的炮响,让年变得鲜活,再配上夜空中绚烂的烟火,每个孩子手中必有的响炮,老家的小城就被装点的喜庆而热闹了。在我的印象中,年便是那不绝于耳的鞭炮声声,是那人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是那一句句真诚的问候。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万家团圆的日子里,也是有人沉默在灯火间饱受思念之苦的。“故乡今夜思千里,双鬓明朝有一年。”遥想当年,因种种原因不得归家的高适,独在旅店,孤独的思恋着故乡的亲人,那份凄苦令人心酸。交通发达的现在,大多游子都能回家,他们感受到年的召唤,家人的召唤,不远万里,归心似箭。长达四十天的春运,送他们回家,享受短暂的欢聚团圆。年夜饭将过年的气氛推向高潮,游子归家,一家团圆。父母精心准备一桌子丰盛的饭菜,整个屋子都飘满了诱人的香味。在热气腾腾中、在欢声笑语中觥筹交错,一大家子和和美美。此刻,那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就是年味的极致。家,永远是最温馨的港口,接纳漂泊一年的船。在家里,他们尽享美食,大口喝酒;他们安享天伦,笑语盈盈。初七初八,最迟过了十五,吃一碗粘粘的、甜甜的元宵,看完绚丽的灯展,泪眼朦胧中,游子们又将远行,但此时的他们精力充沛,信心坚定,承载着家人的期盼与祝福,开启新一轮拼搏和追求。年味此时基本散尽,留守的家人将继续期盼下一个年关的到来,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红红火火中国年!其实年的习俗是次要的,那血浓于水的骨肉情才是中国年的真谛,亲人欢聚一堂,共享天伦的合家欢才是真正的年味。中国年就像一座灯塔,将一只只四处漂流的小船引向家的港湾。随着时代的变迁,古老的习俗也许会消隐改变,但中国年却永远不会消失。几千年来的传承延续,中国年已经融入中国人的血液,铸入中国人的灵魂,成为全体中国人乃至全球华人的共同精神殿堂!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517a03f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