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在日语教学中的敬语表现》,欢迎阅读!
在日语教学中的敬语表现
【摘 要】文章主要讨论了日语敬语表现在日语教学中的现状。通过对日语敬语的考察和分析,寻找适合日语教学的敬语体系及教授方法。此外,由日语敬语的特点以及它与“待遇表现”的关系分析得出,教学中更加重要的是以“待遇表现”基础前提下的“敬语表现”的讲解和应用掌握。
【关键词】敬语表现 待遇表现 尊他语 自谦语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05-0045-02 一 引言
在我们的日常日语教学中,一提到敬语大家都会有不同的想法和感受。现在比较普遍的一种看法是,“敬语”不能单纯地理解为“用于表达对对方尊敬的语言”,而是应该从“待遇表现”入手来全面认识敬语。这种观点在不断地影响着我们的日语教学。
以往关于“敬语”的讲解,常常出现在初级日语的最后部分,并以“尊他语”、“自谦语”等分类总结的形式出现。但在最近的初级教材中发现,在学习的一开始就引入了「母」和「お母さん」的用法区别,想要表达「人」时对应的尊敬说法「方」「こちら、そちら、あちら」,以及询问「誰」时的尊敬说法「どなた」等等。授受动词中的「いただく」「くださる」也在初级教材中引入。此外,「いらっしゃる」「おっしゃる」等“尊他语”、“自谦语”也在初级教材的后半部分进行了相应的归纳总结。在敬语的分类和解释中,一部分的教材还提出了“正式场合”与“非正式场合”的用语区别方法。本论文就“敬语”和“待遇表现”在日语教学中应该如何被引入、讲解、吸收进行考察。 二 “敬语”与日语教学
通常在日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都会有意或无意地认为“敬语”是日语中独有的且难以掌握的知识点,并且其中还带有封建社会色彩的上下级关系。这些特性都让我们对“敬语”有种“敬而远之”的思想。而另一方面,却又想要把“敬语”学好、吃透。但过分地强调敬语的表达与运用,往往会让学习者在不必要的时候或表达与语境不相符的时候使用,造成了敬语的过度使用、乱用和误用的情况。这些情况的出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习者仅仅从“敬语的使用源于上下级关系而形成、发展而来”的观点看待日语“敬语”,而我们的教学中也只是强调了日语“敬语”基于其字面意义的片面思想。
另一方面,除了“敬语”外根据不同的对象和语言环境,表达方式也会随之变化——“待遇表现”中的一些规则,不仅仅是日语,在其他种类语言中也能找到类似表达。从这一点看,包含有“敬语”的日语“待遇表现”,并非日语独有而是普遍存在于各种类型的语言中。但是,规则类型多样、数量众多的特定用语等情况却是日语所独有的。可以说这些数量众多的特定用语常常被定位为之前所提及的仅仅基于字面意义上的“敬语”,在以往的教学中被过分强调。日语中“待遇表现”的一大特点就是使用类型、方法的规则化。在日语学习中,学习和掌握这些规则化的类型、方法非常重要,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有关“待遇表现”的教学内容并未形成相应的体系。其实,日语的“待遇表现”虽然种类、使用规则繁多,但一旦掌握了规则,对于日语的学会可谓是事半功倍。
此外,在现阶段的日语教学中,“敬语”和“待遇表现”都被认为是中级日语中的知识点,所以在初级日语中很少提及。但是我们要看到,初级日语中作为教学重点之一的「です体」「ます体」和简体之间使用区别的讲解,实际上也是“待遇表现”中的一大重点。所以我们要更正“不在初级日语学习中引入敬语表达”的思想,而是从日语教学整体的高度上去思考,应该如何以初级→中级→高级的阶梯渐进形式来更好地进行“敬语”“待遇表现”的教学。 三 在教学中如何引入日语“敬语”
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日语的“敬语”还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那么在我们日常的日语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引入和教学呢?所谓的日语“敬语”,其实只是日语“待遇表现”中的“正面部分”。而日语的“待遇表现”总共包含了「プラス」(正面部分)、「ゼロ」(中立部分)、「マイナス」(负面部分)三个部分,其中囊括了敬语的特定用语以及因对象、环境的不同而进行区别使用的词汇、表达形式、非语言类的肢体动作。日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将多义表现的“待遇表现”完全地引入到教学当中。但是,考虑到学习者对日语敬语的理解、接受情况,应该首先把“待遇表现”的“正面部分”引入到教学当中。由于本论文中所提及的“正面部分”——“敬语”比传统意义上的“敬语”范畴要更广一些,所以此处把“正面部分”——“敬语”改称为“敬语表现”。
日语教学中出现的“敬语表现”,除了要注意说话人所处的语境外,还需注意敬语是针对什么、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定位思考及表达的。
“敬语表现”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是一种从未接触过或是和母语不同的全新的思维方式。“敬语表现”的意义如果单纯用「丁寧」(礼貌)「配慮」(为对方着想、关怀)来表达是远远不够的。例如下面这组例句: 例1 あなたのお国 例2 私の国
在对这组例句进行分析讲解时,我们常常会说「お」是一个敬语接头词,体现了一种尊敬。这样的解释会让学习者认为,例2是对自己国家的不尊敬,并且这样的讲解和“敬语”的定义相偏离。所谓的日语“敬语”应该是对自己需要表达敬意的事物所使用的语言。所以在「お国」和「国」的讲解中,需要明确称呼自己的国家为「国」并不是不体现对自己国家的尊重,而是通过「国」表达形式体现出对对方(听话方)的「配慮」(关怀)。在很少使用人称代词的日语中,想要区分出说话人和听话人就必须要通过上述的表达形式来实现。
此外,同样使用了敬语接头词「お」的「お国」和「お茶」在初级日语的教学中也常常出现。我们要注意的是「お国」和「お茶」所体现出的意义是不尽相同的。 「お国」——体现了说话人对听话人的「配慮」(关怀)。 「お茶」——体现了对所叙述事物的美化。
即敬语接头词「お」包含有「尊重語」「美化語」的双重身份。这种情况在现今的日语教学中是否给予了充分的说明和讲解还需要考量。
上述情况中的“敬语表现”不能单纯的用「丁寧」(礼貌)来解释。在教学中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敬语表现”,使用敬语表达「配慮」(关怀)的具体对象是什么、对对方表现出「配慮」(关怀)是一种尊重和抬高对方的方式、抬高对方时所需要使用的词汇表达、使用的时机和环境以及如何对这些客观因素的理解和把握,都是讲解的重点和难点。
但是,这些知识点并不是靠单纯的讲解就能掌握的。为了让学习者能正确、恰当地使用“敬语表现”,必须在讲解主要意义的基础上,多多观察实例并配合辅助练习,学会把握不同的语境和使用时机。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习者身临其境地进行实战练习。 四 初级日语教学中的引入方法
初级日语的学习中,有关“敬语表现”的具体定义和概念的掌握,需要借助学习者母语的对应解释或对应功能用语。确定、具体的功能用语表达,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对应知识。“敬语表现”的引入需要根据初级日语、中级日语的不同情况进行调整,在现行日语教学中具体引入的方法和形式值得我们不断研究。
首先,必须把“敬语表现”看做一个多阶段多知识点的知识体系,给体系中的每个环节、每个知识点恰当的意义界定和专属名称,将会为“敬语表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日语“敬语表现”的原则是,考虑重点是人,特别是听话的对象。在面对听话对象时,多多考虑对方,不向对方强加自己的想法,把对方的行为视为对自己的给予、恩惠,由此体现出“敬语表现”的中心思想——说话人对对方的「配慮」(关怀)。日语动词中的授受表现正是体现了「配慮」(关怀)的“敬语表现”的代表例子。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授受动词的理解和练习来达到掌握带有“恩惠关系”的日语敬语表现。在授受动词中,特别是授受补助动词「てあげる」是提示动作实施者的行为,因为有不同的格助词的提示,「てあげる」和「てもらう」的“恩惠关系”比较清晰易懂。但是如果没有把别人行为作为对自己的恩惠的思想的话,是不能很好地掌握授受补助动词「てくれる」的。而授受补助动词「てくれる」正是日语“敬语表现”的代表之一,充分体现了说话人对对方的「配慮」(关怀)。
初级日语中许多的“敬语表现”,如果把它从固定句型中剥离出来单独讲解的话,往往起不到很好的效果。所以我们是否可以在与日本人对话的语境下,更多引入寒暄语、固定的句型,这样学习者不再单纯地把它看做一种语法现象进行分析,而是把它作为必须根据特定的语境对应使用的句型表达。所以在初级日语的会话课中,可以积极地引入一些简单易懂且实用性强的词汇和句型。例如,在有事想要拜托对方时常常使用「~~していただけませんか」的句型,在被以「いいですか」的问句提问时该如何回答。「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不仅仅是感谢对方时的专用词汇,在被人夸奖或受人邀请、款待时,也需要使用「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来回答。除了「すみません」之外,「ちょっといいですか」等也可以作为询问对方的开场用语。对于日语的“敬语表现”,很多学习者都会主观地认为,只要是和日本人的交流中就必须使用。但事实上一些不恰当的“敬语表现”往往会让日本人觉得说话者很失礼。例如,当对方(日本人)提问说「いいですか」的时候,日语学习者很有可能选择「はい、いいです」这样的“正确答案”来回答。但学习者却不知道,「はい、いいです」这样的回答方式会让人觉得说话人的自大和高傲。所以这种类型的表达方式,在初级日语中就应该进行情景式的讲解,通过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让学习者体会到语感的变化。 五 结束语
在以上例举的观点中可以看出,对于日语敬语在日常教学中的引用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根据日语敬语特点定制更为完善的功能用语;(2)按照从初级到高级的顺序,整合教育资
源和建立相应的教学方法;(3)在从初级到高级的日语敬语教学中始终贯穿“待遇表现”思想。 参考文献
[1]寺村秀雄.日本語のシンタクスと意味Ⅲ[M].くろしお出版,1991 [2]蒲谷宏、川口義一、坂本恵.敬語表現[M].大修館書店,1998
[3]蒲谷宏、川口義一、坂本恵、清ルミ、内海美也子.敬語表現教育の方法[M].大修館書店,2006
[4]蒲谷宏、高木美嘉.敬語表現ハンドブック[M].大修館書店,2009 〔责任编辑:李锦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503f96a26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