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学考研名词解释知识点整理(21)》,欢迎阅读!
新教伦理:德国M.韦伯用语。用以解释近代资本主义文明和理性主义文化仅仅在西方特别是在西欧发生的原因。包含多方面的内容。(1)天职观念。把完成世俗事务的义务尊为一个人道德行为能力所能达到的最高形式。认为上帝不是要人们以苦修的禁欲主义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每个人完成自己在世俗生活中应尽的职责和义务,这就是人的“天职”。尘世活动或劳动是一种神圣的使命和职责,在世俗事务中取得成功是增加上帝荣耀的手段。天职观念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伦理上或精神上的动力支持。(2)预定论。认为尘世中的每一个人的存在都服务于上帝的荣耀和最高权威。为了得到永恒的救赎,人们要么把自己视为上帝的选民,要么把紧张的世俗活动视为获得人生自信的最合适的手段,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也是他被上帝预定为选民的外在标志。(3)入世的禁欲主义。倡导勤劳节俭,反对奢侈怠惰,强调严格的生活和工作纪律,把限制个人消费或享乐同合理谋利的行为结合起来,使教徒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道德使命感,兢兢业业地从事世俗的经济活动,履行自己的天职,力图做到在世俗职业中取得成就,这种成功被视为宗教生活的完美典型。新教伦理被M.韦伯认为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文明产生的价值支撑和精神力量。
资本主义精神:德国M.韦伯用语。指将赚钱与天职观念联系起来。它强调用合乎道德的手段去经商谋利,以勤劳节俭为天职,合乎理性地使用资本和按照资本主义方式合乎理性地组织劳动。认为这是一种合理的谋利和尊重伦理的生活态度,这就是资本主义精神的实质。他从理论上分析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关系。认为新教伦理通过天职观、预定论和入世禁欲主义论证了合理地组织现实生活和合理地谋利的精神。
亲和:德国M.韦伯用语。原为物理学术语,指某种物质倾向于与一种物质而不是另一种物质结合的性质。在韦伯关于宗教社会学的研究中,亲和表示了一种社会和文化观,强调人类思想对社会事件的作用。认为观念开始时并不是确定的,只有在环境变得使它们与社会问题有关时,它们才深入人心且有助于决定社会变化。韦伯用它说明了新教伦理和早期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选择性亲和关系。
整合:社会学美国社会学家索罗金的社会学理论。认为许多不同的社会学说,获得共同的契机,逐渐融合贯通起来,开始走向为大家所能接受的一套原则和命题,这种新形式的社会学就是整合社会学。他在对过去社会学批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主张用整合主义的社会学代替原子论的、分析的或操作主义和经验主义社会学。
革命:社会学把革命作为一种非常态的社会变迁现象,研究其产生的社会原因、其进行的社会过程及其与各种社会因素相互关系的社会学理论。研究内容包括:革命爆发的原因、革命的进行过程、革命对社会的影响和效用等。该词由美国社会学家索罗金在《革命社会学》一书中提出。此后西方社会学者从社会学角度考察革命这一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逐步创立起革命社会学的理论。
文化整合论:美国索罗金关于社会的发展适合于一定精神规范的理论。认为在客观社会的事件发展过程中,文化有可能由于它所具有的内在精神实质的实现而表现为外部形式。文化有其精神的价值体系,社会文化过程与社会文化行为是这种精神价值体系的表现。文化的精神价值体系是先验的、静止的、不变的,而文化过程与文化行为体系的表现形式则是经验的、运动的、变化的。认为社会的变迁即是在这种精神价值体系的支配下发展的,因而精神的价值体系是第一性的,而社会过程与社会行为是第二性的,社会过程与社会行为总是符合于一定的精神体系。
感性文化:美国社会学家索罗金用语。在《社会和文化动力学》中提出。指目之能见、耳之能听、鼻之能嗅、手之能触、口之能尝的事实或价值。这种文化是完全经验性的,以感官的见证为一切真伪的判断标准。
理性文化:美国索罗金用语。在《社会和文化动力学》中提出。指基于超感觉的或理性的事实或价值。这种文化以上帝的特征为一切真理的标准,不相信感官的一切见证。它把一切认知能力都集中在上帝国度的探求及人类迈向永恒世界的价值实现上,神学成为一切科学的皇后。
利他主义:行为不预期报答的帮助他人的行为。美国社会学家索罗金在其社会学理论中提出自己的利他主义行为概念。认为利他主义的爱、真和美是人类三种具有最高价值的能力。爱的本质在于爱的宇宙本性、生物的利他性和人类世界的利他性的爱,具备这种爱才会产生利他主义行为。
知识社会学:德国曼海姆提出的社会学理论。认为知识或思想经常形成一种社会历史过程,它既能巩固现存的社会秩序,也能推动社会变迁。知识虽可以产生一定的社会效果,但不是脱离社会而存在的。知识或思想有其社会根源,受到社会的制约。指出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不同,认为意识形态以一种主观的虚幻的思想、观念、意志取向作为社会的规范,是一种巩固现有秩序的保守趋向,乌托邦则以一种虚构的理论作为鼓动人们争取的目标,有推动社会变革的作用。
观点获得:德国曼海姆用语。指群体成员在社会位置发生变化时确立自己观点的过程。认为当一群体的成员离开其原来的社会位置流动到较高的阶级或阶层时,发现新的群体相对于其原来的规范与制度,整个群体的存在基础都改变了,于是他用原来的和现在的解释方式互相竞争、互相批评、互相参照,从而重新确立自己的观点,这一过程就是观点获得。
思想风格:德国曼海姆用语。指某个社会阶段或时代的思想特征。在进一步扩充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基础上提出。认为意识形态由两种含义,特指和全指。全指的意识形态是指一个时代或一个具体的社会团体的,如阶级的意识形态,这时我们考虑的是这个时代或这个团体的意识的整个结构的特征和构成,这就是思想风格。
相关论:亦称“相对主义知识化”。德国曼海姆对其知识社会学观点的一种评价。主张在承认存在真假对错的标准的前提下,思想和观点的真假对错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于社会历史条件的。认为这种相关论不同于哲学上的相对主义,相对主义否定任何真假对错的标准,甚至否定世界秩序的存在。
真理观:指德国曼海姆知识社会学中的真理观。认为知识社会学并不把认识活动连同它的模式看作纯理论思考所产生的对永恒真理的洞察,或者对这些真理的参与,而是看作一种工具,用它来应付某种生活条件下的生活环境。这实际回避了真理本身的问题。
社会重建理论:德国曼海姆提出的拯救西方文化危机的理论。他认为西方社会的文化危机只有通过重建社会制度才能得到拯救。新制度的重建不是凭借市场机制来实现对个人不协调活动的控制,而是依靠个人自觉的计划,计划范围不仅包括公民的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491b536de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