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文学概论解析》,欢迎阅读!
第一章 基本概念:文学理论
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称为文艺学。文学理论属于文艺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如果说文学批评、文学史主要是研究文学中的“特殊”,即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话,那么文学理论则是研究文学中的“一般”,即它的任务是探讨文学活动的普遍规律、概念范畴和相关的方法,形成理论系统。文学理论具有实践性和价值取向的品格。由此可见,文学理论作为文艺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对文学活动的横的审视侧重研究其中带一般性、普遍性的规律,一方面它制约着文艺学其它分支的研究,另一方面它本身又以具体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的研究作为基础。
第二章 1.作为马克思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是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生产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和艺术交往论。
2.试概括出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理解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从人类学的观念看,文学是人的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哲学的观念看,文学是人的一种反映活动;从现代的经济学观念看,文学是一种艺术生产活动;从美学的社会学的观点看,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从媒介和符号的观念看,文学是一种交往对话。马克思主义从这五个不同角度描绘了文学的整体面貌。
第三章 概念: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劳动说(是关于文学起源的一种学说,它认为劳动对于文学活动的产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
1.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是怎样的关系?文学活动在生活活动中处在什么位置? 2.试辩证说明文学发展的诸种原因。
1.文学活动是人类生活活动的一个方面,而生活活动是人类特有的、有别于动物活动的存在方式,是一种历史的、生产的、文化的范畴。生活活动具有以下几点内涵:它体现为人和自然交换的过程,它具有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特征,并且它是对人本质力量的确证。文学活动作为生活活动的一个方面,它以意识形态话语的方式来描写生活(在生活之外);同时,它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创造出人们审美的和想像的世界(在生活之内)。
第四章 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也即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这种审美意识形态是一般意识形态的特殊形式,而一般意识形态又属于社会结构中的上层建筑。
话语——这个词涉及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而从事沟通的行为或活动,具体说,指一定的说话人与一定的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的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
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具体言之,文学作为话语蕴藉,有两层意思,即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性质 ;在更特殊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文本”带有话语蕴藉性质。
1.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结合具体例子论述)
2.什么是话语蕴藉?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试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说明。 第五章 1.阐述你对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中关于雅与俗的认识? 2.如何理解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相互关系?谈谈你的理解。
1.社会主义文学活动与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并不是同一的概念,前者具有更大的 和 (包容性、多层次性)
2.作为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导部分和主导方向,必须具有鲜明的 。(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
3.文学要 , ,这是社会主义时期一切文学活动发展的根
本方向。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4.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 是党和政府发展和繁荣文艺科学事业的方针,也是完全符合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发展规律的,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正确道路。 (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5.如何批判继承古代文学遗产,列宁提出的 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关于两种文化的学说)
6.在文学理论中使用人民性的概念,开始于 (时间)的 (国家)。(十九世纪、俄国)
7.推陈与出新的关系,就是 与 的关系。(批判继承、借鉴,革新、创造)
第六章 基本概念
1.艺术生产:是人对世界的审美活动,是一种意识形态生产,它建立在对现实世界的真实感受的基础上,以审美情感去体验、发现和反映世界的美,并创造出美的精神世界,让人不仅从中受到美的陶冶,而且让人认识世界、弘扬人的价值。在各种精神生产中,艺术生产是一种最富于创造个性的“真正自由的劳动”。
2.文学创造的客体:是作家体验过的、具有整体性和审美价值的社会生活。文学创造的客体,即文学的反映对象。如何理解文学创造的客体,是文学的根本问题之一,也是影响对文学创造的性质、规律的认识的一个重要方面。
3.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处于文学创造活动中并具有主体性即自由自觉的创造者。文学创造的主体作为具体的社会人,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
思考问题
1.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如何?
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精神生产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以物质生产为前提和基础。精神生产最初与物质生产交织在一起,从属于物质生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精神生产才独立发展起来。精神生产独立发展之后,一方面仍受物质生产的制约,另一方面又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它的发展与物质生产存在着不平衡现象,以及它对物质生产具有反作用。文学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也如上所述。
2.为什么说文学创造是一种更加自由、更富于个性的创造?
文学创造活动是一种“精神个体性的形式”,不受群体意识的严格规范;文学创造活动主要是一种情感体验活动,而情感处于意识与无意识之间,不受概念的严格约束,是一个自由的心理领域,因此,它在精神活动领域中是最自由和最富于个性的创造活动。
3.为什么说文学言语是一种创造性语言?
文学话语突破了“语言系统”的语法结构和逻辑要求,强调个人感情色彩风格。它一般不作为说理的手段,而是作为描写、表现、象征的符号体系,常对语言学用语进行变形和一定程度的背离,采用隐喻、暗喻、转喻、暗示、象征等形式反映世界和表达主体情思,所以显得含蓄、模糊、多义。因此,文学话语相当灵活,在不同作家和不同语境中,用语千变万化,不断创新,是一种最富于创造性的话语。
4.为什么说只有经过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才是文学创造的现实客体? 社会生活作为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总和,极为丰富和宽广,而作家所感受、体验到的生活总是有限的。即使如此,能成为作家创作对象的,或者说,能成为文学创作的现实客体的,也只能是作家所感受、体验过的生活(当然,间接感受、体验的生活仍可以写)。
5.能否说“凡是写作的作家就是文学创造的主体”?如何理解“作家是美的体验者、评论家和创造者”?
(1)不能说“凡是写作的作家就是文学创造的主体”。因为“主体”有特定含义,即必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3c4d6d73186bceb19e8bb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