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篇读后感》,欢迎阅读!
诗篇读后感
——历史诗篇
诗(Poetry)是另一种美的诠释,在我国历史上,素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影响;首为推崇的,就是唐朝所作的《唐诗三百首》。诗,在历世历代中,就为众学者抒发感情的载体。所谓诗词歌赋,在文人骚客笔下,显得那么精辟入里,歌物咏志恰到好处。诗,往往与歌连用,于是就有了“诗歌”一词。诗,谱上曲,也就成了歌。
诗的美,在与它的结构美、声韵美、形象美、意境美。在诗中,结构总是很整齐,我国的诗中就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格律”之分,对仗工整。一首诗的存在,也有它韵律上的美,往往就是体现在其押韵上,以绝句为例,就是第一、二、四句的押韵;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以ang为韵脚,押在“光”、“霜”、“乡”上。在诗中,往往将美好的形象寄托其中,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句,让人身临其境,美不胜收。
对于诗,有史诗、抒情诗、戏剧诗、散文诗,以及挽歌等等,都离不开抒情、咏物、言志、叙事这些方面。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诗坛精英;同样在选民历史上,诗人也层出不穷,有神的仆人摩西,称为诗人的大卫,智慧君王所罗门等等,将神的创造,将以色列的历史,将选民遭遇的种种教训,以诗的形式留存,教导后人,更有一番味道。
圣经《诗篇》,可谓是集各家诗的大成,其中收入了摩西、大卫、所罗门等诗人的诗,且类型各异,有歌咏君王的君王诗(2、18、20、21、45、72、89、101、110、132、144),有描绘历史的历史诗(78、95、105、106),有人生经历的智慧诗(1、34、36、37、49、73、90、112、127、128、133、伯28、136、15、24、68、99),有前往圣殿敬拜时的朝圣诗(24、84、122),抒哀诗(3、5、13、17、22、25-27、30-31、35、38、88、39、42、43、51、52、55、57、59;44、74、79、80、83、89:38-52、137)、感恩诗等等。在细细品味的时候,随着诗人一起大喜大悲,一起感慨无奈,一起颂扬赞美。
每一诗篇、每一篇章都是诗人深刻的体认。在品味历史诗篇中,却另有一份感触。
历史诗篇(Historical Psalms)在《诗篇》中的第78、95、105、106篇。历史诗篇的妙处,在与它将严肃的历史事实,以诗的方式表现出来;将发人深省的历史教训,以众人都能接受的方式跃然纸上。
从人称上看,诗的作者常常以不同的角色,站在不同的立场上,阐述历史的发展。在诗篇的七十八篇,一百零五篇和一百零六篇中,所记述的是神如何选立的雅各、建立了以色列,并且怎样的带领百姓出埃及,一路上神又如此种种的对待选民,可是这时的选民不懂得感恩,反而一次次的悖逆神,惹动神的怒气。在这首诗中,作者主要以第三人称来写,以神为他,以百姓的祖宗为他们;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到百姓的悖逆以及神的慈爱,劝导现在的百姓不要再重蹈覆辙,应当归向神。在诗篇九十五篇中,作者首先站在自己的角度,劝百姓颂赞神(1-7),接着以神的立
场,告诉百姓,他们的祖宗为何受苦(8-11)。诗人不断的在不同的角色之间转换,首先站在自己的立场,表明对神的颂赞与敬畏(诗九五1-7,一O五1-6,一O六1-3);再转到当看到百姓的悖逆,他就以旁观者的身份,以局外人的审断,来阐述选民的悖逆,实在是不可理喻,连旁观者都看不过去;最后,又回到与百姓同样的立场,祈求神的怜悯(诗一O六47-48);以不同的身份,告诉以色列的祖宗是那样的不顺服,那样的顽梗,以历史为镜,警戒现在的百姓。
从修辞上看,诗人熟知整个以色列民族的历史,且运用了大量的借代,以一个名词代指另一样事物,或者以一个地名代指一件事情,例如以以法莲这一个支派代指整个以色列民族(诗七八9),以米利巴代指在米利巴所发生百姓悖逆的事(诗一O六32,参考出十七1-7)。并且诗人也巧用反问,“谁能传说耶和华的大能?谁能表明他一切的美德?”(诗一O六2)引起百姓的思考,促使百姓重新回顾自己的历史。
从情感上看,诗人在历史诗篇中,多次提到“你们要赞美耶和华”(诗七八4、九五1,一O五1、45,一O六1、48),不住劝百姓要赞美真神,可能是当时的百姓忽略了对真神的赞美与崇拜,或者是他们的敬拜已经流于形式,诗人要重新劝慰百姓,用心灵和诚实来赞美神。在不住的提及赞美之余,也淡淡的流露出“恨铁不成钢”的无奈,一遍遍的提及历史,一遍遍的劝百姓警醒;,也一次次的在希望中失望,一次次的在失望中希望。诗人所给予的希望,是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既看到神的作为,也劝导选民应该认真的检讨历史的过失和错误,一方面使他们产生更强大的凝聚力,另一方面也藉此激发他们对神的信心,深信神的拣选(诗七八68-70)。
从内容上说,历史诗篇,内容所记述的都是以色列人的历史,但是对观诗篇一O五篇和一O六篇,所述的内容大致相同,都是在记述以色列人出埃及的历史,但是侧重点却完全不一样。前者的侧重点在“他”(诗一O五7、16、26、37、43),是在乎神的作为,每节的开始,都以神的作为,神的大能与恩典为开始,讲述神的奇妙作为。后者的侧重点在“他们”(诗一O六8、16、19、24、28、32、34、40),是讲说以色列的不信与悖逆,指控他们的罪孽,以以色列的恶,反衬神的义。张国定博士的见解为,前篇是由神向亚伯拉罕立下恩慈的盟约说起(诗一O五9),直到以色列民欢乐的进入迦南地为止(诗一O五44);后篇从出埃及说起,一直说到被掳至巴比伦。简单说,就是前篇重点说神,宣扬神无条件的恩慈以及信实的作为;后者引领民众自省,承认他们悖逆顽梗的罪,向神忏悔。
以诗叙述历史,将深刻的历史教训,以新的形式阐明,古人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历史的借鉴中,有所明,有所得。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3a4103aa1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