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不进位加法》,欢迎阅读!
课题:加法(不进位加法)
撰写人:杨丽妍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第11-12页,例1及做一做。 教材分析:
在教学加法计算之前,教材安排了一幅“参观博物馆”的情境图,图中给出了二年级4个班的人数和每个班带队老师的人数。创设了一种现实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实际生活中存在着需要用两位数加法计算解决的问题,体会学习两位数加法的实际意义。
由于本节课是学生学习笔算加法的开始,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学生一年级就已经会口算了,所以教材直接提出了口算要求,复习口算加法的计算方法,为理解笔算的算理和算法作好准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用竖式计算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2、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到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使学生体验运用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顺序。 教学准备:情境图、小棒、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目标导向 1、(1)教师:同学们喜欢参观博物馆吗?看,这是学校组织的二年级同学去参观博物馆。小精灵明明正热情欢迎他们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情境图)
(2)提问:从情境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可以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引导学生提出某班和本班带队老师一共有多少人等问题。) (3)教师:就学生提的问题,先来解决:“二(1)班学生和他们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课件出示例1的情境及问题)
(4)要求这个问题,该怎样列式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5+2= 2、板书课题:加法。 (设计说明:计算问题往往因其枯燥而使学生不感兴趣,此环节利用情境图让学生从中收集数学信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很容易提出一些要用加法或减法来计算的现实问题,有利于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到学习10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价值。)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35+2=?你能口算出得数吗?(指名学生口算,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口算的)
2、用摆小棒的方法来试一试。
组织学生交流摆小棒的方法计算35+2的方法和过程。(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课件适时出示摆小棒图 (学生有35人,先摆3捆零5根小棒,带队老师有2人,
1
接着摆2根小棒。把5根小棒与2根小棒合起来一共是7根,一共是3捆零7根小棒,也就是35加2等于37。)
3、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摆小棒的过程写出加法竖式,并计算。
组织学生交流加法竖式的写法及计算过程,教师适时用课件演示计算过程和算理。
4、分小组讨论笔算加法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说出列竖式时应注意将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对齐,计算时要注意先从个位上的数加起,把个位上的数和
个位上的数相加。教师适时板书:个位与个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5、进一步理解算理。
提问:竖式中35+2,得数是37,个位上的7是怎样得到的?十位上的3是怎样得到的? (设计说明:此环节先让学生借肋摆小棒的方法进行计算,合起来时显然是“根”与“根”合起来,非常直观地说明了写竖式时要个位与个位对齐,计算时要个位与个位对齐,计算时要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使学生对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对位及计算顺序更清晰,在理解算理的过程中感悟算法。) 三、巩固练习
1、第12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先独立尝试,再说说是怎样对位的。 2、第12页做一做第2题。可让学生试着用语言描述题意,知道“”是合起来的意思,进一步领会加法的意义,巩固竖式计算的格式。 四、课堂总结 教师提问:这节课我们一起解决了从参观博物馆中提出的两个问题,你有哪些收获呢?你对两位数的加法计算有哪些新的认识? 学生小结 五、板书设计
加法(不进位)
十 个
3 5 个位与个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 2 3 7
六、教学反思: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3841da2df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a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