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起源习俗及历史(农历4月5日前后)

2022-04-01 22:27:1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清明节起源习俗及历史(农历4月5日前后)》,欢迎阅读!
清明节,习俗,起源,农历,前后
清明节起源习俗及历史(农历45日前后)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惟独清明。 >>精彩推举:节日大--节日未动分毫祝愿语精选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2600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起源】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汉族的节日,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刻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课件下载 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不管是大自然中的植被,依然与自然共处的人体,都在此时换去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实现由阴到阳的转化。

古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相传起于春秋阶段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逐渐清明寒食合而为一。唐代扫墓日期普通在寒食节,宋后移到清明。传说中寒食节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来历即是为纪念介子推割股充饥而别图为报,最终在此被大火烧山而亡,绵山也所以又称介山。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课件下载 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适应。踏青除了观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日子情趣。

风俗 清明节流行扫墓,事实上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 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明清阶段,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宛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算是这么来的。 清明节还有许多失传的风俗,如古代曾长期流传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据载,辽代风俗最重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为乐,仕女云集,踏青之风也极盛。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都在这天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辈。 台湾清明节】

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别一,因此清明节也因地而异,有二月初二的,也有三月初三的。台湾的清明节是从前一年冬至开始算起的第105天,台湾的漳 州籍人清明节则是在农历三月初三台湾清明节习俗和闽南已经,台湾客家人祭祖扫墓的时刻是从元宵节过后便开始,日期由每家自定,向来到清明为止。 台湾民众的扫墓习俗,普通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通祭扫,仪式及祭祀的东西比较简单,大都只供一些米糕、粿类和糕饼;二是修整祖墓,祭]礼相当盛大,供祭的祭礼普通包括各种祭礼品十二种蔬菜及粿类、糕饼等。扫墓时一定要在坟墓的四周献置墓纸(用五色纸剪成长方形)每张纸压上小石头,还得放一沓在墓碑上。那个仪式俗称挂纸,是献给祖先的钞票。假如是培墓即修整祖墓,全家人要围在坟墓四周吃红蛋,蛋壳就撒在墓地上,含有新陈代谢、生生别息的吉祥意思。扫墓的并且,也要祭拜长期站在一旁守护墓地及祖先安灵的土地公(有一块小石碑),一方面是慰劳,更有感恩图报的意思。台湾还有一具特殊习俗,假如在这一年内家中有喜事,扫墓时要整修坟墓,还得预备一具小红灯(油灯)点在墓前,回家时再带回家,据说可招来更多的喜气和吉祥。

过去的台湾农村,每当扫完墓之后,都会有一群孩子前来讨粿类,来的人愈多,表示这一家族日后将愈发达,主人们也都乐意分送发粿或金钞票给那些孩子们。 后因台湾墓地减少而实行骨灰塔,很多人把骨灰盒放置骨灰塔上,每到清明则到骨灰塔去祭拜,也同样起祭拜祖先的作用。由于人们观念的逐步改变,祭扫祖墓的仪式也省略了许


多。

【25个民族过清明节】

中国有25个民族过清明节,尽管各地习俗别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受汉族文化的妨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侗族、苗族 、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习俗。有一些少数民族清明节过得比汉族更盛大、更有趣道。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353dcbff3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2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