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回家的那条路,原来是古道散文随笔》,欢迎阅读!
回家的那条路,原来是古道散文随笔
回家的那条路,原来是古道散文随笔
徽杭古道上,石板铺成的道路,一条条,一阶阶,一会儿由低向高,一会又由高及低,在绵绵山峦中高高低低、起起伏伏的向前延伸,延伸。那古道,悠远而漫长……
古道上行走的人们,肩负重荷,低头攀援,两侧耸立的石壁遮挡住了阳光,心情因难以看到路的尽头而更加阴郁凝重,回头是千年不变的家乡,向前是风云难测的希望。那希望,是人们在漫长古道上艰难前行的力量。
胡雪岩富甲天下,当他年少时,就曾经肩挑背扛无数次的往返于徽杭古道,把山货送到杭州,把挣到的钱带回山里采买更多的山货。这样的往返,为的是不仅仅卖出山货,更要把山货卖出好价钱。一趟,二趟,三趟,在无数次的往返奔波中,胡雪岩先是在上海、北京,接着是在更多的地方有了自己的分号。历经无数次的奔波往返,他累积的财富数目之巨,连朝庭也为之侧目。古道上的往返奔波,成就了一代“红顶商人”的财富人生。
同样在古道上往返奔波的,是那些把握不了自己命运的官员。他们或因被贬,或因升迁,或因到职赴任。他们到哪去,怎么去,甚至连路途上行走的时间,都得完全听命于那高高庙堂上发布出的敕令。在往返奔波中,一部分有良心的官员虽身居庙堂之高,却仍心忧天下百姓,如不得已远离朝政、身处江湖,却还时时心忧他们心中的圣君。这些官员们进退皆忧,身心俱疲,岁月漫漫,难以看到人生尽头,只有古道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的离离荒草,年复一年的见证着他们的忧国忧民。
京西古道上,700多年前的马致远,在秋日猎猎西风中,骑一匹瘦马,一路走过小桥、人家,与他孑孑身影相伴的,是身边潺潺不息流淌着的清清河水。
马致远的.伤感之情,远溢天涯。
古道上往来奔波的,还有“读书破万卷”的读书人。1000多年前,
苏洵带着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一路春光旖旎,诵诗吟文,走过秦川古道,由天府之国来到了当时的京都汴京。苏洵少年任侠壮游,而立之年方才发奋读书,他的两个儿子却是年少才俊,凭着“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这样的不世才情与豪情,同榜应试、同榜及弟,一时名满京城,名动天下。
古道上往来奔波的,更多的还是贩夫走卒,寻常百姓,背景离乡往来奔波于古道之上的最强烈的动因,是生活。
一头是生命的未来,生活的希望;一头是生命的起点,生活的港湾。古道,连着两头。
在希望的激励下,在生命原动力的驱使下,人们沿着古道追寻未来与希望,在古道的终点,人们竭尽心力、奋力拼搏,在身心疲惫、不堪重负后,远行的游子又沿着古道折返,回到家的怀抱,舔舐伤口,温暖心灵。在梳理好情绪,整理好行装后,又义无反顾的再出发、再追寻。
跨过空间,为人们提供交通往来的是古道;穿越时间,坚守淳朴风尚的同样是古道。人们在古道上的奔波往返、往返奔波,延续了年年岁岁,岁岁年年……
甲午马年春节,我和妻子驱车长江南北,淮河上下,在家、自己的家、妻子的家之间往返奔波。江南,一路追寻的是李白当年游历过的古道,他从这条古道上“仰天大笑出门去”,开始了京师长安三年的宦旅生涯;江北,车轮碾压的是桐城文人进京求取功名的必经之地——庐州、宿州,桐城、浮山自古就是文风荟萃之地,特别是明清以来,文人雅士灿若星斗。
虽是一路车祸、拥堵、雾霾相伴,可要回家的急切之情,却随着路程的缩减而不断累增。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31b1c4abe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