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以构建区域化党建为着力点 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欢迎阅读!
以构建区域化党建为着力点 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
——对桐庐经济开发区区域化党建的调查和思考
【内容提要】基层党建是党建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变化,原有的党建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区域化党建就是桐庐经济开发区正在探索与实践的新的基层党建模式。本文对开发区区域化党建实施背景、具体实践、取得成效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了对区域化党建工作创新管理方式、促进协调发展、强化支撑保障、探索数字化机制、加强人才培养交流等方面的思考。
【关键字】基层党建 区域化 桐庐经济开发区实践
近年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速,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新经济和新社会组织不断涌现。如何适时转变基层党建工作方式,优化结构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桐庐经济开发区企业集中,资源密集,是我县“工业强县”战略实施的主战场。通过十几年跨越式的发展,经济开发区不仅为我县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党建工作也面临新的境遇。近年来,开发区结合实际对区域化党建工作进行了积极实践,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积累了一定经验,探索出了一条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路子。
一、区域化党建工作实施背景
区域化党建是近年来党建工作提出的新理念,它从区域角度去思考和谋划党建工作,形成区域化、全覆盖、多途径的党建工作体系。随着“两新”组织的不断涌现,社会管理和党建重心逐渐移向基层,“两新”组织独立性、变动性、复杂性和逐利性等特点对过去单一的单位党建模式构成了挑战,基层党建工作呼唤空间更广阔、资源更丰富、途经更多样的新模式。
桐庐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4年,辖区涉及城南街道、凤川街道、江南镇等地10余个行政村,面积超过140平方公里。经过10多年的发展,开发区已入驻企业230余家,从业人数超过20000人,其中外来流动人口12000余人,党员人数268人。从调查走访的情况看,开发区党员群体结构中,年龄30周岁以下占28%,30周岁到45周岁占38%,45周岁以上占34%;党龄在五年以下的党员占49%,5至10年占20%,10年以上占31%。总体上,开发区党员队伍以中青年党员为主体,他们视野较为开阔,思想比较活跃,自主意识、开放意识和关注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意识比较强。同时,这一群体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大专以上学历占43%,初中及以下只占4%,对党建活动多样性和实效性要求较高。
在推行区域化党建之前,开发区按照行业相近的原则,组建了针织、机械等4个产业联合党支部。但与蓬勃发展的非公经济相比,党建工作与开发区实际情况还存在几方面的不适应。一是党组织结构设置与党建工作不相适应。在推行区域化党建之前,开发区设立了4个
产业联合党支部,区域内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少,企业党建几乎空白。由于产业联合党支部覆盖面小、辐射力低,一些党员人数少、产业零散的企业未纳入组织管理,不少党员成为了流动党员或“口袋”党员,造成党组织结构散、党员日常管理难等不利局面。二是党建活动平台与区域党建工作不相适应。推行区域化党建之前,开发区党员活动主要依托企业自身场所和资源开展,党建活动缺少统一规划和平台,各联合党支部资源不平均,党员活动互动不足、效果不明显。三是企业党建积极性与经济蓬勃发展态势不相适应。由于企业主对企业党组织认识不一,有些企业认为员工流动性大,担心建立党组织后活动多影响生产,个别党员党性意识不强,不愿亮出身份,不能正常履行党员义务,加上传统的党建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客观上限制了企业党建做大做强。
二、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成效
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在系统分析和总结以往基层党建经验的基础上,开发区适时提出了区域化党建的工作思路。2010年6月,桐庐经济开发区成立了区域党建工委,按照地域相邻的原则将辖区234家企业分为四个区块,成立4个区块党总支,下辖54个党支部。在层级上,对基层党建工作实行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三级管理,克服了开发区宏观管理的不便和党支部微观管理的缺失,较好实现党建工作一条线对接;在范围上,打破行业限制,变条状推进为区块规划,做到党员管理不遗漏;在功能上,整合区块内党建资源,变单个企业内循环为区域企业共建、共享;在机制上,以组织设
置创新推进党建形式、内容和机制创新,强调互动共建,倡导自主管理。一年多来,开发区通过对区域化党建工作的稳步推进,基本实现了党组织对非公企业的全覆盖,形成了“关系在企业、活动在区域、奉献双岗位”的党员教育管理方式,提高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一) 优化组织设置,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组织模式
按照区域化党建和优化企业党组织设置的要求,开发区在全面摸清党员分布情况基础上,以地域相邻的原则重新组建党组织,将开发区234家企业划分为4个区块,以1到2个核心企业为龙头,成立4个区块党总支,党总支以下再设立若干企业党支部和1个联合党支部,部分建立党支部条件不成熟的企业中的党员统一由联合党支部接纳和管理。经过对区域内党组织的优化设置,构筑起了以区块党总支为核心、企业党支部为基础、区域内党员为主体、群团组织共同参与的动态党建工作体系。
(二) 整合区域党建资源,构筑共建、共享的党建平台
按照“区域统筹、集中配备、集约共享”的方式,开发区逐步整合和完善各级党建资源,目前已建成区域性党员服务中心2个,各区块党总支和规模较大的企业党支部通过自筹资金等方式逐步筹备和充实党建活动室、图书室、放映厅等党建资源,同时将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资源作为党建扩展平台,提高了党建资源利用率,形成基层党建合力。开发区党组织还积极开展“三带三促”活动,以加强党建工作来带动团建、工建、妇建,以抓好团建、工建、妇建来促进党建,形成了党群联动、资源共享的工作格局。同时,通过建立健全来访接待、
首问责任、服务承诺等党建工作制度,确保了党员服务中心等党建资源有效运转,推动了基层党建工作向服务型转变。
(三) 畅通日常管理,优化上下互通、左右互动的管理方式 通过实行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三级管理,非公企业党组织与属地镇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开发区党建工作较好得实现一条线对接、一张网铺开。纵向上,开发区党委主要做好区域党建工作的总体规划、组织实施和督查指导,各区块党总支负责该区块党建工作的传达、布置和协调,各企业党支部重点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施。横向上,设立开发区区域化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将涉及的城南街道、凤川街道、江南镇等分管组织工作的副书记和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负责人吸纳进来兼任开发区区域党建工委委员,定期研究解决遇到的问题,协调开展区域党建工作和谐共建活动。同时,区域内的非公企业党组织之间结成互帮互助对子,通过“创先争优”演讲比赛、红色电影进企业、党员志愿者活动等载体,实现活动共搞、资源共享,为广大党员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展示平台,形成网格联络、互促互进、全面提升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四) 增强示范效应,创建发展好、党建强的企业“双品牌” 充分发挥区域内优秀企业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坚持以大带小,以强带弱,通过企业家协会、业主沙龙等载体发挥优秀企业党支部的示范效应。一是加强对企业主的教育和管理,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把业主对党的感情、对党建工作的态度作为评先评优、授予荣誉称号、安排社会职务的必备条件,对党建工作开展的好的业主和党员授予“十
佳心系党建企业主”、“十佳党员创新创业标兵”等荣誉。二是按照“党建带动企业发展”的思路,使党员培训管理延伸到企业人才队伍创建中,党员素质提高渗透到企业文化培育中,党组织的作用拓展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党员示范岗”、“党员风采栏”等载体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企业发展,打响企业发展好、党建好的“双品牌”,让更多企业真心实意地欢迎、关心和支持企业党建工作。
从一年多的实践来看,区域化党建工作较好地解决了新形势下党组织组建难、流动党员管理难、党的作用发挥难等一系列问题,推动了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一是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更广。通过建立开放动态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改变了以往党建工作逐个企业挨个推进的方式,使区域内的党员及时纳入党组织的管理,对条件成熟的区块和企业逐步建立党组织,从而使基层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二是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更细。区域化党建通过区域内党建资源的整合共享,克服了企业党组织在党建工作中对业主的相对依赖,一方面有效加强了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避免了开发区党员因流动性较大对日常管理带来的影响,形成动态党员管理机制;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统一的党建平台,有利于制定长期翔实的党员教育培训规划,组织开展更广层面的教育活动,使区域内党员教育管理效果大为提高。三是党组织作用发挥更好。区域化党建克服了以往的农村、社区和单位党建的局限,充分整合了区域内各类资源,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合力,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范围更广、领域更宽、空间更大。据统计,今年来,开发区已建成区域性党员服务中心2个,
各类企业党支部活动阵地10余个,有120余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推荐入党积极分子51名,已有21名企业骨干发展为中共党员,营造了党组织覆盖面不断扩大、服务项目不断拓展、企业认同度不断提高的良好态势。
三、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当前,桐庐经济开发区正处于不断发展阶段,区域化党建工作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活动开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解决。
一是党员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尽管经过近几年的培养和发展,党员人数已经达到260余人,但相对于开发区2万余人的职工队伍,党员数量还明显不足,辐射力度较低,还需进一步发挥党员队伍示范带动效应。目前,党员队伍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尚不足一半,高层次高学历的党员人数不足,总体知识结构、水平需要进一步改善和提高,迫切需要培养更多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加入党员队伍,在开发区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中坚力量和示范效应。
二是党建工作方式还有待完善。走访过程中,一些企业反映不少党员参加组织活动积极性很高,但党建工作方式尚显单一,党员活动缺少统一规划,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导致成效不明显。同时,如何协调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之间的矛盾、各党组织活动难统一的矛盾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解决。
三是共建共享机制有待拓展。由于各党组织成立时间有先后,组织基础、硬件设施、资金支持等方面参差不齐,导致了各区块党总支
和党支部工作开展有差距,各区块内的联合党支部由于没有依靠企业出现缺乏管理的情况。实践中,通过开展“互帮互建”、“村企共建”等活动,互助平台已基本搭建完成,但多数工作仍然依靠开发区党委的政治推动,缺乏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广泛参与的动力机制,城乡一体发展的共建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四、完善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胡锦涛同志2004年7月视察上海时曾指出,要着眼于巩固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特别是要抓好社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切实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回顾一年多来的探索和实践,桐庐经济开发区区域化党建工作已经从“建起来”发展到“活起来”的阶段,下一步需要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认真地探索和研究,对组织结构、管理模式、支持保障等方面进行发展和完善,更好的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一) 强化区域协同理念,完善区域化党建机制建设
一是完善组织架构,充分发挥开发区区域党建工委的协调和组织管理职能,强化各区块党总支职能和承上启下的作用,理顺以开发区党委为龙头、党总支为纽带、企业党支部为基点的管理体系,构筑区域内以老带新、以大带小、全体党组织和党员共建共享共同参与的党建工作机制。二是完善运行体制,发挥区域化党建工作“蓄水池”、“孵化器”的作用,同步推进党、团、工、妇等资源平台建设、使用和完
善,结合开发区发展新特点,适时探索研究“楼宇党组织”等党建形式,建立覆盖广泛、功能互补的党组织体系,使基层党组织更好地开展工作和活动。
(二)扩大协同效应,构建灵活高效的教育管理方式
当前,开发区党组织规模普遍较小,党员岗位较分散,流动性比较大,加之企业以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特性,党员教育管理活动较难安排。针对这一实际,依照“为企业所需要,为党员所欢迎,为员工所拥护,为业主所理解”的原则,各区块党组织开展活动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彰显开发区特点和行业特色,体现先进性、时代性。针对党员活动难统一的情况,各区块党组织应将活动计划早规划,活动项目早设计,活动方式早分类,活动信息早发送,探索实施党员活动项目“菜单化”选择和党员积分化管理模式,将党员理论学习、参与活动、志愿服务等情况以积分形式进行记录,党员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党建活动时间、内容和形式,形成工作规范有序、活动丰富多彩、内容不断创新、考核日趋严密的良性运行机制。
(三)强化对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支撑和保障
确保区域党组织正常开展工作,必须解决好党组织所需的人员哪里来、经费哪里出、场地谁提供等实际问题。结合经济开发区实际,一是实施联系企业制度,选派工作能力强的同志担任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依托党员服务中心培养职业化的党务工作者队伍,同时借鉴党员志愿者的力量来弥补党建工作力量不足的问题。二是整合资源,建立健全与区域党组织分布相配套的党员服务中心,丰富党员服务中心
的设施、形式和内容,依托企业和当地镇村,将党建资源与团建、工建、妇建等相结合,提高资源整合度和利用率。三是加强党建文化阵地建设,充实远程教育系统,拓展网上党建文化阵地,同时对各企业内部交流的党建刊物进行整合,定期编撰开发区党建简报。四是拓宽党建工作经费渠道,采取区域所在党委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出一点、党费补一点、区域内企业筹一点等办法解决。
(四)探索建立区域党建数字化机制
积极引导、鼓励区域内的企业充分发挥智力资源优势,筹建区域党建工作信息网,在网站上建立内容丰富的区域党建信息、网上党校、党员电教点播、党员风采等栏目,区域内党组织可以定期组织党员群众在线学习党的基本知识,收看党建新闻展播片、党课教学片、优秀党员事迹片,在线查阅党建工作的有关文件资料,增强党员学习培训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实效性。并可通过开辟党建论坛、经验交流、你问我答等专栏,尝试网上互动,构建反馈渠道,使数字化平台融入到区域化党建各个环节,提高工作效能,开辟党建工作的另一片天地。
(五)加强区域化党建人才培养和交流
要推动区域化党建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更加突出党建人才队伍的培养、交流和合作,建立党建工作人才的科学管理机制。一是健全党务人才的选拔机制,建立区域党务人才库和党员骨干信息库,通过内选、下派、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形式,拓宽党务人才的选任渠道,选派一批素质高、能力强、年轻化的党员充实到基层党务干部队伍中。二是完善党务工作人员配备机制。立足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根据所在党组织的知识结构、工作风格、性格特点等因素,着力配强基层党务工作者,探索搭建科学的考评体系,形成优势互补的整体合力。 三是健全党务人员培训机制。依托党校、远程教育系统和正在筹建的杭州商学院、浙江树人大学等资源,加大培训力度,盘活用人机制,通过结对共建、互培互教、挂职交流等方法,提高其知识水平、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
(六)研究区域化党建向其他领域拓展和应用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在城市社区和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也出现了大量的流动人口和非公有制企业。这些地区的社会结构、管理方式和党员、群众的生活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借鉴和总结区域化党建工作的相关经验,在城市和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加以拓展和应用,将区域化党建与农村、社区、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党建工作有效融合,形成互为补充、共同提高的整体合力,这些工作还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3171d662d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1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