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安徽毛坦厂中学介绍》,欢迎阅读!
我校是成立于1939年的高级中学。1939年春,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省城部分学校迁至毛坦厂,成立了安徽省第三临时中学,史称“三临中”;抗战胜利后,一批有识之士将荥阳、广城、山王等五所中学在毛坦厂合并,定名为六南私立中学;1952年改为公立,校名为六安县第二初级中学,史称“六安二中”;1960年,创办高中部,更名为六安县毛坦厂中学;1992年,县市合并,学校更名为六安市毛坦厂中学;1999年12月,成为六安市首批市级“示范高中”之一;2001年12月争创省级“示范高中”,一举通过专家组验收。
学校始终紧紧围绕党的教育方针,艰苦奋斗,教书育人,共为国家培养了近三万名初、高中合格毕业生,一万六千余名优秀人才走向北大、科大、复旦、南京大学等高等学府。近年来,学校加快了发展步伐,扩大了发展规模,现占地400多亩,教职工380余人,在校生超万人。为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花园式单位”,安徽省“绿色学校”,安徽省“家教名校”,六安市“文明单位”,金安区“文明单位”。
几十年来,毛坦厂中学始终以校风正、教风纯、学风浓而蜚声江准大地,深受社会各界及广大学生家长的好评。纯正的校风首先得益于严格、科学、人性化的管理,随着形势的发展,学校实行了教师岗位聘任制,制订了详细的聘任方案、管理目标及奖惩制度,同时,学校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依法执教观念深入人心。学校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思想:把时间留给学生,把空间让给学生,把工作交给学生,把关爱献给学生。
学校十分重视校园环境建设,投入巨资美化、净化、绿化校园。经安徽工业大学设计院设计,校园布局合理,教学楼、科教馆、图书馆、住宅楼、文化长廊、晋善亭、磨菇亭、曲桥藤廊、雕塑小品、花坛、古树互相映衬,环境品味高雅,舒心悦目,恬静宜人。
近年来,学校克服了重重困难,投资近八千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现代化教学全面展开。学校现有四幢教学楼,气势雄伟,美丽壮观,每层另设年级部、教研组办公室及多功能教室各1个,每间教室装有闭路电视系统、语音设备系统和多媒体教学系统;现有学生公寓楼16幢,每幢单面朝阳,配有专人管理,安全卫生,每间宿舍,电话、阳台、卫生间等设备齐全;有完整的自来水、蒸饭系统,投资近千万元的学生餐厅可容纳8000人就餐;有具400米跑道的标准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场、排球场也应有尽有,高标准体育馆正在规划;有科教馆、图书馆各一幢,各类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全按部颁标准配备。
几十年来,学校召四方学子,育八方英才,教育教学取得了大面积丰收,真可谓桃李遍神州。2005年高考重点、本科以上1505人,金安区委、区政府给予我校通令嘉奖;2006年高考再传捷报,重点、本科人数达2784人(其中应届为1268人),600分以上达108人,其中文科有3人进入省前100名。 雄厚的师资力量,良好的育人环境,现代化的教育设施,科学的教育手段,让如今的毛坦厂中学以更加骄人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2005年10月29日,省委书记郭金龙同志来毛中视察,认真听取了学校工作汇报,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整个校园,对毛中的发展连连称赞“不容易,不容易,我感谢你们”。
如今的毛中,硕果累累,众人瞩目,然而这仅仅是我校不断前进的新起点。现在全校师生正众志成城,奋力拼搏,积极开展“二次创业”,力争早日挤进“国家级示范高中”行列。 二00七年元月 漫画/张永文
“魔化”的高考工厂
高考期间,“高考工厂”名声大噪,正在情理之中。安徽省六安市的毛坦厂中学,位于大别山中偏僻的小镇,今年高考考生多达13000人,其中8000以上是各地慕名而来的复读生。因为该校考生每年上万,本科分数上线率连续4年超过80%,近乎“神话”,从而被一些人戏称为“高考工厂”,另一些人则诉诸更浓烈的情感色彩,将这里视为高考的“集中营”和“地狱”。是耶非耶?显而易见的褒贬不一,让这所堪称是与世隔绝却名声在外的中学,卷入了争议的漩涡。 如果对这个小镇,这所中学的情况有进一步的了解,那么,就会意识到这些称呼都不无道理。首先,该校每年输送的考生上万,而且升学率如此之高,宛如现代化生产流水线出来的产品,看起来非电控机械化的设备而莫能为;其次,高考已经成为了毛坦厂镇的支柱产业。该镇常住居民仅5000多人,学校师生和陪读家长,则有近3万人。当地人称,“全镇的人都在为学校服务”,镇上为了保证考生专心应考,禁止一切娱乐产业,“有污染、噪音的项目都不让上”。
据这些数据粗略估算,毛坦厂中学这家“高考工厂”,仅学费一项,收入就在1亿元以上。有学生家长称,将孩子送入高考工厂“加工”,一年要花费8万元左右,那么这些加上附带的经济效益,该镇高考产业的总产值保守估计应不低于10亿元——“高考工厂”之称可谓实至名归。考虑到当地地处偏远,学校对考生的严格管理,诸如教室宿舍均没有充电插座,宿舍教室电源由学校统一控制等等,显然强制考生专注学业而“与世隔绝”,以及考生学习、生活的高度集中,都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故而撇开情感色彩,称之为高考“集中营”,只是客观描述。
另外,在这个制造“考试机器”的流水线上,学生深陷题海之中,几乎没有休息日,每天睡眠只有4、5个小时。在紧张的气氛、激烈的竞争和巨大的压力之下,考一个好成绩是所有考生唯一的目标。故而,视之为高考“魔鬼训练营”无疑是恰当的,而高考一旦以失败告终,或者金榜题名后得以解脱,考生回顾这段备考生涯,觉得这无异于“地狱”,也不应该感到意外。当然,这也不妨收获了效益的当地政府、学校和家长,称之为“高考圣地”。
在众说纷纭的名称下,唯一可以肯定的它不再是一所正常意义上的中学,已经偏离了中学教育的法定职责,而是一个集应试教育弊端大成的商业怪兽,是现行高考制度弊端催生的怪胎。该校校内“考过高富帅,战胜富二代”,“书山翰林过千嶂,高考圣地竞风流”这类粗鄙、陈腐的精神激励,以及校外家长膜拜“高考神树”,香火余烬厚达一米这些迷信业绩,均是其荒诞与畸形的明证,也是对教育现状的辛辣讽刺。
平心而论,但凡有起码的职业操守,没有学校甘于成为“高考工程”,也没有家长、考生情愿沦为“高考机器”,这是现实所迫而“魔化”的结果——在高考制度促进的这种极端狂热之中,不仅要理解学校、家长和考生的苦衷,还应该
同情他们的处境,更应该针对迷失在升学浓雾中的盲目与无知,提醒他们高考一考定终身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深入了解一下现在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和待遇情况,就不难明白,成就美好人生的道路,并非仅有高考这一条。 历史回顾:
1939年春,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安徽省会安庆沦陷,省会安庆资源外迁,部分学校迁至毛坦厂,成立了安徽省第三临时中学,史称“三临中”; 抗战胜利后,在“三临中”的校址上又办起了荥阳中学;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为适应革命形势的发展,日本庆应大学毕业的王温叔、日本东京大学毕业的潘逸群、上海政法大学毕业的张子贞等一批有识之士将荥阳、广城等五所中学在毛坦厂合并,校名为“私立六南中学”; 1952年改为公立,校名为六安县第二初级中学,史称“六安二中”; 1960年,创办高中部,更名为六安县毛坦厂中学; 1992年,县市合并,学校更名为六安市毛坦厂中学; 1999年12月,成为六安市首批市级“示范高中”之一;
2001年12月争创省级“示范高中”,一举通过专家组验收;?
2006年以来,学校加快了发展步伐,扩大了发展规模,学校占地达800多亩。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2e9bcdb05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