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家林纾

2023-04-06 23:36: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翻译家林纾》,欢迎阅读!
翻译家,林纾
林纾其人 (不懂外文的译者林纾)

林纾(18521924)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晚称蠡叟、补柳翁、践卓翁、长安卖画翁。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工诗古文辞,以意译外国名家小说见称于时。



林纾的翻译活动

林纾翻译小说始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与精通法文的王寿昌合译法国小仲马《巴黎茶花女遗事》,二十五年一月在福州由畏庐刊行。这是中国近代文学翻译史上具有里程碑标志的作品,也是介绍到中国的西洋小说中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为国人见所未见,一时风行全国,备受赞扬。也正是这一译著的成功激起了林纾译介外国文学的热情,促使他走上了文学翻译的道路。

后来他又与朋友王寿昌、魏易、王庆骥、王庆通等人合作,翻译外国小说,先后翻译了共计二百余种(说法不一),达一千二百余万字的作品,包括英国、法国、美国、俄国、希腊、比利时、瑞士、西班牙和日本等十几个国家的几十个作家的作品,它们牢固的确立了林纾作为中国新文化先驱及译界之王的地位。至此,林纾被公认为中国近代文坛的开山祖师及译界的泰斗,并留下了“译才并世属严、林”的佳话。他的译作打开了一扇窗户,使国人通过外国文学著作了解西方的社会生活,人民思想感情,人生观与价值观。钱锺书曾说:“林纾的翻译所起的‘媒’的作用,已经是公认的事实——接触了林译,我才知道西洋小说会那么迷人”。



前后两个时期的翻译质量

“接近三十年的翻译生涯显明地分为两个时期。癸丑三月(民国二年)译

完的《离恨天》算得前后两期之间的界标。在它以前,林译十之七八都很醒目,在它以后,译笔逐渐退步,色彩枯暗,劲头松懈,使读者厌倦。”钱钟书先生甚至用袁枚论诗所说的“老手颓唐”来形容林后期的翻译。

在前期的翻译工作中表现出了极严肃的态度,出现了很多精品。林纾早年翻译外国小说,重视社会效应,并不看重稿酬,翻译生气勃勃,流光溢彩,翻译的作品以名著和政治小说居多。但辛亥革命后则正好相反,他的翻译开始向末路过渡,政治小说逐渐被越来越多的言情、侦探小说代替。林纾后期译笔渐失光彩,不仅文字枯燥,支离纠绕,而且不想前期那样写有序、跋、小引、例言、短评等。“后期翻译所产生的印象是一个困倦的老人机械地以疲劳的手指驱使着退了锋了秃笔,要达到“一时千言”的指标。他对所译的作品不再欣赏,也不甚感觉兴趣,除非是博取稿费的兴趣。换句话说,这种翻译只是林纾的“造币厂”承应的一项买卖”



译者主观感情的介入问题

客观要求不介入,译者不自觉介入。(翻译的过程体现着译者意识形态

的参与)

林纾极力主张译者应投入自己的主观感情,强调翻译的目的与教化、传播


功能,通过翻译来达到译家的苦心孤诣,达到译者与原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心灵相交流。(钱钟书就肯定了林前期的这种态度) (林的这种译者情感活动对翻译活动的关系实际上开启了郭沫若一派翻译家有关译论的先河;郭氏就十分强调译者的主观感情投入----恋爱结婚关系

“翻译过程中译者自己的感情自然而然的参与和融入,这是难免的,有时甚至是必要的。但是主管感情的投入也有一个限度的问题。译者与作者毕竟不能完全合二为一的。译者确实应像一面镜子;如实的反映原作的面貌,但绝不能‘乱反射’(陈福康)



启示

“忠实”不是评价译作价值的唯一尺度,还在于看它是否适应社会进步

的要求。

合译方式的采用(不懂外文的译者林纾) 翻译作品在艺术上胜过原文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 王克非 翻译文化史论》 罗新璋,陈应年《翻译论集》 许均《翻译论》

陈秋敏 “忠实”不是评价译作价值的唯一尺度——林纾翻译成功的启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2d39931a32d7375a41780fc.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