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现代西方哲学笔记》,欢迎阅读!
《现代西方哲学》笔记
概论
一、什么是现代西方哲学?
主要指开始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之后,即从19世纪后期一直到现在的西方哲学。 二、现代西方哲学的历史渊源
1.社会历史背景
启蒙运动:科学主义、理性主义和乐观主义
西方古代哲学:自然哲学Vs.中国古代哲学:人文哲学 文艺复兴:“人的发现和世界的发现”
艺术家与其在描绘这个世界,倒不如说是描绘自己的心灵。
我们的教育:教人往外看,忽视了内观。启示:想做好任何事,就要对它有感觉!——心灵的发现。
人的发现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人的发现带动了科学的发现,近代科学产生了。
科学说到底就是对世界的发现。
科学的客观性也可以受到质疑的。客观性?科学也是和文化,或者说人文背景联系在一起的。
2.对启蒙运动的继承和发展
科学主义。崇拜科学:科学代表着人的理智武器对付和克服未知的能力,人的日益发展和控制自然,人的智慧的源泉。
歌颂理性。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理性所倡导的真理、正义、平等和人权代替迷信、偏见、特权和压迫。——起到意识形态的作用。牛顿是最大的英雄。
乐观气氛:用科学与理性、用计算和控制的世界扫除习俗和无知的世界,导致社会进步。
科学与理性导致——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强调——确凿性、精确性、确定性和严密性。
3.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并行发展
古希腊:人为一切的尺度;文艺复兴: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对启蒙主义的批判与反思——人的非理性都不需要了吗?反思机械论——人是机器,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忽视。
对实证主义、功利主义、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的人本主义反思。 4.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
社会动荡、战争、灭绝人性的迫害等。 5.自然科学的发展
19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力学、光学、热学、电磁学、细胞学说、进化论等。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揭开了物理学革命的序幕:电子、X射线、放射性元素的发现、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建立。
科学的发展推动哲学的反思,推动实证主义、科学主义的发展,近代科学发展到现代科学。近代科学不够科学。
19世纪上半叶法国的孔德和英国的斯宾塞开创了实证主义。孔德:一切向自然科学学习。反形而上的科学。
孔德:人类精神的三个阶段——神学阶段,一切因果关系归结为神的意志;形而上学阶
段,用抽象的观念代替神的意志来解释因果关系(抽象力或属性是运动和变化的原因);
科学阶段,实证的,科学对观察到的现象加以描述,而不进行主观想象和抽象解释。 经验批判主义(马赫,大科学家,其思想影响爱因斯坦):批判将物质实体、时空、因果性和必然性非法带入经验。所谓“先天的统觉”,只是主观意识的产物,必须清除掉,“纯粹经验”构成世界的一切。马赫“要素说”:颜色、声音、压力等要素的复合(感觉的复合)构成物体。思维经济原则。以实证主义精神,感觉主义标准,区别科学与形而上学,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由感觉的要素所组成。任何概念如不能还原要素都是心
灵的虚构。将“神”、“自由意志”、“灵魂”“原子”、“物质”、“以太”„„都清除出去。 逻辑实证主义、分析哲学
科学技术异化现象:人变成了及其的奴隶;工具理性;科学技术变成新的控制形式;内心世界的基本价值扼杀;道德衰退;精神沦丧„„
小科学时代产生大科学家,大科学时代产生小科学家。“约翰.纳什”的现象;问什么今天诗人很少?
三、哲学渊源
1.科学主义的思潮渊源:近代哲学主要两个潮流——经验主义(培根)和理性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经验主义(经验)+理性主义(逻辑) 2.人本主义: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
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理智、情感、肉体
3.对近代哲学的突破
科学主义抛弃了形而上学,使哲学更加自然科学化,主张科学高于哲学。
反对“绝对理念”和思辨哲学。
形而上学即神秘、独断、纯思辨的“知识”。不能证实。
不存在比科学方法更高的哲学方法。科学方法是最高、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科学方法研究应当是哲学的中心内容。科学高于哲学,哲学必须以科学为根据,为科学服务。——这就是哲学中科学主义倾向。
人本主义突破以认识论为中心的哲学模式,转向对人本身的研究,主张以“人”为本。(近代哲学主要以认识论为中心,如人怎么认识世界等)。认为黑格尔的三段式(正、反、合)拐杖是个铁框框,扼杀了人。而重要的是人的意志、欲望、情感本能、非理性应当高于理性。
4.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思潮
人本主义:这个人是非理性的,非理性主义强调非理性的体验、意志、本能、生命等,
重视诗、艺术、文学、音乐等人文艺术。人本主义排斥科学。
科学主义:唯科学主义、实证主义、理性主义,强调科学、理性和逻辑,排斥非理性的情感体验。
幸福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幸福要自己体验。 5.现代西方哲学对我国的影响与根源分析
科学与玄学的论战——中国20世纪20年代中国思想界著名论战。导火线是张君劢1923年2月在清华大学“人生观”演讲。人生观高于科学!Vs.丁文江:科学方法是万能的。——对中国新文化运动,民主和科学的影响巨大。
90年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大讨论。1993年《上海文学》。有人说科学家从根本上说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不是思想家,而只是工匠。孟建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一致的,不是对立的。科学里很深的是一种文化的东西。知识不等于文化。科学本身也是一种文化。
6.科学的负面影响又刺激了人本主义、人文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实证主义、科学主义对当代科学观、文化观和教育观的影响。文化是丰满而完整的人性(孟建伟)。科学家更是思想家,思想是无价的。1981年、1996年人生观大讨论。
人本主义思潮:萨特热;尼采热;弗洛伊德热;马斯洛热。
后现代主义思潮进入中国。反科学、反文化、反艺术、反美学、反崇高、无中心、多元论、反元话语,反元叙事,反本质主义。美学树立起来,生活中另类的东西也起来了。颓废主义出现——解构进步、理想、深刻、境界、崇高和终极关怀。
根源分析:1.十年浩劫——社会背景,之后,人们开始追求自我价值;2.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经济背景;
意志主义
一、叔本华——意志本原论
1.意志主义:是一种把意志视为最高原则,用意志去构建世界、规范人生的理论。非理性的欲求——意志高于理性,非理性是本性,派生出理性。理性只是工具而已。代表人物:叔本华(人本主义源头)。
理性只是人的外表——叔本华。人是理性的——巨大的谬误。
2.“人的本质是意志”这个观点使得理性和意志的关系发生了哥白尼式的转变。不仅人的心灵是由意志支配的,而且心灵所驱动的行为也是意志的表现。理性的判断和推理,包括直觉想象等等都是被意志统帅的。
3.世界的本质也是意志的。
4.意志的特性:本原性(意志客观化为世界万事万物)、等级性(万事万物是意志不同等级的客观化)、普遍性、永恒性、欲求性(不安宁,无尽的努力和追求)、自由性(不服从任何根据和必然性)、现实性。 5.世界表象论
康德:看到的是现象;之后是自在之物。
叔本华说找到了自在之物——就是意志。 “世界是我的表象”,我是世界的支柱,没有我也就没有表象 “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 6.人生痛苦论
意志是我的本原,世界是表象。
意志——欲求——需要——匮乏——不满 人生还比一个钟表,好像一场短梦。
将痛苦与意志联系在一起来解释。
解脱之途:艺术审美(休息、宁静和喜悦,只有少数天才才能体会,得到的满足很短暂);禁欲主义(断绝对世界的迷恋,禁绝性欲和食欲)
所以意志的否定结果使一切成为虚无,虚无的境界是真正的、神圣的人生所在。 形而上学上肯定意志,伦理上否定意志
二、尼采
“生命意志的本性不是求生存,而是创造,意志是一种强大的、不可遏制的创造冲动。强力意志构成世界和人生,决定人生是一场战斗,是强力、冲动、创造、奋击和战斗。”
批判重建的哲学:反基督教、反传统、反科学、反理性。
强力意志的人——超人。超人是真正的人。 重估——强力意志——超人——悲剧美
精神三变:骆驼——坚韧负重;狮子——批判传统,获得自由;婴孩——一切重新开始。 在近代理性主义和基督教的道德重压下,人被扭曲。
1.上帝死了。理智的混乱便是上帝之道,上帝是人创造的。——整个欧洲道德的崩溃。“我是第一个非伦理主义者!”
2.理性的原罪——理性和科学是对生命意志的另一个束缚。 理性来源于非理性。
科学是肤浅的,是人性的否定——尼采
任何科学都是有限的。因为有不少公理都是不可证明。 科学是不关心人的,冰冷的面孔。 科学让人服从外在世界的逻辑。 ——破除科学的迷信!! 《快乐的科学》——恢复人性
科学本身不是目的,不能取代对人本身的关注。 在理性的裁剪下世界和人变得简单化和片面化了。 3.成为你自己:推翻一切奴役人的偶像。 4.强力意志:
叔本华——本性求生存的欲望;生命意志是无目的的,无意义的;生命意志是表象后的“自在之物”。
尼采——本性是创造,生存乃是创造过程中的产物。冲动、创造的本性——不断超越自
我;世界是一个统一体,任何地方、任何事物都表现为强力意志。 5.超人。
是一个破坏者,是道德的破坏者,要粉碎一切枷锁,让人回到自身,获得自由。
超人是大地的意义,大地是真实的,基督教宣扬的灵魂和天国是虚妄的说教,大地给了人血肉之躯、激情、冲动和创造的本能,人的本性。
超人是自由的创造者,自己的主人,不需要任何偶像,是真理和道德的准绳,是规范和
价值的创造者。
超人的生理状态:敏锐、健康、勇敢、愉快!
强者即善,弱者即恶; 6.人生是审美的
科学把人生放在手术台上解剖给人看,用锋利的理性之刀戳破人生美丽的迷梦,使美女变成尸骨。——尼采 酒神精神!
阿波罗——人生需要日神精神,因为人生需要幻想,需要迷梦,来掩饰自己的苦难。所以更需要酒神精神。艺术的境界——梦的境界&醉的境界
在日神状态中,艺术“作为趋向幻觉之迫力”,造型艺术,表现在荷马史诗和希腊雕塑中的奥林匹斯众神形象。
悲剧和抒情诗求诸日神的形式,但在本质上也是酒神艺术,是世界本体情绪的表露。
生命哲学
是指19世纪末在德、法等国开始出现的所谓生命哲学家的哲学。 广义:所有哲学都是生命哲学。但我们说的是狭义的生命哲学。 一、基本特征
1.赋予生命的本质以本体论(而不是生物学)的意义。
生命是一种赋予创造性的活力,是一种自由释放的能量,可称为活力或生物能,其特征是非物质的,不能度量的,连续性的,非实体的及非理性的。 2.传统形而上学的中心点是“存在”,其意义是本体、本质;生命哲学中心点是“生成”,其意义是过程、是创造。
3.具有反科学倾向,特别是反机械论。用“生机论”“活力论”反对机械论。 4.把“科学”的概念由自然领域扩大至人文社会领域。
科学研究对象是一切有生命的事物,,自然事物只是其中一类,更重要的是研究社会和人的精神。
“与生命本体论相结合的认识论。”
传统的认识论只适合科学的对象:自然的经验实在,不适合人的生命和生活关联。 认识生命世界的范畴,不能先验地给予。不能从认识主体的心理结构抽离出来,只能由语言、思想、文化体系和历史的给予。
狄尔泰:认识物理世界的范畴不适用于把握生活世界。把握生命的认识范畴:领会(与认识不同,认识指科学的方法,精确地把握)、说明(解释)、体验。
领会——人的认识方法,把握一种相互传达的意义,不仅是对对象的认识,也是对自己的认识。
说明(解释)——在表达某种意义,又仿佛在寻找一种意义。不确定性。解释地说明。 (蔡志忠:漫画家,漫画集有《老夫子》等) 体验——一种更为基本的生活方式,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有限生命对生活的反思。 5.人文科学的方法论:
强调用自然科学应对外在事物。向外部探索。
人文科学是历史的、社会的现实,是人的活动。不是描述社会的外部现象,而是探索社会现象的内在价值,人的内在活动,触及生命。
自然科学——外在客体;人文科学——内在客体。 人的研究方法不仅要想自然科学方法那样是描述性的和理论性的,而且还有它自己的规范性(事实、公理、价值评价和规则)。力图把人文科学建立为阐明性的科学,将个体经验,以及创造性表达方式来表现这一体验和这一体验反思。(体验——表达体验——反思体验)。
人文科学的方法论贡献:人文科学的历史性,区分两种认识类型、认识领域、认识方式。
二、亨利.柏格森(1859-1941)
犹太人,法国哲学家,文笔优美,思想富于吸引力,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时间与自由意志》(1889);《物质与记忆》(1896)。当时法国出现“柏格森狂”!《形而上学导言》等。 哲学观点:公开举起非理性的旗帜,围绕时间——生命问题,提出一系列与当时思想界的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向左的新见解。
哲学理念:世界的真正实在和本原是“生命之流”。
“生命之流”:宇宙的本质,万物的动力,盲目的,永远奔腾不息的冲动力。 生命
“生命冲动”:是完全自由的,不遵守理智和一切必然性。表现于创造。创造表现为进化。生命不是由于各种要素的联合和相加进步的,而是由于分离和划分进步的。一切创造都是由“生命冲动”促成的。两大类型:自然运动——向上喷发产生一切有生命的形式;向下坠落,产生一切无生命的物质事物。总之,生命是高于物质的。
物质和生命是势不两立的,对抗产生事物多样性。人的生命可以通过克服物质获得升华,
获得精神不朽。
“生命”不是指现实世界的生命,而是一种主观的非理性的心理体验,是一种创造世界万物的宇宙意志。心理体验——主观唯心主义;宇宙意志——客观唯心主义。 时间
有机生命——时间是它的真正本质,实在性的整体意义所在。生命只与时间有关。
量的时间&质的时间
量的时间:同质的时间、空间化的时间和科学化的时间。表象为一维空间。
质的时间:不可分割和不可计算;内容是异质的;是纯粹的,只是内在的心里的东西,是纯粹心理过程。
时间是生命的本质。哲学必须从生命内部,从时间里去把握生命。
绵延
“生命冲动”在变动不居中的连续性和进化,即表现为绵延。是连续的,不可分的,从古至今、至未来。是一条无底无岸的河。是异质的。是变化的。意味着创造和进化。
对芝诺悖论的回应:运动时连续的,不能切分成静止的点。
你从过去走出、经历现在、正走向未来,你在绵延中。
绵延是不可分割的质的变化流,是真正的实在,是真正的时间。只有在自我意识中凭直觉把握它。纯粹绵延——质的生活。 “自我”和自我意识状态
与环境有关的“自我”。科学认识的对象,空间里的“自我”。关注行动、广延性。
通过内省达到内在的状态的“自我”,时间里的“自我”。 前一个是必要的,但是外在自我。
自我的意识状态时一股不断的流。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有机统一的境界。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一、弗洛伊德(1856-1939)犹太人 二、精神分析理论
该理论本来是探讨精神病的病因和治疗的一种理论和方法,后来发展成为一种心理学理论。由于其基本思想和理论也具有哲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意义,并且其影响远远超出了心理学范围,因此,也被看成是一种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 自由联想和精神分析
治疗精神病:肉体派Vs.精神派
自由联想:让病人在安静的环境中,身心放松,随便思想,鼓励病人把凡在头脑中出现的东西毫无保留地说出来。病人自由联想,经医生分析和解释,推测压在病人内心深处的致病根源。
弗洛伊德发现精神病与内心被压抑的愿望或观念有关,从而确信一种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存在。他从更广泛的方面研究潜意识活动。(胎儿和幼儿的活动;日常生活中大量的错误言行等现象——潜意识在起作用;无意识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做梦的现象)
梦是一种被压抑的、被压制的愿望,被伪装起来的满足。包括:外显的内容和隐匿的内容。梦的解析通过外显内容解释隐匿内容。
心理结构论:把人的心理结构分成三个系统——无意识系统(冰山的比喻,人的生物本能,服从愉快原则);下意识(前意识)系统(连接意识和无意识,边缘,包括良心和个人理想,起到检查者的作用);意识系统(同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结构,与理智有关,服从现
实原则)。
个性理论:本我(id,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非理性结构,是本能欲望的体现,服从愉快原则);自我(ego,意识系统,调节本我同外界之间所存在的冲突,服从现实原则);超我(super-ego,根据社会行为准则和要求人的内部世界中起作用的结构。是禁忌、道德、伦理规范、宗教戒律的仓库或体现者。) 本能论:无意识的本能、欲望决定人类行为。自卫本能(饥饿、害怕、危险等本能);生殖本能(性本能)——晚期合二为一(自卫、性本能)&死亡本能(侵略和自我毁灭本能)。“自杀就是自虐狂的行为”。生存本能强烈地追求着某种器官的愉快,或机体需要的满足;死亡本能迫切地追求着破坏、侵略,甚至自我毁灭。
压抑论:关于无意识的本能欲望受到压抑的理论——是心理分析的基石。整个社会是一个禁令和限制系统。社会的限制和个人的需要总是处在相对对立的状态中。人的本能欲望,尤其是性本能、欲望受到摧残和损害,导致精神病。要发泄有两条途径:迂回的道路(梦、失言、笔误、笑语、音乐、宗教、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升华原则。
现象学
一、现象学不是一个统一的学派,而是一个由不同理论、学派组成的思想运动。
胡塞尔——现象学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 二战后——流行存在主义
六十年代——解释学 二、胡塞尔哲学
胡塞尔(1859-1838年):德国哲学家。第一阶段:对数学和逻辑基础的研究;第二阶段:创立现象学,《逻辑研究》;第三阶段:把现象学发展为先验唯心论,方法论向本体论过渡;第四阶段:向生活世界的转变,《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
海德格尔吸收现象学方法建立了存在主义哲学,萨特、梅洛.庞蒂都深受现象学影响。 二战后,现象学运动日趋活跃,渗透到西欧、日本以及分析哲学占优势的英美。 三、胡塞尔现象学——建立一种严格科学的科学。
什么是严格科学?——科学是代表一种绝对的、无时间性的价值的称号。条件:必须是绝对正确的知识;必须是无时间性的、超时间的真理;必须为子孙后代造福。
胡塞尔认为:经验自然科学是一种“事实科学”,而非严格科学,因为——经验中获得的事实是在时间上被规定的东西;经验科学不具有绝对的不可置疑性;只能带来暂时的功利,不能提供造福于子孙万代的、超越其特殊的经验世界的知识。
胡塞尔观点:哲学负有崇高使命,以“人类的永久性目标为己任”,应当追求“永久性的哲学理想”。1.哲学要成为严格科学,必须同事实科学划清界限,克服将哲学混同于或归结为事实科学的“科学主义”;2.心理主义把绝对正确的、无可置疑的逻辑规律降低为以个人的心理活动为转移的经验事实,这就陷入了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要建立严格的科学,必须要回到事物本身!不要像“科学主义”或“人生观哲学”(黑格尔哲学)那样,不关心真正的“客观的真理”。要超越一切相对性的、绝对终极有效的真理。
“回到事物本身”方法:摆脱一切未经考察过的偏见和假设,直接面对“事物”本身。用直觉去直接研究和描述意识到的现象,从中寻求绝对有效的终极真理。 四、现象学
1.纯粹意识
特点:“事物”并非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而是泛指所有可能存在的对象,物质的或精神的,存在的或不存在的东西。回到事物本身就是回到显现于意识中的现象上去。(只关注头脑中显现的东西)
一旦哲学通过哲学描述了意识到的现象,那就能描述意识活动的结构以及同这种意识活动相应的意识对象的本质结构。然后获得真理。
作为严格科学哲学的现象学,其研究对象就是纯粹意识。不依赖个别人的经验,而又寓于人之中的、必然的、客观的意识结构,以及与这种结构对应的意识对象的本质结构。 2.意向活动
“意识总是关于某物的意识”的特点:意识对象是纯粹意识向某物的产物。意识对象是由意识活动的意向性构成的。意识不是容器,而是灯塔。
意向活动及其连贯性和可理解性。真正的意向流动具备四个要素:主体(或当事人);意向活动;意向的对象;对意向对象的肯定。
意向活动本身是有结构的,正是意向活动诸要素的结构的连贯性和可理解性,赋予意识对象以一定的意义。
意向活动的连贯性和可理解性提供了一个判明命题是否有意义的标准。
3.还原方法
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若要获得与事实科学不同的绝对的、超时间的真理,必须采用与事实科学不同的方法。
“洞察本质”的方法—— “括号法”,排除“自然的观点”,首要的就是转变或排除关于自然界独立存在的观点。自然观点对日常生活是必要的,对事实科学也是允许的。但从自然观点出发,不能得到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所要求的绝对必然的知识。把自然观点的判断搁置起来,存而不论地存在“括号”里。“括弧法”:“历史括弧法”,把过去已经接受的有关事物的意见、理论、观点放到括弧里搁置起来,排除已有的偏见、信仰、意见、各种未经考察的理论、假设与先决条件;“存在括弧法”,抛弃一切存在判断,把外部世界是否存在问题搁置起来存而不论。
专注于纯粹意识本身去洞察意识对象和意识作用本身。
本质的还原&先验的还原
本质的还原:从个别的、事实的领域,进入普遍的、本质的领域。本质的直观不是事实的认识,要洞察本质必须把个别的、偶然的因素去掉。胡塞尔提出“自由想象的变动”的程序(或方法)——你可以先描述一个事例,然后通过增加和删除包括这一陈述中的各种属性的组成部分来改变这一陈述。剩下的不多、不少的元素就是本质。
先验的还原:专注于意识活动的主体本身,从经验的自我达到先验的自我。通常意识活动的主体——自我,是个别的、带有偶然因素的自我,经验和主体,带有许多个人独具的心理意识。先验的自我是深藏在经验自我背后的我,“先验的自我本位”,还原过程的最终产物,只剩下由自我、我思和我思对象组成的绝对、必然的纯粹意识领域。 4.还原的实质——既是一种认识论,又是一种方法论
把客观存在的东西归结为意识的对象——把对象的本质归结为离开个别的具体事实,靠直观来把握理念——把全部创造性的根源归结为先验的自我。
不应当用感官观察外界事物;不应当用科学的抽象(经验事实——必然的本质)——只能借助于无先决条件的描述、先验的直观去“洞察本质”,专注于先验的自我,依靠内心的直觉。
5.胡塞尔哲学所蕴涵的本体论
还原的最后产物是先验的自我,具有“构成作用”,构成意识、意识对象、一切对象的
意义和本质。
6.胡塞尔的“现象”概念
“现象”就是本质。
“现象”是非经验的,但又呈现在意识之中。 “现象”是不证自明的、直觉的。
——“现象”意味着“经过自身、自我显露出来的东西”。 五、胡塞尔的晚年危机
——论欧洲人的危机和科学危机。危机主要表现在精神方面,表现在对包含在历史中的“理性”,对人自身存在的意义失去信仰。欧洲危机的根源在于混乱的理性主义。从根本上说,这是哲学的危机,是理性主义哲学的危机。没有考察科学对人的意义。
科学观念被实证地简化为纯粹事实的科学,科学的危机表现为科学丧失生活意义。在人生的根本问题上,实证科学什么也没有说。实证科学正是在原则上排斥了一个在我们的不幸的时代中,人面对命运攸关的根本变革所必须立即作出回答的问题:探问整个人生有无意义„„
如何通过现象学摆脱危机:现象学要克服“混乱的理性主义”的弊病。必须研究科学认识的起源。研究科学与其他人类活动领域的关系,特别是转向对社会、历史的研究,找出科学对人和人类社会的意义。引进“生活世界”的概念,认为“生活世界”是任何客观知识的基础。
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思潮广泛流行于20世纪50年代及60年代初期的西欧,它不但是一种哲学,而且几乎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意识形态、文学、艺术、服饰、饮食、家庭关系等,被称为“时代的象征”。也被称作“危机哲学”。
存在主义:个人意识,自我感存在——个人的存在;在于非理性的心理体验。
人:存在主义——非理性体验;精神分析——非理性意识;意志主义——非理性意志;生命哲学——非理性生命
一、基尔凯郭尔(1814-1855年)丹麦哲学家,先驱——有神论存在主义。
人的真正存在——孤独个体。把孤独个体看做是人的真正存在,哲学的出发点,从而为存在主义哲学的最基本观念——“存在”奠定了理论基础。
孤独个体——精神个体、主观思想者,而不是指在物质环境中生活的感性具体的人。是单独自我,是那种“与它本身发生关系的关系”,是主观思想者所直接体验和感受到的整个神秘的精神状态。
人的存在状态——恐惧、厌烦、忧郁、绝望——悲观主义
恐怖是“孤独个体”最基本的存在状态,是人存在的本质。——虚无,虚无就是原罪。 厌烦、忧郁、绝望是恐怖的表现形式。
人的存在和发展状态——起点是个人,终点是上帝。
阶段:1.美学阶段——感性的、世俗的阶段(杂乱无章、腐化堕落、厚颜无耻,物质和精神的片刻满足,没有任何目的,只是个人情感和自然状态的玩物);2.伦理学阶段——理性阶段,禁欲主义、道德责任心,注重心灵的投影和追求,强调善良、正直、节制和仁爱;一个理性的人还不能达到真正的存在,还会受美学生活方式的引诱;3.宗教阶段——最高、最后阶段,人才能达到真正存在,超验上帝与个人直接对话,人生脱离苦海。这三个阶段是不合乎逻辑的、没有必然联系,过渡是完全主观的、突然的,是由个人按照自己主观意志选
择和决定的。
二、海德格尔(1889-1976年)德国哲学家,胡塞尔的学生
胡塞尔称其为最合适的接班人。
现象学,就是海德格尔和我——胡塞尔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 1.现象学的方法论
现象学的方法是唯一的科学的哲学方法。现象学的定义是:在判断或理解的过程中,让存在显示自身。
现象学(phenomenology):phenom自我显示出来的东西,在希腊文中有时等于存在者。Ology“言说”,作为判断的动态过程,显示出意义。在判断或理解过程中,让存在显示自身。对现象的理解不同于胡塞尔。(胡塞尔:现象是在意向活动中显示出来的对象;海德格尔:任何显现都是对人的显现,但却不同意说显现只在人的意识中发生,表现为意向行为。)显现是最贴近人的,但不是意识,而是存在。人并非总处在有意识状态,但始终不能离开存在。人的存在是出发点。
现象学的中心问题不是认识论,而是存在论。
2.基础本体论(存在论的区分)
全部的西方形而上学都在谈论“存在”,但实际上,人们谈论的只是“存在物”,人们忘记了“存在”和“存在物”,人们忘记了“存在”和“存在物”之间的“存在论的区分”。 亚里士多德的错误在于混淆了“存在”(Being)与“存在物”(Beings)这两个概念。存在的意义是过程,是动词(to be);存在物的意义是实体,是名称的含义。自笛卡尔起,近代哲学也没有分清两者概念,实体仍是形而上学的对象,不过存在不再是在事物的意义上说的实体,而是事物本质上的实体,但还不是动词to be。
“此在”的概念:存在论的出发点不能是任何一种存在物,而必须是这样的存在,它的存在是其他存在物的存在的基础。人就是这样一种存在物。用此在这一名称指称人这样的存在者,存在于此,不是抽象的人,是个别的人。只有人才能追问存在的意义问题,而追问存在的意义问题本身,就蕴含“此在”的概念。
“此在”是存在论的出发点,对人的存在的分析把存在于存在物沟通起来,是对一切存在物的存在所做的存在论分析,是存在论的基础与入门,因此被称作“基础本体论”。
此在的特征:此在的本质在于它的存在——《存在与时间》;这个存在者为之存在的那个存在,总是我的存在——《存在与时间》。
此在的本质在于它的存在:说明人与其他存在物的根本不同点是人不像其他存在物那样具有固定的、不变的本质,他的本质是由他的存在过程决定的。过程决定本质。
这个存在者为之存在的那个存在,总是我的存在:人不像其他其他存在物那样是一个类属,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存在者。每一个此在都是一个单独的自我,并不否认公众性。
两种存在——本真的存在(自我的真实存在);非本真的存在(被平凡的、公众的生活所掩盖的个人存在)
“此在”的存在状态:在世之在和与他人共在。
世界是人的存在的方式,是其他事物向人显示的结构。烦忙——显示事物的存在方式;打交道——人与事物的遭遇关系。
共在是一种被自我和他人同时显现出来的存在方式。烦神——显示“共在”的方式,有非本真(让自我消失在他人之中,常人,集体命名的自我服从、平凡、迁就,不存在了;用自我代替他人,介入——最终还是自我消失)和本真(超脱——自我与他人保持距离,达到平衡,以我为主回应他人)的分别。
“此在与时间”——存在的意义在于时间。时间性与此在存在状态的联系。过去——沉沦态(falling):沉沦在过去是、现在仍然是的既定状态之中,由“心态”揭示,心态是持续的情绪,心态两种状态非本真(恐惧)和本真(焦虑——生活重担和人生挑战)心态;现在——抛置态(thrownness):局限于现有的存在状态,如同被抛置在一个正在进行的生活过程中,由“语言”揭示,语言两种非本真(闲谈、好奇、含混)和本真(言谈);生存态(existentlality):设计并实现自己的可能性的面向未来的生活状态,由“理解”揭示,理解两种状态包括非本真(等待、观望、忘记)和本真(设计)。每一存在状态都包含着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因素,三种存在方式也是一个整体的存在过程。
“此在”的完整存在状态:先行于自身的(将来)——已经寓于的(过去)——在世之在(现在)。揭示“此在”完整的存在状态的过程是“烦”(care)。
面对死亡:
只是在面对死亡的心境中,人才体验到存在的全部含义——对他的全部可能性的依附、设计与实现。
死亡是此在本身必须承担的存在的可能性„„死亡于自身显示的是最合适的、无所牵挂的、超越不了的可能性。——《存在于时间》
后期海德格尔:天马行空。不再由“此在”入手,而是另辟蹊径,从真理、语言、艺术和技术等新的视域,显示存在的意义。
离开“此在”,谈论“超越人的自在的真理的本质”,并说“真理的本质是自由”。真理就是遮蔽与除蔽的张力所敞开的场所。把存在看做在真理廓清的场所中发生的过程,从而扩展了早期的世界的概念。把世界看成:天(光明)、地(隐蔽)、神(神秘之域)、人(生存之域)的结构。
关注语言:当人思索存在时,存在也就进入了语言。语言是存在之家,人栖住于语言之家。语言的复杂性、多样性、开放性和流动性正是存在显示出的既敞开又隐匿的意义。从语法中解放,恢复原始意义,让位于思和诗。很欣赏荷尔德林的诗。
一切艺术本质上都是诗!技术与艺术是相对立的存在的显现方式。把技术视为一种自我扩张、人所不能控制的“座架”(把人套牢了)——人离开本真。人应该诗意地栖居!
三、萨特(1905-1980年)法国人。哲学家、文学家、作家、政治活动家。拒绝资产阶级给他的奖——诺贝尔文学奖。《自我的超越》、《存在与虚无》等
接过了胡塞尔意向性理论。 意识与自我意识的区分:意向性不是表示自我与意识活动和现象之间关系的特性,而是表示意识与外界事物之间关系的特性。
意识的意向性就是对自身的超越性。
意识是自由地设置意向对象的第一级意识,是以外的事物为意向对象的意识;自我意识是以意识为对象的第二级意识。
意识——向外——超越性
自我意识——向内——以自我为对象
自我意识是反思性的;意识是前反思性的,为自我意识的反思提供内容。
意向活动的自由:意识活动包括直觉、想象和情绪——直觉和判断不一致。意识相对于外在的自由;想象的意向性具有更大的自由,它可以设定知觉不到的事物作为意向对象;只在想象中存在的意向对象叫影像;人之所以能够进行想象,那是因为他先天是自由的;把知觉对象转变为情绪对象,把因果世界转化为自己对之有所反应和有所作为的世界,情感是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认识不是唯一方式,情绪可以更进一步证明人的自由。
结论:意向活动是自由设定对象的自为活动,从知觉、想象到情绪,是一个自由程度
越来越大的过程。
意识不受自我意识的限制;自由是意向活动的内在结构。
自我意识与他人意识:由于他人意识的出现,自我意识才会发生,他人是自我的先决条件。现实中我与他人关系的根源在于自我意识与他人意识的关系。我看见自己是因为有人看见我。
两难处境:我既不能完全把他人当做对象,又不能完全把我当做他人的对象。
产生矛盾的两种心理倾向:一是把我作为注视他人的主体,把他人彻底对象化——虐待狂;把他人作为注视我的主体,把我彻底对象化——受虐狂。
把我与他人关系作为“为他之在”。冲突是为他存在的原初意义。我与他人冲突也有中断的时候,即发生在“我们意识”中。
时间性:自为的特殊的存在模式,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人从自身存在状态出发而做出的区分。
自在没有理由、没有原因、没有必然性。只是人的意识的安排和改造,才会有互相区别于联系的具有使用价值和工具效用的存在——世界。
虚无是使世界获得一个轮廓的东西。虚无和存在是互补的,世界理解为世界,这是一种虚无化。
人是使虚无来到世界的存在。没有意识的虚无,也就没有人所能意识到的世界。 自在与自为:人存在也有自在与自为之分,人也要虚无自己的自在。 存在主义的核心:人的存在是需要找到真实的自我。
人的自在是他现在所处的生活境况,人的自为表现为对已有的存在境况的否定。 用虚无把自在变为自为。把世界虚无化,还需要把自己虚无化。
人的意识不断地否定他的自在,这是自我虚无化,即从自在中分离出自己所欠缺的存在。在人的意识中,他的存在总是欠缺的,他永远不满足已有的一切,总要设定并努力实现新的可能性,这就是他的自为。
存在先于本质!(萨特)——人不是首先存在以便后来变成自由的,人的存在和他的自由没有区别。人类的自由先于人的本质,并且使人的本质成为可能。 人的存在决定他的本质(海德格尔);决定人的本质的存在是一个自由选择的过程(萨特)。
反对决定论:宗教决定论;启蒙运动假设“人性”。
存在先于本质:人的选择造就了他的本质,人是自由的!
绝对自由:自由选择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选择没有先验标准;选择不受必然性制约;选择是个别的、特殊的;选择是思想上的自主性;选择要负责任。
存在主义的核心思想——是自由承担责任的绝对性质,通过自由承担责任。 人命定是自由的。人不得不自由,是摆脱不掉的。
后来,《辩证理性批判》与《存在与虚无》不同,侧重点不是个人自由,而是先决条件对人的活动的限制。
自传:我放弃了战前的个人主义和纯粹个人的概念,转向社会里的个人和社会主义。
四、存在主义的倾向和偏颇
主观、个人、非理性
解释学
解释学成为一个独立的哲学运动是由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一书开创的。它是派生于现象学运动,又在与其他哲学派别对话的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独立的流派。解释学作为一种一般性的学术方法和态度在实际运用中卓有成效,在文学批评、美学、历史学等领域尤为显著,与现象学方法并驾齐驱。
一、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
最早起源于古希腊。
效果历史:历史性是“此在”存在的根本特征。(从海德格尔来) 方式。
2. 解释学研究的是存在论——人与经验世界的关系。
3. 作为“此在”的动中之在的历史,是主体与客体相互融通的关系。历史不是客观的——
历史总是人所理解的历史。历史也不是主观的——它先于人的反思,预先决定了反思的对象和方向。涵盖主客观关系的历史叫“效果历史”(effective history),对历史的主观历史,同时也是历史造就的客观效果。
4. 意义:化解主观主义历史观(历史是人的主观建构,所有历史都是现代史)和客观主义
历史观(历史要忠实于过去)的矛盾。效果历史为理解活动提供了存在论的基础,即“此
在”所理解的历史就是效果历史。理解效果历史是理解的界域与理解的处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处境”是历史的产物,人始终处在处境中,并且在处境中理解,处境影响人的理解范围的界限,这种界限叫做“界域”。界域不是固定的区域,而是理解在其中悠游,并随理解而移动而生成变化的过程。界域的生成流动叫做“界域融合”。处境是效果历史的产物,具有相对独立性和静止性。界域是效果历史的过程,具有流动性和开放性。
“偏见”的历史性:不能只承认原文的历史性而否认读者的历史性,读者和作者一样,都有不可抹杀的历史独特性。
1. 理解不是主体众多行为方式的一种,而是此在本身的存在方式。理解是“此在”的存在
1. 批判启蒙运动对偏见和权威的否定。“偏见”——被最后检验前所做的判断。(所以不一
定不客观,不一定不好)。“我们的偏见构成了我们的存在”。承认并服从权威并不是盲目的、被迫的,而是在理解基础上的理性的自由选择。启蒙运动的立场是对偏见的偏见。 2. 文本解释与文本原义之间的时间间距不仅不可能克服,而且也不应当克服。理解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模式,理解是从文本中接受有意义的东西,并把它们“解释”成自己理解世
界的方式。理解是将自己置于传统的一个过程中,在这过程中过去和现在不断融合。文本的读者与作者的“界域”的融合是因为双方都在效果历史之中。
3. 任何解释都是基于现在和未来对过去的理解,都是一种偏见。承认偏见的合理性并不导
致主观性,相反却能避免主观绝对性。理解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被理解的内容是文本
在历史中表现出来的东西,它要比作者想要表现的东西多得多。
解释学与自然科学
只有解释学才能揭示适用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经验和语言的一般特征和本质。在解释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确实存在着一般和特殊的差别。
经验包括人的存在与他的世界的全部关系,历史内在于经验,人对世界的经验是随着历史而变化的。解释学所说的经验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经验概念,否认自然科学方法是获得真理的唯一方法。
语言是理解的媒介
1. 解释的对象首先是语言的对象。作为对话的解释,只能通过语言进行。“能理解的存在
就是语言。”
2. 承认语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就是承认世界观的多样性和世界的丰富性。
二、利克尔(1913—2005年)法国哲学家:哲学解释学
解释学不仅仅是本体论
肯定海德格尔理解本体论的合理性。认为为了达到对此在意义的理解,必须走出主客体问题的圈子去追问存在的意义问题。批判海德格尔只是绝对地强调理解的本体论,无视解释学长期研究的那些方法论问题。
理解的本体论只能是一种视界,理解的本体论即蕴含在解释的方法论中。本体论和方法论是连在一起的。各种解释学都只有发现它的解释方法所理解的存在。有一种方法才能达到那个本体的存在。统一的本体论是永远可望而不可及的。
一切解释学都是为了克服过去文化时代和解释者的疏远和距离,从而使自己与文本进入同一时代。解释者使文本的意义为自己同化,使它成为解释者自己的意义。
“同化”:使最初异己的东西通过解释或理解成为自己的东西。
理解就是解释者超越自己存在的有限视界,从文本中接受一个扩大的自我。
语言是通往解释学的跳板。解释对语言的研究必须集中在对言语分析和研究上。语言:是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是语言和语义之间构成的网络体系。言语:是人说出来的具体的话语,是个人现象。符号系统体现了语言的形式、结构;言语则体现了语言的意义和功能。语言只有通过句子言语之后,才能指谓某一事物,才与外部世界发生联系。
哲学解释学特别关心言语同人类经验、世界和存在的关系。只有言语才能变成意义,语言是“死”的。言语的主要特征是一词多义性,积极方面在于具有非常经济的特点,消极方面在于必然带来言语的模糊性和歧义性。一词多义性带来的模糊性是无法消除的,因而使解释学成为必要。
科学语言要求一个符号对应一个意义。优点是含义明确,但要扩大到整个语言,没有取得成功。日常语言却具有可变性,能够同无限的经验进行交流。
语言的多义性,只有通过解释学才能使它获得语言的意义,这便是解释学必须完成的任务。
解释是对文本展示出的可能世界的阐明。
法兰克福学派
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流派之一。它以“批判的社会理论”跻身于现代西方主要流派的行列。它的特点是用现代西方人本主义观点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
历史概况:
1923-1931,初期,卡尔.格隆伯格,他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社会科学,而不是哲学系统。
1933-1950,流亡期,1930年7月,霍克海默担任所长,他强调社会哲学,而不是经济学史的研究。
1950-1968年,兴盛期,二战后,法兰克福研究所恢复,在该所正式形成学派。学派的理论旗帜是“批判理论”。霍克海默、马尔库塞、阿多诺。
1970年代后,衰败期,作为一个学派已不存在。但是批判力量还保留在哈贝马斯和施密特等人的著作中。
主要问题:
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它面临着传统理性主义难以解释的重大时代问题。为什么法西斯主义竟然在思想高度发达的德国兴起并执政;为什么高新科技会被应用于战争、屠杀等领域?
成员们用黑格尔的否定辩证法(否定被认为辩证法的核心)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人被人的创造物所控制,如人类创造了科学,却被科学技术控制,《劳动异化论》)以及早期著作,提出了批判理论。
批判的对象是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不仅具有阶级性,而且包括整体性。法兰克福学派看到意识形态所具有的平息和制止一切批判的危险,他们用批判理论鼓励人们说“不”,保留并发挥否定的权利。
社会科学的哲学
法兰克福学派是与逻辑实证主义同时出现的流派,两者分别以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问题为研究重点,研究的方法却迥然不同。
早期:霍克海默Vs.维也纳学派 中期:阿多诺Vs.波普尔
晚期:哈贝马斯Vs.实证主义一般原则 批判要点
实证主义抹杀了自然与文化、物质与精神的差别。实证主义把人的能动行为看做是
机械决定论总图示中一个消极的、被决定的事实。
实证主义者把世界看作是直接感觉的经验事实,抹杀了本质与现象的区别。 实证主义者过分夸大了事实和价值的区别,因此看不到知识和人类利益之间的联系。自然主义:价值中立。
实证主义把自然科学理论作为人类知识的唯一模式和普遍真理,没有看到自然科学模式的特殊性和局限性。
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说是关于社会和政治的学说,但又不是经验的实证研究,而是为社会科学奠定基础的社会哲学和政治哲学。
赫伯特.马尔库塞(1898-1979年)犹太血统的美籍德国人,哲学家、美学家,法兰克福学派左翼主要代表。《理性和革命》《爱欲与文明》《苏联马克思主义》《单向度的人》等。1068年法国学潮
思想:
1.理性辩证法:把黑格尔的理性自我运动同海德格尔的存在的历史性结合起来,肯定辩证法和人的历史发展的一致性。即人的理性有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
在黑格尔辩证法中发现两个要点:辩证法的否定精神&异化思想 在早期研究中,把辩证理性与人的存在的历史性结合起来,把人的理性理解为具体的人性。在《理性与革命》一书中,进一步把理性的否定说成是与个人自由和情感合二为一的本质。正是以人的快乐为标准,提出了批判理论。
认为,理性的批判是自我批判,即对自身的异化形式进行反思。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和幸福,理性要求对社会和自然进行一定限制,这是合理的、符合人性发展的限制。但是近代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倾向却把控制作为唯一的准求目标,把控制作为最终标准和自由的实现。对理想自由本质的恢复必然要超越出近代哲学的框架。
爱欲与人的解放(把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结合),理性自由本质要超越以“控制”为目的的科学技术,在以个人快乐为目的的爱欲中实现自身。
爱欲是对工具理性的否定,在此意义上是非理性的,但它又是自由理性通过个体化、感情化的自我归复。在这种意义上的爱欲不等同与弗洛伊德的性欲。爱欲是生命、自由和美的三位一体,是文明的最高理想和楷模。
对弗洛伊德的潜抑理论进行改造:到了潜抑是现实原则代替快乐原则的社会历史过程,它对于文明社会的形成起了积极作用,这样的潜抑是“基本潜抑”。进入近代以后,潜抑成为多余的“额外潜抑”,现实原则成了履行原则。
„„把个人权利转让到统治者„„把爱欲集中到生殖区,身体的其他部分则留作劳动工具。——马尔库塞 批判“性解放”、“性自由”。
批判工业社会不但压抑了人的爱欲,而且使人驯服、被动、无创造性。 意识形态的批判
西方意识形态的特点就是单向度。单面是双面的异化,人性是辩证的,由对立面组成,表现人性的哲学也是双面的。
在思维方式方面,意识形态把否定思维变成肯定思维,理性被畸形化,成为技术合
理性(工具理性)。科学管理和劳动分工提高了劳动效率,提高了生活水准,但也生产出反人性的思维方式。
在生产领域,意识形态产生出劳动的异化。
意识形态的宣传制造出“强迫消费”和“虚假的需要”。 发达工业社会是一个“攻击性社会”。
发达工业社会是一个一体化社会。
发达工业社会中工人阶级已经和资本主义“一体化”了。未来革命的动力来自社会
底层:流浪汉、局外人、少数民族等,批判理论是献给那些彻底拒斥发达工业社会而奉献生命的人的。
在艺术中寻找革命。科学技术已成为发达工业社会、资本主义的帮凶了。艺术具有批判性。设想通过“审美革命”,从人的生物本性的结构入手来改造人,造就革命主体。但这样的设想不过是毫无现实性的乌托邦。
尤尔根.哈贝马斯
危机与批判:把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改为改良理论。危机——经济危机、理性危机、合法性危机、信念危机
不赞同阿多诺等人对启蒙运动以来的思想传统的颠覆;他自觉地捍卫启蒙运动所代表的现代主义和理性主义的传统。
哲学应反思危机、解释危机,才能成为与实践发生联系的批判理论。
社会哲学:逻辑实证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是两个极端。反对实证主义对社会科学“不客观”“不精确”的指责,指出社会科学的对象是社会生活,研究者不可能站在研究对象之外,采取超然的中立立场。也不同意法兰克福学派其他成员“工具理性”的排拒立场。
其别三种人类利益以及与之相应的三种知识: 1. 2. 3.
人类的技术利益,与满足物质需要的劳动活动相联系,技术利益遵守规律,并由此构造了经验——分析知识。
实践利益,这里的实践是狭义的,专指伦理道德的活动。它创造了社会的共同价值体系,构造了历史——解释知识。
解放的利益,所说的解放指没有控制的交往。这样的交往与理解和遵守规则的活动有关,产生出关于规则和遵守规则的合理性的自我反思或批判的知识。 社会交往理论
初衷是为了解决社会危机。
劳动的工具行为不能解释劳动的社会性,人们在劳动中产生的生产关系要用交往活动来解释。交往活动不能被视为附属于劳动的行为,而是说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可还原的因素。
规则、语言和交往合理性是交往活动的三个要素:交往活动的规则是一切社会活动规则的总结,(客观世界——目的活动,真实性;社会世界——规范调节活动,正当性;个人世界——戏剧活动,真诚性);交往活动是最普遍、最重要的活动,因为它与人的生活世界相联系,而生活世界与其他三个世界都相关联,交往活动以另外三种活动的标准为规则,它要求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
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成为一种哲学运动始于50年代后期的巴黎,列维-斯特劳斯建立了结构主义人类学,拉康提出了下意识结构的理论,阿尔杜赛创立了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福柯运用结构主义的方法研究思想史,巴尔特把结构主义推广到社会学和文艺学领域。
60年代,结构主义已经扩展到人文科学的各个学科,取代存在主义,成为法国的主流。 结构主义的特征:
系统性——结构大于要素的总和。
封闭性——系统与系统之间没有重叠关系,要素不能既属于一系统,又属于另一系统。
文化性——结构是人的活动造成的,但不是个人有意识的产物,不是理性的创造,而是人的文化特征。文化先于自然。
集体下意识——结构主义者另一个口号是“社会先于个人”。社会结构是人的文化本质,而人的文化本质存在于集体下意识。
费尔南德.索绪尔(1857-1913),瑞士语言学家,现代语言学之父,结构主义的鼻祖
结构主义最初是由索绪尔开创的一个语言学的学派,索绪尔的语言学包含着结构主义的哲学原则和基本概念,是理解结构主义的哲学必不可少的理论背景。
语言和言语:语言学并不研究言语活动的一切现象,它只研究那些能够成为科学对象的现象。要在复杂的言语活动现象中区别语言(language)和言语(speech)。
语言就是言语活动减去言语。——索绪尔 语言是稳定的。 系统和个别——语言是一个整体,一个系统,言语总是个别的、境遇的,但语言不是言语的总和。语言是由符号表示的规则系统,言语则是应用规则的具体活动。 下意识和意识——语言是一个心理原型,与个人言语的心理活动相区别;前者是下意识的、被动的,后者是有意识、主动的。
社会和个人——言语活动的个人部分是言语,社会部分是语言。语言的社会性指语言规则,不是任何个人主动地有意识创造的产物。
文化和自然——语言是文化的产物,言语的功能是自然的,并被假定为天赋的。语言是一个人为的分类原则,是社会的、文化的产物。语言比言语重要。
同质和异质——言语活动是异质的,语言是同质的。同质的心理要素同时也是社会的、集体的、文化的。集体心理是文化的本质,可以归于人文事实一类,对它可做科学的研究。
语言的共时态和历时态——把自足的平衡状态称作共时态,相反的不平衡的状态是历时态。主张与时间有关的外部因素从语言学对象中排除出去,主要研究语言的共时态。
能指和所指——语言的要素是符号。索绪尔把符号定义为“在语链中排除前后的要素,作为某一功能的能指的一段音响。”符号的单位是音响,而不是文字。符号的所指是概念。印象是符号能指,是音响的形象。语音同步地把思想和声音分割成相互对应的要素,两者由心理联想结合为符号。
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句段关系是两个以上符号的组合,组成复合词、词组、句子等。句段关系主要是由于符号与外物的联系而产生的意义差异和声音形象差异而出现的。所指和能指都是差异的。
符号之间除了实际的对立之外,还有可能的对立。这些可能出现的符号不在言语链中,它们的所在地是人的头脑,它们属于每个人的语言内部宝藏的一部分。把符号之间这种可能的置换关系成为联想关系。
列维-斯特劳斯(1908-2009年)法国人类学家、哲学家。《结构主义人类学》《忧郁的热带》
当白人认为印第安人是野兽的时候,印第安人却在怀疑白人是不是神,虽然双方的态度同样处于无知,但印第安人的行为肯定更符合人性。——列维
在他之前,人类学有进化主义和扩散主义(传播主义)两派,前者认为原始人是没有进化的种族,后者认为人类有共同的起源,扩散在世界各地,由此形成的各民族的文化有高低之分。双方都认为现代人和原始人的区别是历史的进步所造成。
“人到处都一样,现代西方人和原始人没有区别。”人类都是“意指动物(signifying creature)”,意指即把意义归附于事物的过程。原始思维和现代科学有着同样严格的逻辑,同样充满着理智,两者没有质的差别。——列维
列维对于人的看法与萨特的存在主义迥然有别:他强调的是人的下意识行为,而不是意识的结构,是社会结构对个人的决定性作用,而不是人的自由,是文化和思维形态的共时性,而不是历史的进步。
他研究了原始部落的亲族关系、图腾、神话等现象,发现它们都有类似于语言的意指结构。他受索绪尔影响,认为支配这种结构的原则是差别原则。
列维发现,原始部落的亲族关系不是建立在自然区别(性别、长幼)基础上,实质是社会区分。他使用结构主义方法,把亲族关系作为一个结构来研究,父亲、舅舅、母亲和孩子是四个要素,这些要素之间存在四种关系。这些关系服从对立原则:夫妻关系与兄妹关系对立,父子关系与甥舅关系。有部落的男人和他的姻亲兄弟的关系的社会学意义是“送从女人的人”和“收女人的人”的关系。以女人为媒介,代表了两个部落之间的关系。
亲族关系——三种交换媒介:女人、食物和信息,由此造成亲族关系、生产关系和语言关系。
图腾——是反映部落之间生产关系和语言关系的结构性现象。图腾的作用是造成部落之间的差别和相互依存。“把自然和社会理解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分类图式”。这样的图式把社会的某一团体和自然的某一物种归于一类。
神话——每一个系谱的神话都有一个隐藏的结构。神话的语言可被分为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神话的句段按时间顺序叙说历史故事,具有历时性;神话的联想关系变现为隐喻,即,表面的句段蕴涵着深层的意义。用结构分析的方法,首先揭示出一些重点句段的隐喻,他称之为“神话素”;这些神话素服从对立原则,他们之间构成了共时的对立关系。神话的结构就是它的要素之间的对立关系所组成的网络。只有用隐喻置换句段关系,忽略历时性,关注共时性,才能揭示出神话的深层结构。神话思维不是非理性的,不是只有感情的想象;相反,神话是用神话素为材料的逻辑图式。
原始思维和现代思维——人是意指活动的动物。意指活动的特点是把外界事物与意义联系起来。原始人和现代人的区别犹如手工匠和工程师的区别。原始人的思维不对观察和理解、感性与理性加以区分。
通过神话学的研究,还发现了人类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表面上看起来是两种要素的对立实际上有一个三元结构。
生——农业 捕猎 战争——死
雅克.拉康(1901-1981)法国精神分析学家
精神分析的对象和方法:早年曾把精神分析看做一门独立的实证科学,但后年强调它是一门人文学科,有着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虽然心里领域是欲望这一事实,但只是在弗洛伊德建立了对象的相对独立性之后,心理学才成为一门科学。——拉康
人的欲望是一客观事实,这个事实既不能被还原为外界事物的可欲性,又不能被归结为人的生理本能。欲望是一种文化现象,没有产生欲望的那些文化条件,人就不回有恰当的可欲对象。弗洛伊德指出在人的本能与外部世界之间存在一个中介,没有这一中介,外界事物就不会被心理所接受,这个中介是一个心理活动,它就是欲望。拉康认为精神分析的方法是人文科学的结构分析。
精神分析是“语言治疗”,精神分析的对象只有一个,那就是病人的语言。尤为重要的是,索绪尔的语言分析的方法也适用于对精神病人语言的分析,因为“下意识和语言一样有结构。” 镜像阶段和想象界:
儿童在六个月左右之后,心理状态就进入到镜像阶段,镜像是人特有的。镜像阶段的欲望反映出人类的特殊性,人类欲望与动物欲望不同之处在于,人想要得到他人的承认。 儿童的欲望是他人的欲望。儿童想要自己成为他人的所欲对象;儿童欲求他人所欲求的东西。拉康指出,镜像阶段的特点是主体与客体、自我和他人在想象中的等同。 俄狄浦斯情结和象征界:
自我与可欲对象的完满结合由于他人(父亲)的出现而被切断,自我因此成为主体,可欲对象成为客体,两者建立起象征关系,同时,主体与他人也建立起象征关系。——“我”诞生了。象征关系的建立是把自我与可欲对象的完满结合留在下意识的结果。
象征规律是用符号象征可欲对象。
能指对所指的代替是适用语言的前提,没有这种代替,人的心理行为将像想象界的儿童一样,身体和器官与他人乃至外界事物处于直接等同的关系。
语言的象征意义:要用下意识的欲望来说明。下意识是语言的全部结构。一个人学会了“我”以及其他人称代词的意义,标志着他进入了语言,进入了文化和社会。
人在意识的深处有与他人认同和得到他人承认的欲望。
人又否定作为主体的“我”的倾向,当他在做出这样的否定是,他也就肯定了那个下意识的与他人等同的“自我”。
意义的所指是下意识的欲望,语言的符号功能只能有能指来承担。能指的流转与所指的流动虽然发生在两个彼此分离的层次,但它们却是共时的、同构的。 罗兰.巴尔特(1915-1980年),法国文艺学家
风格:写作的零度状态。
巴尔特结构就是广义的风格和氛围。风格一旦出现,就有了不依作者意识为转移的生命力。
“零度”本来是语音学的一个概念,指的是没有特定所指的能指,比如,婴儿发出的声音,它不能起到区别所指的作用,但却具有能指的性质。零度是制造差别的差别。
写作是从风格创造出作者意义的过程。 魅力:事物的神话。
社会中的每一事物都不是自然存在,其意义不在于自然属性,而在于文化特征。
神话学就是对事物的文化特征的解释。正是神话学的解释赋予事物以特殊的魅力。 魅力和风格一样,是一种文化氛围,它决定了一事物所包容的要素的特殊意义。 神话学的意义具有社会凝聚力,它把接受它的人结合成一个集团。
神话学的意义在现代社会中与广告有很大关系。广告的作用在于把商品变成图腾,因此常用邀请观众参加“部落”的镜头。广告总是创造出一些投合社会心理的氛围。
社会体系:符号的结构
符号学是结构主义的社会学,它是结构主义的语言学的推广和应用。巴尔特把社会对象的结构分解为图式(食物)、规则(食谱)和用法三部分。
在服饰体系中,同样风格的套装组成句段关系,不同风格的同类产品,如鞋、帽、衣、裤等组成系统关系。
意义:跨文本的快乐 读者有创造意义的权力。
主体阅读文本是一个在创造中体验的过程。意义的创造是意义的逆反,它是在意指活动中实现的。在文本中“嵌入”另一个文本,用这样的“跨文本”(inter-textuality)的读法在文本内部展开一个新的空间,以打破文本结构所控制的意义。
文本是快乐的源泉。后现代艺术的一个特点:要求读者不要旁观,而要参与;不是消极地理解作者的本意,而是积极地创造出适合于自己口味的意义。
走向后现代,有点解构的味道。
解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原本不是一种哲学思潮,它的主要成分是后现代的文学艺术(包括建筑的艺术风格)和后工业社会的社会科学。
在解构主义进入后才成为一个广泛的哲学思潮。
一、利奥塔(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当代法国著名哲学家,后现代思潮理论家)论后现代
《后现代的知识状况》 后工业社会或后现代社会是以计算机产业为基础的信息社会,知识已成为生产力和权力。“谁生产、谁储存和掌握了输入的信息,谁就决定了知识的内容和社会发展的方向。所以他认为青年知识分子已经不再是关心人类命运和解放的社会精英,他们已经技术化、职业化了,知识已经成为知识分子争夺权力的战场。”
没有一个人或者集团能够掌握全部信息,知识的争夺同时也是对话与分享,必须遵守共同的规则。科学和叙事是规则不同的两门知识,不能用一方来否定另一方。
科学借助的哲学叙事有两类:法德两个国家的神话共同构成了以科学主义为主导的现代主义。
关于人性解放的神话:法国启蒙运动
关于所有知识统一性的神话:德国唯心主义 后现代定义为“对宏大叙事的不信任”。
后现代主义的哲学特征:后就是超越之义,它要超越的后现代主义指的是自启蒙运动以来的理性主义传统,即所谓的现代性。现代哲学的一个派别往往集中批判传统哲学的某一方面,以求有所建树。后现代主义要求全面、彻底的批判,并且是怀疑、否定、解构和颠覆意义上的批判。他们把尼采、弗洛伊德、马克思称为“怀疑大师”。
由于后现代主义否定了传统哲学理论的一切价值和内涵,他们的话语难以建立新的理论,正面建树不多,却处处表现出强烈的怀疑主义、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色彩。 二、哈贝马斯对后现代性的批判
哈贝马斯认为现代性有以下特征:
职业性的科学
普遍道德准则和法律 自由的艺术创作
不同意因为工具理性产生的弊端而全面否定启蒙理性,从整体上否定现代主义的价值观。反对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马尔库塞的“审美革命”的主张,认为这是企图用艺术价值来取代理性和道德普遍性的另一种极端。
对后现代主义发动反批判的出发点是后现代性的艺术美学特征。 二、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法国文化史学家
福柯的旨趣:高峰体验都是很边缘化的。
人们一般把福柯早去的思想归为结构主义的范畴,他关心结构的目的只是为了解构。 福柯的著作不是一般的思想史著作,它们是对现代历史的哲学批判,考察的中心问题是现代理性和人的主体性在西方社会兴起的社会历史条件。
福柯的考察以1969年为界,分知识考古学和系谱学两个阶段。
知识考古学就是对知识的现在结构的本原的揭示。还是在一定的结构中对另一种结构进行解构。
系谱学,概念来自尼采,是用来把握差异的方法。不是从逻辑体系批判,而是从逻辑体系的基础来找差异,瓦解之上的逻辑体系。
从福柯的考古学到系谱学的发展可以看到一以贯之的旨趣,那就是,为了解构的目的而对结构的起源进行考察。
癫狂与理性:福柯的哲学生涯是从探讨现代医学和精神病学的起源开始的。精神病不是一种自然的或生理方面的疾病,而是一种对人群加以分类的社会功能,它的诞生是历史的产物。17世纪以前人们并不把精神病当做一种疾病加以诊治,在柏拉图的著作中,迷狂是理性发展的最高阶段。社会对待癫狂的态度就是对非理性的态度,对待非理性的理性态度是对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的一种假定。(例子:17世纪,麻风病在法国被治愈,人们把精神病、流浪汉、罪犯等人关进了原先关麻风病人的空房间里,1%的巴黎人被定为精神病关入其中。精神病是人为划定的。)理性的标准不是天然的合理性,不是来自知识的论证,而是一定的外在历史因素
所造成的。 知识型:“范式”(科学哲学的概念,库恩);知识型类似于库恩所说的“范式”,是决定知识形式和方法的框架和判断真假的一般标准。1.文艺复兴时期,“相似性”是知识型的基本特征,上帝创造的相似性是隐秘的,等待人去辨认,这时的知识表现为揭示隐秘的神秘科学;2.古典时期(1600-1800),心与物、主观与客观被对立起来,知识型的基本特征是表象,心灵如同自然的镜子,表象型的知识型把自然作为主要的表象对象,自然科学是古典时期的主要的知识形式;3.现代时期(1800-1950),自然不在是物体,而是非实体性的、功能性的力,如电、光、磁、热等,科学对象是视觉不可见的,只能被抽象的理解,人成为自我经验的中心,只是在现代知识型中,“人”才走到了现象的前台,成为世界的中心,人是19世纪以来的产物;4.当代(1950年后),人的经验不再是自我意识的对象,主客观关系和人的优越性都被结构消解了,把人类的理性解构了。
监督与惩罚:启蒙时代禁止酷刑。法国大革命时代用断头台处决犯人,设计断头台的目的是为了免除犯人的痛苦。启蒙时代开始的惩罚制度在现代臻于完善。现代惩罚体系像是边沁设计的“环视塔”的监狱模式。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大监狱。现代惩罚制度的成功之处不是在于制止犯罪,而是在纵容犯罪。——反社会性。讨论力量、身体、知识——福柯考察现代惩罚体系的结构是为了找到解构的途径。
系谱学是他的结构的手法。福柯用“身体/力量”这样的概念表示两者的内在联系。与身体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力量有两种:加诸身体“权力”Vs.身体自身的“强力”。身体是权力和强力较量的战场,两种力量在身体内进行着无声的秘密的内战。身体内微观战争是宏观的社会组织与经济关系的基础。前资本主义经济只需要对身体进行奴役和惩罚,那么资本主义经济从身体之中抽取生产性的服务,从内部控制身体,把一定的力量灌注在身体之内。系谱学对微观角度,对人的身体内部看待现代惩罚制度的影响。用力量/知识的概念表示两者的相互作用。一方面,知识来源于力量,被力量所驱动;两一方面,知识又是一个生产、规范、配置、循环、操作力量的有序的体系。知识的作用在保持权力与强力在身体内部的平衡。知识就要塑造“正常人”的形象,代表权力监管、约束身体。当权力过分压制、摧残身体时,知识又会为身体的强力重新创造和规定灵魂。
性的意义:身体是被很多不同的政体所塑造的(福柯)。《性史》的主体是说明权力是如何在身体内部,对人的欲望加以规定,塑造正常人的形象,从而决定了主体性的形式。在古希腊,人们把性欲作为美的追求。主体是控制欲望的反思的、审美的主体,与这样的主体相联系的知识采取了静观思辨的形式。中世纪,性观念不是公开的话语,忏悔是表达性观念的主要的观念,主体成了摆脱肉体的灵魂,知识被等同于宗教神学。古典时期,关于性的话语逐渐公开,目的仍然是为了禁止和压抑。现代的性观念是控制我们的秘密,它表现为加诸身体的权力,权力抹煞了性作为身体的强力的意义。福柯主张把性理解为身体自身的强力,把性从“自然本性”、“真理中心”的观念中解放出来,成为纯粹人为的、自发的游戏,它的意义是快乐。
三、雅克.德里达(1930-2004年):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文艺理论家,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
逻各斯中心主义:看到“语音中心主义”的传统,其实质是“逻各斯主义”。“逻各斯”即语言的内在理性,也是人类的自然的理性。德里达以其“去中心”观念,反对西方哲学史上自柏拉图以来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传统,认为文本(作品)是分延的,永远在撒播。德里达的批判矛头直指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
哲学的边缘:德里达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批判表现在对西方哲学理性主义传统的批判。这是对逻辑与修辞、理性与隐喻的二元对立的解构。在哲学的边缘处发掘中心意义,在逻辑的语言中找出对修辞和隐喻的依赖。所指和能指是一张纸的两面。 写作的意义:书写的字符才是真实的语言;语言的特征在于它的自主、独立性,语言独立于一切,甚至独立于人。“文本是活的,人死了。”字符的另一个特征是它的流动性,这一性质使得它不会形成任何中心或本质,更不会以字符自身为中心。字符本身并无意义,意义只存在于字符流动所创造的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无他物”(文本主义)。德里达把文本意义的特征归结为“分延”(区分和推延,文本的意义在不断区分和推延,是流动的)和“撒播”。他认为一个词的意义不仅取决于它与其他词的区别,而且存在于它在时间中的流动,在流动中同其他词语交迭、贯串,从而推延了它的意义的出现。撒播是分延的方向,撒播的过程不是直线式地、单向度地传递信息,而是向四面八方的扩撒、分布。人们唯一可以把握的是撒播的“印迹”(trace)。印迹是撒播的通道,编制的经纬。“原型写作”——把图形和符号刻写在人的大脑上,这种刻写先于书面写作,先于说话,甚至先于人类历史和儿童发育。德里达把痕迹(spur-trace)看做是原型写作的印迹。印迹也是符号,是先于文字的符号。它隐蔽在文本中,是分延和撒播的通道。认为在有意识的直觉、记忆之前,人的下意识中已经有了与外界接触的通道,它把神经反应活动的效果推延到以后才能出现。“意识是一种幻觉,人们创造
了它,于是它消解了精神、心灵和意志等概念”。印迹只是一种不可见的、不可把握的心理能量所造成的,原型写作及其产生的印迹只是一种假说,它的作用是为意义的分延和撒播提供一种因果论的解释。
激进的文本主义。
四、吉尔斯.德留兹(1925-1996)法国哲学史家
欲望-机器:认为欲望是类似于工厂那样开工和生产的物理的、机械的过程,“除了欲望和生产,什么也没有”。身体是欲望的载体,身体的每一处都分布着“欲望-机器”的动力和燃料,它既感受到欲望的无序的扩张,又感受到欲望在某一器官的集中。身体既接受“欲望-机器”的推动力,又接受它的反作用力。欲望的生产既有开工,又有间歇;后者也是欲望生产的必要环节。欲望为了主体自身而潜抑。
精神分裂的分析:反对弗洛伊德。他认为下意识是对自己和父母个性的无意识,但下意识并非毫无意识内容,它对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政治身份仍保持着清醒的意识。不是儿童或原始人,而是精神分裂者更接近于下意识状态,他们才是精神分析的主要对象。对精神分裂症所做的理论分析的目的不是为了诊治,而是为了解放,即把精神分裂症作为解放的力量。精神分裂状态中的意义是永不休止的流动,在不停止地创造意义,这种状态比正常状态更接近于“真正”的意义。精神分裂状态更接近“欲望-机器”的运转。“精神分裂者不是病人,他们不是正常社会的疯人,而是疯狂社会的正常人。”
资本主义批判:资本主义发展是由欲望的生产向欲望的潜抑的转化。如果说,资本主义前期是精神分裂的社会,那么,资本主义后期就是对精神分裂加以治疗和制止的社会。
游牧思想:把欲望的扩张和潜抑的模式应用于社会思想领域,提出了“游牧思想”和“城邦思想”的对立。城邦思想的特点是等同、相似、真理、正义和否定,它的运行规则是这样一个否定式:“X+X=非Y”。游牧思想的特点是流动性、多样性和开放性,它的运行方式是一个开放的肯定式:“„„X+Y+Z+A„„”。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2207be943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