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理解

2022-10-22 12:08:3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理解》,欢迎阅读!
孔子,理解,思想,教育


我对孔子的教育思想理解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他在私学组织的基础上,创立了儒家学派。孔子提出了许多著名的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今的教育任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育作用方面,孔子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孔子认为教育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孔子认为要治国首先要解决三个重要条件,即:首先是“庶”,即要有较多的劳动力;其次是“富”要使人民群众有丰富的物质生活;再次是“教”要使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己。这三者的先后顺序表明庶与富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只有在庶与富的基础上实施的教育才能取得成效。同时,孔子强调以教育作为施政的基本手段,要宣传忠君孝亲、奉公守理,这是教育直接为政治服务的表现。的确,教育只有在经济发展了的基础上才能建立,因为只有经济发展了,我们才有能力去建立学校,配置教学设施,安排与组织教学动。

孔子对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其关键性作用,持肯定态度。他在中国历史上首先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一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指出了人的天赋素质相近,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大突破,成为人人有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当受教育理论依据。一个人只有受过教育才能成为正真的人,正如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讲的:“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形成”。但是,孔子将人分为了“生而知之者”的上智、“学而知之者”与“困而学之”的中人、“困而不学”的下愚三类,断言有不移的上智与下愚,这是不科学的。

教育方针方面,孔子提倡“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这一方针的主要内涵是:教育的对象不分华夷、不分贵贱,凡是愿意学习并且在学力、学习时间、经济条件上都许可的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力。这一方针规定了孔子创办私学的受教育对象,指导着孔子的教育实践活动。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孔子广泛的吸收学生,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化到了普通平民,满足了普通平民入学教育的愿望,扩大了教育社会基础,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这一理论在今天有其存在的意义:作为教师,应当平等的对带每一位学生,在教师的眼里,所有的学生应当一视同仁。学生不应因为家庭背景、自身能力受到教师的“特别待遇”。而这又是当今教育中现实存在一个问题。未来要走上讲台的我们,要十分注意这一点。

教育目的方面,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将士培养成为君子,即从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这条培育人才的路线,可以概括称之为“学而优则仕”(这句话原为孔子的学生子夏所述)。它的意义是:学习是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先决条件。这一教育的论反映了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学而优则仕”与“任人唯贤”的路线配合一致,为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准备了条件。如果说国家的统治者是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人,那么,他是绝对不能把国家治理好的,这可以说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但是,这一主张过度的强化教育政治功能,而忽视了教育经济功能,同时,只要认真读书就会取得一定的官职,使得一部分人形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思想,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教学内容方面,孔子认为教育的内容应为“六艺“(六艺:《诗》《书》《礼》《乐》《艺》《春秋》“六艺”教育传统是孔子继承的西周贵族的,但孔子是吸收采择了其中有用的学科并且根据现实需要创设了新学科充实了学科的内容。所以,虽然孔子提倡的“六艺”的教学内容与西周贵族的“六艺”教育




内容是有区别的。“六艺”的教育内容,各有各的教育任务,对人的思想都有重要价值。孔子的教学内容有三个特点:1)偏重现实的社会人事,而不是崇拜神灵;2)偏重文事,有关军事知识技能的教学居于次要地位;3)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对鬼神敬而远之,这是一种明智的态度,在现在看来也是正确的。但是过度重视文事却轻视技能与生产劳动存在一定的缺陷,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需求。但总的来说,“六艺”的教育内容在当时至少还算是还是丰富的。

教学方法方面,孔子提出了这样几点:首先,思、学、行结合。“学而知之”是孔子进行教学的主导思想,学是求知的途径,也是求知的唯一手段。同时,学习的时候要深入思考,将学习与思考联系起来。因此,他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论断。孔子认为学是为行服务的,学是手段,行是目的,行比学更重要。现在的教育也要求学生将学习与实践联系起来,“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习的内容也只有用到生活当中才能发挥出力量与效用。其次,启发诱导。孔子认为,不论学习知识还是培养道德都要建立在学生自觉需要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自己能对问题加以思考,获得切实的领会,才是可靠和有效的。所以,为了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思考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孔子提倡启发式教学这就要求老师有一定的耐心,然而,往往很多老师很难做到这一点,总是把问题的答案直接告诉学生或是只给予学生少量的思考时间。后,因材施教。孔子提倡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身心发展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促进学生的真正发展。不同的学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育,作为未来的教师,我们也应该明白这一点。有时候,不是学生不愿意学或者是学生学不好,而是我们没有采取正确的方法去教学生。所以,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教师不应一味的责备,而要进行自我反思。另外,孔子认为,教学需要师生双方配合协作,学生端学习态度,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诚然,只有端正学习态度,学生才能学的好,如果真的有“食古不化”的顽皮学生,恐怕水平再高的教师也无能为力吧!

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从政的君子,而成为君子的最主要条件是具有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在他的私学教育中,道德教育居于首要的地位。对于道德教育孔子提出了六条道德教育的原则,即: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过。 这六条原则中的每一条在现在都有现实意义,并且已经超越了道德教育的范畴,几乎可以运用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

孔子也对作为一名教师提出了应具备的基本条件:1)学而不厌。正如俗语说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不可能掌握一切的知识。但是只要我们一直保持着一颗好学之心,终生好学,我们就能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知识境界,使自己的眼界更为开阔。2)温故知新。教师肩负着传递和发展文化的使命,既要注意继承,又要探索创新。3)诲人不倦。因为教育是高尚的职业,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社会4)以身作则。从古至今,教师对学生的影响都不仅仅是言,还有行。即不仅是言传,更要身教。身教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比言传更重要。(5)爱护学生。教师不仅要关怀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怀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尤其是在社会发展速度极为迅速的今天。6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是相互促进的。正如韩愈在《师说》里讲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教师并不是万能的,也有需要向学生学习的地方。

孔子自己以身作则、以德服人,是一名伟大的教育家,是中国历史上教师的光辉典范。

我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教育家,他们都提出了许多著名的教育理论孔子只是中国古代众多教育家之中的一个。作为即将踏上讲台的我们,我认为我们应多读多了解各家的教育思想,取其精华,争取能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将这些方法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13d1e0802768e9951e738ae.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