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全面认识和正确把握高师音乐教育的特征》,欢迎阅读!
全面认识和正确把握高师音乐教育的特征
摘要:在高师音乐教育中,按照音乐艺术的基本表现特征———技术教育———实施的教育是被引起普遍重视的,而非技术教育则往往被人们忽略和冷落。要全面认识和正确把握高师音乐教育的特征,把非技术教育摆在与技术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把它作为培养音乐教育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手段,促使音乐对人的潜移默化作用和教育功能得到更加全面的认识和广泛的应用。音乐艺术既有技术(技能、技巧)的表现特性,又有艺术(情感、审美)的表现特性,是技术表现和艺术表现的统一。
作为培养音乐人才的音乐教育既是技术表现(技能、技巧)的教育,又是艺术表现(情感、审美)的教育,是技术教育和艺术教育的统一。作为培养音乐教育人才的高师音乐教育,应该既是技术表现(技能、技巧)和艺术表现(情感、审美)相统一的教育,更是学生个人审美意识与社会审美意识相统一的教育。在目前我国高师音乐教学中,由于对音乐教育人才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和内涵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研究,往往把技术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手段,学生也以把对某一种技术表现手法或者某一个技术动作的获得作为学习的主要目标,忽略了音乐教育人才的思想性和知识性,使高师音乐教育长期停留在技术教育的层面。这样,就必然容易产生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患得患失的情绪,进而影响和制约音乐教育人才的学习和成长,使他们既难以掌握表现音乐艺术的技能,更难以成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从而使音乐教育作为提高国民文化素质重要组成部分的影响作用和促进功能难以得到发挥。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全面正确认识和把握高师音乐教育的特征,充分认识研究影响和制约音乐艺术学习和提高的各种非技术因素,在对学生进行技术教育的同时,加大非技术教育的力度,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才能,增强艺术素质,培养优秀的音乐教育人才。
一、非技术教育的特性和内涵非技术教育的特性:即学生在学习音乐表现技能的过程中教师对其进行的心理的、艺术的、审美的引导和培养,也可以说是在音乐表现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对自我意识、艺术素质、审美意识的研究和完善。需要强调的是:非技术教育并不是与技术教育对立的。恰恰相反,它是和技术教育紧密融合在一起的,是技术教育得以发展和深化的基础和前提,是高师音乐教育特色的体现,是高师音乐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更趋合理的体现。实现非技术教育并不是多开设几门艺术理论课就能解决的,
它应该是在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在教师与学生亲密无间的接触和了解过程中完成的。非技术教育的内涵,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 (一)音乐教学中的心理引导
1?个人自信心的建立 自信心的不足既影响学生的情绪,又左右着学习的质量,是阻碍学生学习进程的最大障碍。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常常为学生的信心不足所困扰,学生也常常在困难或挫折面前表现得信心不足,使教学停滞不前最终影响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树立。对教师和学生来说,要经历所有将要接触的音乐艺术作品所要表现的思想、情感、愿望是不可能的,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遇到挫折也是必然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体验而非经历。音乐艺术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种积极快乐的体验。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多用启发式的方法帮助学生,正确引导他们感受和体验音乐艺术作品的思想、情感和内涵,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如果教师的方法不当或引导失误,学生会因精神紧张而使情绪受到抑制和约束,失去面对挫折战胜困难的信心。所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使其保持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始终处于热情洋溢、精神焕发的状态之中,是音乐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2?自我意识的完善 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基础。普通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有明显的表现:他们关心自我的发展、自我评价能力逐渐提高、自我控制能力逐渐增强、自我教育能力提高较快。当然,在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弱点:易幻想、好冲动,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常常偏高,自我控制能力偏低,自我体验的强度过大,自我目标往往脱离实际,容易摆动,起伏不定(pp21-24)。学习音乐艺术的大学生较之普通大学生一般自我意识更加强烈,这是音乐艺术表现特征所决定的。在音乐教学中,特别是在音乐技能技巧的训练过程中,学生每次上课或练习都是在巩固、更新、完善昨天学习认同的感觉而体会创造出新的更高级的音乐艺术意识。可以说,这种学习本身就是在不断地进行自我否认的矛盾运动中寻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否定中寻求肯定,寻求新的艺术感觉、新的艺术意识、创造新的艺术生命。但音乐学习过程中的这种“自我否认”,常常使学生产生困惑:到底是听从自我的意识判断,还是服从老师教学的安排和要求?这种自我意识的困惑和矛盾,导致学生与教师认识上的偏差,结果造成教师教一套,学生想的又是另一套,出现教与学的分离,也是学生学习状态不稳定的主要因素。音乐艺术学习十分强调“音乐感知”,这种“音乐感知”实际上也就是人的自我意识在音乐艺术学习及鉴赏中的特殊表现。教师若能充分认识学生心理活动的这一特点,主动了解学生的想法,因势利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能得到更加充分的调动和发挥,教学的效果就会更加有效。
3?正确的价值定位 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价值的本质是指客体
主体化过程的性质和程度。学生学习音乐,获取音乐艺术表现的技能技巧,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艺术追求,展现自己的艺术价值。所以,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艺术价值实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按照社会对音乐教育人才的要求,遵循音乐教育的规律,引导学生成长进步;学生也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学习,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由于认识的差异和经验的不足,学生常常容易产生脱离自身实际的想法,错误地估计自己的实际能力,其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同时,由于对社会音乐思潮和音乐流派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辨别,对音乐作品缺乏科学客观全面的艺术评价能力,良莠不分,从而产生出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方法持抵触态度的现象。所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音乐艺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做客观的认识和分析,帮助学生建立符合社会音乐发展潮流的艺术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符合自己身心发展特点和承受能力的艺术发展目标,又可以使学生及时了解社会对现代音乐教育人才的要求,取得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前进方向。艺术价值观的确立,对学生事业心的建立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学生事业发展的潜在动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1273a7283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