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生人际交往研究现状》,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学生人际交往研究现状
作者:沈洪炎
来源:《学习导刊》2014年第07期
摘要:如何使不同主体间的交往和理解成为可能,消除当代人所面临的交往困境,是当代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整理目前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1)现有的人际交往研究缺乏科学性的时代性的针对性的理论支撑,有必要构建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理论。(2)对于新经济时代条件下大学生人际交往呈现出的新状况研究较少,有必要在数量和质量上将其充实,以便更好指导学生的人际交往工作。(3)编制一套大学生人际交往量表是迫不及待的。 关键词:大学生 人际交往 研究现状
世界科技革命以来,社会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背景下政治经济文化、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管理体制、培养模式,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群体演化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对当代人类的人际交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作为未来社会重要力量的大学生。他们不仅在生理、心理上不断走向成熟,而且各种思想观念正处于发展和形成的阶段,如何使不同主体间的交往和理解成为可能,消除当代人所面临的交往困境,是当代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
中国有句古话:“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际交往及其形成的人际关系,自古以来就被国人所重视和研究。到目前为止,我国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专门著作20部左右,其中包括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研究、大学生人际交往指导、大学生心理交往理论与方法等。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能搜索到的文献资料至今也有1000篇左右,从早期的1993年以前的11篇左右数量也一直在大幅度的递增,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研究不仅从数量上大变化,在研究的深度也进入百家争鸣的阶段,大学生人际行为特点和应对方式的研究更趋于时代化,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其它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更加深入,对人际交往的研究也慢慢的加入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理论因素,在此基础上,现阶段的研究也更加注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应用研究。我国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研究主要包括人际交往相关理论、大学生人际交往动机、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和问题、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及其改善途径,而每个领域都还需要进行更加精细的界定和研究。(1)人际交往理论:主要集中于人际交往的含义上,而非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涵义。有些研究通过人际交往的定义,简单地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定义进行延伸,如赵倩将大学生人际交往定义为大学生与老师、同学、家人、朋友之间相互交流信息和情感的活动。(2)大学生人际交往动机:虽然各位学者对于交往动机的描述各不相同,但其实质内容却大同小异,也主要是借鉴国外人际交往动机理论,并未有成形的我国针对特定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群体的人际交往动机理论,只有较少的说明,如高湘萍、崔丽莹明确指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动机在当代主要表现为:找朋友、觅知音、宣泄情绪、倾吐心事、获得安全、摆脱孤独。(3)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的研究数量居多,而且比较比较深入,却出现不同的观点,同时缺乏身处大学生青春期与异性交往特点、宿舍交往、大学生中特殊群体等的针对性研究。如佟西原认为大学生人际交往具有迫切性、自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主性、平等性、情感性和时代性。同时大多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追求带有理想化的浪漫的色彩,加之他们之间无根本性的利益冲突,因而交往动机单纯,追求平等的人际关系。另外,大学生比较重视横向交往(同辈群体之间的交往),忽视纵向交往(与老师、家长等长辈的交往)。黄希庭概括认为,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对象是以系级为主要线索;人际关系的亲疏以时空为主要参照;人际关系的交往以需要为主要动力;人际关系的相处以适应为主要任务。此外,人学生的人际交往愿望迫切、内容丰富,广泛涉及到政治、文化、历史等各个方面。同时大学生的交往存在明显的交互现象,彼此真心接纳、互相认可和支持的学生,关系就密切,反之亦然。(4)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国内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的研究在数据上是具有相似性的,都体现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并不理想,却并没有有效地研究与分析人际交往不良状况的体现维度。张明霞对唐山师范学院、华北煤炭医学院、唐山学院、河北理工大学四所大学924名大学生交往技能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交往技巧不熟练、交往能力差和交往技巧缺乏当等多种原因,63%的同学感到“不愿交往”、“知己难寻”,25%的同学感到“有知己”。(4)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因素及提升途径:包括主观和客观的因素,如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人际认知中的偏差、时空接近因素、相似或互补因素、人格与能力因索、异性相吸因素。如柳建营、刘晓明研究认为影响人学生人际关系亲疏程度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其中环境因素涉及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方面;心理因素又包括了认知、情绪和人格等方面的影响因素。
综上所述,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我们发现:(1)现有的人际交往研究缺乏科学性的时代性的针对性的理论支撑,有必要构建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理论。(2)对于新经济时代条件下大学生人际交往呈现出的新状况研究较少,有必要在数量和质量上将其充实,以便更好指导学生的人际交往工作。(3)编制一套大学生人际交往量表是迫不及待的。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和国情,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构建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理论体系,了解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协调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对策。 参考文献
1 刘文,韩静,张丽娜.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8,(3):71-79
2 李晓东.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的实证分析.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01-105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109f698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