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春秋战国时代民本思想的发展》,欢迎阅读!
春秋战国时代民本思想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诸侯争霸斗争频繁,民族融合不断,封建生产关系逐渐产生,分封制趋于崩溃,封建社会的逐渐确立,中国历史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许多诸侯国通过变革,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发生了较大变化。而从君主到一些大臣也对“民”的认识都有了新的提高,认识到“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所以民本思想在春秋时代真正形成并得到了发展。
在春秋战国时代主要体现民本思想的包括儒家和墨家,也就是所谓的“仁爱”和“兼爱”。孔子的主要思想创新表现在“仁”的思想,仁的根本精神在于爱人与推己及人,这意味着作为社会的管理者有义务将仁爱之心推于天下之民,这一过程体现于具体的社会管理之中就是德政。对待人民要施德政,主张养民和和教民。但我觉得孔子的主张还是偏向于“兴灭国继绝世”,恢复理想中的西周旧制度。但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孟子则对民本思想的论证比较充分。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他把“仁”学由伦理角度向政治领域扩展,提出所谓的“民贵君轻”。但孟子的意思并不是人民本位,而仍是天子是主体。孟子并非完全不要军权,而且一再宣告“君臣大义”不可违背,强调礼义,也不许紊乱纲常等级的名分。其实我觉得孟子就是要统治者“得民心”,安其心,目的是让其“得天下”。孟子的民本思想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矛盾,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专制君权的恶性发展,对历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进步作用。儒家的思想从统治者的角度出发,而墨家的思想是从社会下层阶级出发。墨子认为兴天下之利首要任务是使天下富足,所以墨子鼓励鼓励民众进行劳动生产,奖励劳作,要求“各从事其所能”,“各因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即在“兼爱”的前提下,通过正常手段取得合理、合法的利益,也就是兴利为民,是民本思想得到经济保障。除了关注下层民众的经济生活之外,墨子还注意到在政治生活中也应当关注平民的主导作用,“尚贤”是墨子在民主政治生活中提出的一条重要原则,让君主任人唯贤,使民本思想得到整治保障。这些民本思想,都在客观上,起到了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的积极效果。
而我国目前正致力于“以人为本”的政治文明建设。要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就不能不汲取古代民本思想的精华。现阶段“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正是在对古代民本思想的继承与扬弃的过程中一步步提出来的。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不 断变化, 从"民贵君轻"到"君存百姓"再到"民本君末", 民本思想的内涵不断变化,"以人为本"的内涵也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但两者也并非完全相同。古代中国是封建社会,封建统治阶级统治着人民,所以传统的“以民为本”从根本上是地主阶级统治者为维护其自身的利益、巩固封建统治而采用的政策,其以民为本,目的便是使人们甘受压迫与支配,以维护天下太平。而当代是社会主义社会,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以人为本,是中共提出的科学理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 坚持以人为本,同中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我们要明确政府同人民的关系是服务关系,而非统治关系,大力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
所以我们深入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民本思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对于今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1069fa25ef7ba0d4a733b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