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之旅教案2课时

2022-03-26 16:58: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孤独之旅教案2课时》,欢迎阅读!
课时,教案,孤独,之旅


《孤独之旅》教案 人教版第十课(第二单元)

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程对中学生阅读教学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材分析

《孤独之旅》通过写少年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而失学,随父背井离乡,到偏远芦苇荡放鸭的故事,高度赞扬了杜小康在生活上能吃苦,在精神上能耐住寂寞的顽强毅力。告诉青少年们:人们需要在艰苦的环境中锤炼,经过这些考验你才能真正长大成人。 学情分析

年级的同学具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课文内容又比较贴近他们的年龄和心理,所以,他们很容易与文中的人物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这是学习的有利因素。文中出色的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和主题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进入作品情景,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厚实,嬉闹、歇斯底里”等词语 2、感知课文,概括故事情节;

3、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人物形象

4、理解课文标题的含义,并体会其妙处。

5、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丰富情感体验,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教学重点:

1.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2.标题的含义。 【评价任务】

1、通过检查预习完成目标一;

2、通过阅读感知课文内容,完成目标二;

3、通过第二课时合作探究12完成目标3 4、通过第二课时合作探究3完成目标4

5、通过第二课时延伸迁移达成目标5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提到孤独二字,我们总会感到凄凉,酸苦,每天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该多好。可是小小少年总要长高,烦恼和孤独总会尾随我们而来。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孤独的滋味。可以说孤独随时间而来,孤独使生命更加灿烂。同学们,让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



1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默读时注意在文中圈点勾画出主要信息 2.检查预习字词情况。

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嬉闹、掺杂、给予、撩逗、凹地、胆怯 积累下列词语:厚实、嬉闹、一落千丈、置之不理、歇斯底里

3.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重点朗读以下段落,每人一段,比一比谁读得好。

1)刚开始,杜小康想回家,父亲则不肯,怕自己也会像儿子一样突然对前方感到茫然和恐惧。从小木船赶着鸭子……杜雍和这才将船停下来

2)到达芦苇荡后,父子感受不同,儿子害怕,父亲也有些慌张,却安慰自己的儿子。这才是真正的芦荡……并且迟迟不能入睡

3)随着时间的流逝,父子俩感到孤独。从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就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4)最恶劣的天气中,杜小康经受了考验。从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最恶劣的天……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那群鸭的羽毛上……”

学生朗读时,注意体会人物心中的孤独感,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______________故事,表达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主题。

2)本文虽是长篇小说的节选,但也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提示:

开端:写杜小康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 发展: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经过和感受。 高潮: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 结局:写鸭子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导入:复习小说的三要素,导入本节教学

【合作探究】

一、课文有关自然环境的描写很出色,请找出几处,并说说这样的环境描写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起什么作用。 提示:

1有关鸭群的描写:鸭群向芦苇荡行进,偶尔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烘托出杜小康无比寂寞的心情;晚上鸭群将主人的小船团团围住,时常看看主人是否在船上才安心睡觉,鸭子的恐惧感衬托出杜小康的恐慌。

2有关芦苇荡的描写:芦苇荡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无边无际,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让杜小康害怕胆怯。当杜小康习惯了孤独的生活,再面对浩浩荡荡的芦苇时,



2




就不再恐慌了,恐惧只是心理的折射。 3有关风雨的描写:芦苇荡的暴风雨是极其可怕的,雷声”“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暴风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暴风雨冲垮了鸭栏,惊散了鸭群。杜小康表现了大人似的勇气与坚强,在暴风雨中搏斗,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 二、默读课文中有关杜小康的段落,找出文中有关杜小康成长过程的细节。思考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杜小康的心理是如何变化的。 提示:

出发时:茫然,恐惧

到达芦苇荡时:害怕,胆怯 安顿之后:感到孤独

时间久了:不再忽然地恐慌

那天雨后天晴:坚强。

总之,杜小康在一段孤独生活中终于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三、理解标题的含义

小说的题目是“孤独之旅”,对杜小康这样的孩子来说,“孤独”的含义是什么?

(可以让学生给课文换一个标题,并比较自己所拟的标题与原标题哪个好,为什么。通过这一练习,进而让学生理解课文标题的含义,并体会其妙处。 提示:

1)失去交流环境。对于一个离开学校和同学的少年来说,是无比痛苦,非常寂寞的,失去了同伴的帮助,没有同学间的交流,等于失去了充满童真童趣的正常的生活。

2失去了人文环境。杜小康随父亲去放鸭,离开了村庄,离开了人群,父子缺少交流,来越单调,越来越干巴巴的了。这种空虚、贫乏的生活,在精神上是一种痛苦,一种折磨。 3)恐惧自然环境。大自然的空阔与未可知,对一个幼小的心灵,具有强大的压迫力,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恐慌让他迟迟不能入睡

4)恐惧未来环境。在放鸭的路上,杜小康想的是: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这不仅是对放鸭而言,更代表了他对前途的迷茫与无奈。 【延伸迁移】

结合自己的体验谈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在自由朗读的基础上,各抒己见,畅谈自己的感受。

1.困难和挫折,往往是人成长的催化剂,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 2.你有过孤独的时候吗?请讲述你孤独的情景和心理感受。

3.请你就杜小康父亲的教子方式,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教师对学生的感受要充分肯定,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适当给予点拨与提示。 【课外作业】

学习本文后,让学生明白,人物和环境总是互相依存的。离开了环境,人物便没有活动的天地,人物性格的发展便失去了依据。请结合自己的成长历程,写一篇文章,注意要有一定的环境描写。 【课后反思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09905eb55270722182ef79c.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