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今天,你过节了吗》,欢迎阅读!
今天,你过节了吗
作者:刘晓立
来源:《时代邮刊·下半月》2022年第01期
除夕的饺子、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中国人的节日,似乎总是能和“吃”扯上关系。人们借由节日奖励自己长久的劳作,享受阖家团圆、围桌共食的快乐。
可不知从何时开始,“吃”从节日的一环变成了节日的全部,甚至有时连“吃”都变得可有可无。包裹在食物周围的温暖人情、传统习俗逐渐被套路化的东西取代,让人不禁发问:节日君,你好像变了?
“60后”刘叔今年退休。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他通过考学离开了故土,却在退休后选择回到家乡,原因很简单人年纪越大,越想回老家,尤其是过节的时候。父母在世时,刘叔忙于工作,只有在假期时才能回乡,如今,父母早已去世,他想回家,却发现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了。刘叔思前想后,用他攒了大半辈子的积蓄,在父母住过的老宅旁边建了一所乡村养老院,为乡亲们解决养老问题,也为自己在故土寻找一片归处。此外,他还忙前忙后在村里张罗着修建祠堂,春节时带领同族晚辈祭拜祖先,重阳节时为村里的老人举办庆祝仪式。有人笑他太老土了,他却说:“不管人走得多远,年节的传统不能丢,要不然,不就把根忘了?” “80后”陈思就是刘叔口中“忘了根”的人。她热衷于过一切“洋节”:情人节要求老公送花和礼物,她自己则在一个月后的白色情人节走一走“回礼”流程;复活节画彩蛋,万圣节雕南瓜,跨年夜看烟火,一个也不能少;圣诞节前一个月,她就张罗着给全家买圣诞毛衣,筹备圣诞大餐,甚至连圣诞树用的也是一棵一米八高的真松树。然而,与“洋节”相比,传统节日在她这里却被冷落了,年夜饭还不如抢红包重要。“过节,就是过个氛围,这些传统节日给不了我。” 与刘叔和陈思相比,“00后”晓晓对节日们却是一视同仁。传统节日她过得起劲,新派“洋节”她也不错过,每一个纪念日她都记在心上。国家公祭日,她和同学们一起用点亮蜡烛、诵读诗歌、献花默哀的形式祈祷逝者安息;志愿者日,她自发到社区帮忙宣传垃圾分类;世界读书日,她会参加线上线下的读书分享会。年轻的她将多种多样的节日过出了属于自己的色彩。 从恪守传统,到盲目跟风,再到不断创新,节日的变迁就像一张巨幅时代图谱,描绘着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文风貌。
为什么我们的节日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
在靠天吃饭的农耕社会,节日与节令农时密不可分。那时的节日追随自然时间的律动,农人们低头看看田里的庄稼长势,便知道该过什么节了。
中国人爱过节,节日的清风吹动了小农经济下日复一日耕作的静水,让辛勤劳作的人们有借口调剂一下生活。如何调剂?古今一致,都是“吃”字当头。青黄不接的清明,我们吃鸡蛋、大葱(寓意“聪明”);余粮充足的年底,我们办盛大的除夕宴。刘叔还记得,小时候过清明,母亲会小心翼翼地分给他们兄弟姊妹一人一个鸡蛋,大家将自己的鸡蛋视若珍宝,就算是“碰壳”比赛输了也不舍得吃。
进入工业时代,经济繁荣,物质丰富,过去只有年节才能吃到的包子、饺子,如今已经不再稀罕。陈思讨厌过年,就是因为小时候吃饺子“吃伤了”。现代超市里的食材琳琅满目,突破了地域和时令的限制,于是节日的变迁也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生产方式的改变必然带来社会运转模式的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分工日益复杂,聚族而居的大家逐渐被分散各地的小家所替代。人们的工作时间也不再根据节气流转,日益灵活的私人时间迫切需要寻找新的休闲出口,而传统节日最为讲究的“团圆”,在幅员辽阔的中国越来越难实现。去年因为疫情,晓晓留在学校就地过年,思念家人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躲过“春运”是件令人轻松的事情。
于是,植树节、妇女节、劳动节、儿童节等新节日接蝩而至,感恩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也被吸收进来。当然,传统节日在此时仍具有精神导向意义,2007年,国务院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四个民族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假日。起源于1979年,正式开办于1983年的央视春晚,更是创造了超乎寻常的群众仪式,让华夏儿女共享节日的欢乐。
新旧节日的并存,满足了不同社会群体的心理需求,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恰恰反映了中华民族大气宽和的包容性。人们参与节日狂欢与庆祝,节日过后再回归正常工作节奏。五花八门的节日背后,是官方的“国家日历”,生长于传统社会的旧节日与萌发于现代社会的新节日,共同组成了当下的国家话语。
当我们沉浸在新旧節日交融、全民欢庆的喜乐气氛中时,一些问题也相伴而生。 物质的丰裕,让酒足饭饱变成了日常。科技的发达,让团圆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家不再遥远,过年似乎也不再如往常那样让人期待,“小长假”的节日属性逐渐被休闲属性所替代。传统节日的风俗被一点点丢失,比如登高赏菊、遍插茱萸的重阳节,简化成了“常回家看看”的老人节,甚至因为不放假而逐渐被年轻一代遗忘。
刘叔在传统节日回归路上步履维艰,同伴越来越少,如陈思那样沉迷新式节日的人却越来越多。陈思说:“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围绕‘团圆’‘孝敬’‘感恩’,太沉重了,太有任务色彩了,我不喜欢。”晓晓也坦言,她知道诸如圣诞节、“双十一”的热闹景象是商家营销出来的假象,但还是希望在繁重的生活中喘口气。毕竟,没有人不希望在平淡的生活中收到饱含心意的礼物,各色节日带来的仪式感给了大家一个缓冲区域,让人甘愿“上当”。
节日,是一个附有时代意义的时间容器,需要此刻的我们自己去填充。
于国家而言,除了自上而下用法定假日调整节日体系,也要由内而外发掘和弘扬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文化意味。而“春运”这道阻挡团圆的难关,也要靠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等手段慢慢化解,让拼搏在外的游子和期盼在家的亲人紧紧相拥。
于个人而言,每一代人都有自己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和必须肩负的历史责任,我们需要找到符合新时代中国人的节日情感表达路径,把祖先的优良传统从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上传递给后代,让他们在进行民族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理性面对消费文化的陷阱,生发文化的自信,创造更精彩的未来。
梁文道说:“任何传统节日都会在流传的路途上变形,成为一个容器,让参与者安放自己一套诠释与意义。”中国的节假日体系作为官方的“国家日历”,是一面映射时代变迁的镜子,照出了传统到现代过渡的痕迹,而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在上面添写浓墨重彩的一笔。 嗨!节日君,重新认识一下,以后如何相处,咱们商量着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030165b6d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1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