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上册《下棋》教学案例 鲁教版》,欢迎阅读!
《下棋》教学案例
案例描述
朗读听读、理解感悟
明确要求:由4名同学分别朗读4段文章,其余同学听读,并拿起笔做批注,包括:佳词佳句,精彩片段,难解之处。听读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选出代表,全班交流。(提示:1、交流佳词佳句,精彩片段。2、提出自己不解的问题或想进一步了解的问题。)
(学生分小组开始交流,时间5分钟每人大约有1分钟的时间发表自己的见解,我走到学生中去,参与讨论,解决学生在讨论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班级交流(这是本堂课的重点,也是高潮所在,先后有近15位同学起来交流)
生1、我认为第一段中“当你给对方一个严重威胁的时候,到“种种现象,不一而足”这一段描写非常精彩? (师追问:怎样个精彩法?) 生1:(继续)用了排比句,连用了8个“或”字句,形象生动的绘出了受窘者的种种现象,我们读后真如身临其境一般。
师评说:说得多好,大家看到这一点了么?多数同学点头认可。 我乘机提问,“静静地欣赏对方的苦闷的象征”一句中“苦闷的象征”的具体内容是指 8种窘态 “象征”在这里应当作何理解, 表情,神情,神态)
生2、还有一处排比句也相当精彩,那就是第二段“下棋不能无争,争的范围有大有小, 而拳足交加。”一段中连用7个“有”字句,形象的写出了下棋中竞争的激烈程度和精彩场面。 我不断的点头赞许,同学投去的 目光 生3、老师,我想问一个问题,“被挖者不敢出声,出声则口张,口张则车被挖回,挖回则必悔棋,悔棋则不得胜,这种认真的态度憨得可爱。”这里“出声、口张、挖回、悔棋”在第一句话的结尾出现,又在第二句话的开始重复,好象在哪里见过类似的结构,你能给我们讲一下吗?”
我不急于解答,而是提醒,在上学期《理想》一诗的开头就是这种修辞方法, 马上就有同学背出,忽然生5叫起来:顶真(大多同学马上反应过来。。。,。。我们还造过句子呢?(我乘势倡导:我们课下能否再造一个句子,也描述一系列动作,也尝试一下用顶真的修辞方法) 生4、“我曾见过二人手谈,”一段写下棋人“起先是坐着”“俄而”“都站起来”“最后”“跳到桌子上去了”简直把下棋的场面写活了,我非常欣赏。
(其实这一段属于细节描写,抓住典型细节进行漫画式的勾勒,是本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我们能从本文中再找2处加以欣赏么?为节约时间,只要学生知道在哪个地方即可,欣赏留待课下进行) 生6、“看见一个人要入陷阱而不作声是几乎不可能的事,。。。。。 “要抽车,要抽车!” 7、我有两个朋友下棋,。。。。。。 “你走!那就算是你输了。”
8、老师,我想知道“斗智不斗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下棋是“斗智不斗力”的游戏?(有没有那位同学能帮他回答这个问题?)
9、我觉得下文的“人总是要斗的,总是要钩心斗角地和人争逐的。与其和人争权夺利,还不如在棋盘上抽上一车。”差不多可以作为这个问题的答案。
教师补充:好斗(争抢好胜)是人类的本能,与其兵戎相见,头破血流,不如制定一个大家公认的游戏规则,在棋盘上进行一番较量。
10、老师,梁实秋的这篇文章写得是好,就拿用词来说吧,好象用了许多成语,甚至俗语,有的地方又好象不太象成语,倒象格言,警句,反正我感觉许多词语用得就是好。
(我及时引导:)你能否举出一例,学生都把目光投向书本;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刚才那位同学就振振有辞的说道:就拿文章的开头来说吧:有一种人我最不喜欢和他下棋,那便是太有涵养的人。杀死他一大块,或是抽了他一个车,他神色自若,不动火,不生气,好象是无关痛痒,使你觉得索然寡味。君子无所争,下棋却是要争的。神色自若、无关痛痒、索然寡味这些词语用得就很好,君子无所争,下棋却是要争的简直就
是名言。 就有同学 。
精读重点、欣赏品味 参考问题:
1、作者最不喜欢和哪种人下棋?为什么?
2、作者认为下棋最大的乐趣是什么?从中悟出一点道理是什么? 3、作者认为下棋除可获相争的乐趣外,还有哪些好处?
4、笠翁《闲情偶寄》说弈棋不如观棋,为什么?作者认为观棋者的痛苦是什么? 5、用自己的话将一讲宋人李讷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下棋可以“ ” 6、文章结尾处“此公深得棋中之趣”,这里的棋中之趣指的是什么?
7、这篇文章显著特点之一,就是细致入微地写出了下棋、观棋和悟棋的独到而深刻的感受,你能从课文中举出一例,结合你的下棋经验说说你的感受么。
8、本文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语言流畅、生动、诙谐、风趣。
一是抓住典型细节进行漫画式的勾勒。你能从文中找出一例,加以说明么?
二是准确地运用了对比、类比、排比、比喻、顶真等修辞手法。试着找出一些运用修辞手法的地方,体会其中的好处。 总结练习,温故知新
1、结合本文的两个特点,总结阅读写作时值得借鉴的地方。 2、读课后贾平凹《弈人》,进行比较阅读,学做批注。
3、以某项游戏活动或棋类活动为话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试着借鉴本文的写法。 设计理念:
通过名家名篇的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欣赏借鉴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 教材分析:
语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好的文学作品往往写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梁实秋先生《下棋》就是这样一篇优美的散文,该文出自梁实秋先生的《雅舍小品》,被人民教育出版社选入七年级语文《自读课本》的一篇课外自读课文,是梁实秋散文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其显著特点是:一、就是细致入微地写出了下棋、观棋和悟棋的独到而深刻的感受,二、语言流畅、生动、诙谐、风趣。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的课外阅读的现状堪忧,首先是量的不足,其次就是质的不高。究其原因:既有长期应试教育形成的短视观念,轻视课外阅读,认为课外阅读投入大,收效慢;也与我们教师缺乏指导,学生阅读方法欠佳有关。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欣赏借鉴能力,关键在于给学生提供切合他们阅读口味的课外读物,并进行适当的方法指导。《自读课本》中选取了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如果利用得好,将对目前学生的课外阅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中国棋类的无穷趣味和奥秘,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陶冶高尚的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培养默读习惯,提高默读速度,检测默读效果
2、提高朗读、听读、感悟能力,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主要内容
3、培养精读、品悟语言片断的能力,初步学习借鉴文章的表达方法。
1 / 3
过程与方法:
1、加强阅读方法指导:调动各种阅读手段先默读、再朗读听读、最后精读品悟。 2、指导读书摘记的写作,学做读书卡片,学做批注。 教具准备:
中国象棋一副、围棋一副
梁实秋作品集《雅舍小品》一本 教学过程:
贴近生活,兴趣导入
调查学生是否会下棋,最喜欢和什么人下棋,最不喜欢和什么人下棋?说说我们在下棋中的趣事。(导入课文,板书课题。)
简介作者:
结合文章注释1适当补充:梁实秋(1903.1.-1987.11.3)原籍浙江,生于北京。着力较多的是散文创作和翻译。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翻译《莎士比亚全集》,持续40载。曾主编《远东英汉大词典》,晚年用7年时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
(语文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生活,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默读感知、通其大意:
本文大约1600字,按每分钟400字的速度,要求学生在4分钟之内读完全文,读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给你的第一印象,并说说你的感受。(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语言的,可以从整体上感悟,也可以是对某一局部的欣赏)。
(设计依据:按《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学生的要“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根据初一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之《下棋》语言的文言色彩较浓,我在小学高年级要求每分钟不少于300字的基础上递增每分钟100字,应该说是符合初一学生实际的;由于学生是第一次读梁实秋的散文,我没有给学生布置思考题,意在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的阅读环境,真正走进文本,不被教师的思想所束缚。) 朗读感悟、欣赏品味
由4名同学分别朗读4段文章,其余同学听读,并拿起笔做批注,包括:佳词佳句,精彩片段,难解之处。
听读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选出代表,全班交流。 1、交流佳词佳句,精彩片段。
2、提出自己不解的问题或想进一步了解的问题。
(由于文章语言文言色彩较浓,学生齐读可能会导致局部的混乱,所以我设计由四个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朗读,其余同学听读的办法,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听读能力,而且在听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有机会学做批注,进行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这里设计的问题也不以具体问题为主,只是要学生感悟、交流、进而提出自己阅读中碰到的问题,当堂生成问题,并尽量由其他学生回答,实现生生互动,符合建构主义的教学原理) (预设问题:)
1、作者最不喜欢和哪种人下棋?为什么?
2、作者认为下棋最大的乐趣是什么?从中悟出一点道理是什么? 3、作者认为下棋除可获相争的乐趣外,还有哪些好处?
4、笠翁《闲情偶寄》说弈棋不如观棋,为什么?作者认为观棋者的痛苦是什么? 5、用自己的话将一讲宋人李讷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下棋可以“ ” 6、文章结尾处“此公深得棋中之趣”,这里的棋中之趣指的是什么?
7、这篇文章显著特点之一,就是细致入微地写出了下棋、观棋和悟棋的独到而深刻的感受,(副板书)你能从课文中举出一例,结合你的下棋经验说说你的感受么。
8、本文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语言流畅、生动、诙谐、风趣。(副板书)
一是抓住典型细节进行漫画式的勾勒。你能从文中找出一例,加以说明么?
二是准确地运用了对比、类比、排比、比喻、顶真等修辞手法。试着找出一些运用修辞手法的地方,体会其中的好处。
(这一部分的设置实际上是对上一部分的补充,所有问题都是预设的,估计学生能当堂提出并自行解决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预设的问题可以在学生充分品读课文后出示给学生做阅读后的参考,为以后的阅读提供范例)
总结练习,温故知新
1、结合本文的两个特点,总结写作时值得借鉴的地方。 2、读课后贾平凹《弈人》,进行比较阅读,学做批注。
3、以某项游戏活动或棋类活动为话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试着借鉴本文的写法。 4、 课外阅读梁实秋的一篇散文,作好读书笔记,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主要是课下的延伸阅读和写作练习,不一定每一个同学都全做,允许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做,但要求自己选做的题目一定要用心做好。)
板书设计: 下棋
下 棋 观棋
梁实秋 悟棋
(设计原则:简洁、直观、美观)
有一种人我最不喜欢和他下棋,那便是太有涵养的人。杀死他一大块,或是抽了他一个车,他神色自若,不动火,不生气,好象是无关痛痒,使你觉得索然寡味。君子无所争,下棋却是要争的。当你给对方一个严重威胁的时候,对方的头上青筋暴露,黄豆般的汗珠一颗颗地在额上陈列出来,或哭丧着脸作惨笑,或咕嘟着嘴作吃屎状,或抓耳挠腮,或大叫一声,或长吁短叹,或自怨自艾口中念念有词,或一串串地噎嗝打个不休,或红头涨脸如关公,种种现象,不一而足,这时节你“行有余力”便可以点起一支烟,或啜一碗茶,静静地欣赏对方的苦闷的象征。我想猎人追逐一只野兔的时候,其愉快大概略相仿佛。因此我悟出一点道理,和人下棋的时候,如果有机会使对方受窘,当然无所不用其极,如果被对方所窘,便努力作出不介意状,因为既然不能积极地给对方以苦痛,只好消极地减少对方的乐趣。
自古博弈并称,全是属于的一类,而且只是比“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略胜一筹而已。不过弈虽小术,亦可以观人,相传有慢性人,见对方走当头炮,便左思右想,不知是跳左边的马好,还是跳右边的马好,想了半个钟头而迟迟不决,急得对方只好拱手认输。是有这样的慢性人,每一着都要考虑,而且是加慢的考虑,我常想这种人如加入龟兔竞赛,也必定可以获胜。也有性急的人,下棋如赛跑,劈劈拍拍,草草了事,这仍旧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一贯作风。下棋不能无争,争的范围有大有小,有斤斤计较而因小失大者,有不拘小节而眼观全局者,有短兵相接,作生死斗者,有各自为战而旗鼓相当者,有赶尽杀绝一步不让者,有好勇斗狠同归于尽者,有一面下棋一面诮骂者,但最不幸的是争的范围超出了棋盘,而拳足交加。有下象棋者,久而无声音,排闼视之,阒不见人,原来他们是在门后角里扭做一团,一个人骑在另一个人的身上,在他的口里挖车呢。被挖者不敢出声,出声则口张,口张则车被挖回,挖回则必悔棋,悔棋则不得胜,这种认真的态度憨得可爱。我曾见过二人手谈,起先是坐着,神情潇洒,望之如神仙中人,俄而棋势吃紧,两人都站起来了,剑拔弩张,如斗鹌鹑,最后到了生死关头,两个人跳到桌子上去了!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0226506a0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