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馈赠礼仪》,欢迎阅读!
馈赠礼仪
教学目标:通过选择题、情景带入、各国馈赠喜好、禁忌了解馈赠含义及意义 教学重点:馈赠含义及意义 教学难点:馈赠含义及意义 教学过程: 引入: 你会选择什么礼物呢?假设在座的某一位学员是你们的客户,马上就是她的生日,请从给出的四件物品中选择最合适的礼物送给她: 鲜花、手机、衣服、羽毛球拍 1、不选手机的理由:太过贵重,因为有业务往来,会有受贿的嫌疑。
2、不选衣服的理由:太过私人化的物品。衣服很难买的很合身,衣服的尺码算个人隐私。
3、不选鲜花的理由:很普通,没有新意。
4、选择羽毛球拍的理由:本身很爱好打球,一直希望有一副球拍。感觉这份礼物轻重合适,送礼人对自己很重视和了解。体现了朋友般的情谊。 1一、馈赠的目的
任何馈赠都是有目的的,或为交结友谊,或为祝颂庆贺,或为酬宾谢客,或为其他. 1、以交际为目的的馈赠
这是一种为达到交际目的而进行的馈赠,有两个特点: 一是送礼的目的与交际目的直接一致。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机构,在社交中为达到一定目的,针对交往中的关键人物和部门,通过赠送一定礼品,以促使交际目的达到。
二是礼品的内容与送礼者的形象一致。礼品的选择,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要使礼品能反映送礼者的寓意和思想感情的倾向,并使寓意和思想倾向与送礼者的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
2、以巩固人际关系为目的的馈赠
这类馈赠,即为人们常说的“人情礼”。这类馈赠,强调礼尚往来,以“来而不往非礼也”为基本行为准则。因此,这类馈赠,无论从礼品的种类、价值的轻重、档次的高低、包装的精美、蕴含的情义等等方面都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这在民间交际中尤其具有重要的特殊作用。
3、以酬谢为目的的馈赠
这类馈赠是为答谢他人的帮助而进行的。因此在礼品的选择上十分强调其物质价值。礼品的贵贱厚薄,首先取决于他人帮助的性质。帮助的性质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两类。一般说来,物质的帮助往往是有形的,能估量的。而精神的帮助则是无形的,难以估量的,然而其作用又是相当大的;其次取决于帮助的目的。是慷慨无私的,还是另有所图的,还是公私兼顾的。只有那种真正无私的帮助,才是值得真心酬谢的;再次取决于帮助的时机,一般情况下,危难之中见真情。因此,得到帮助的时机是日后酬谢他人的最重要的衡量标准。
4、以公关为目的的馈赠 这种馈赠,表面上看来不求回报,而实质上其索取的回报往往更深地隐藏在其后的交往中,或是金钱,或是权势,或是其他功利,是一种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用礼品的形式进行的活动。多发生在对经济、政治利益的追求和其他利益的追逐活动中。
馈赠的原则
1、投其所好的原则
就礼品本身所引发的直接后果而言,由于民族、生活习惯、生活经历、宗教信仰以
及性格、爱好的不同,不同的人对同一礼品的态度是不同的,或喜爱或忌讳或厌恶等等,因此我们要把握住投其所好、避其禁忌的原则。在这里尤其强调要避其禁忌。禁忌是一种不系统的、非理性的、作用极大的心理和精神倾向,对人的活动影响强烈。
2、礼轻情义重的原则 通常情况下,礼品的贵贱厚薄,往往是衡量交往人的诚意和情感浓烈程度的重要标志。然而礼品的贵贱厚薄与其物质的价值含量并不总成正比。因为礼物是言情寄意表礼的,它仅仅是人们情感的寄托物,人情无价而物有价,有价的物只能寓情于其身,而无法等同于情。我们提倡“君子之交淡如水”,提倡“礼轻情意重”。但是,当我们因种种原因陷入“人情债务链”时,则不妨既要注意以轻礼寓重情,又要入乡随俗地根据馈赠目的和自己的经济实力,择定不同轻重的礼物。馈赠礼物的贵贱厚薄都应以对方能愉快接受为尺度。 3、把握时机的原则
就馈赠的时机而言,及时适宜是最重要的。中国人很讲究“雨中送伞”、“雪中送炭”,即十分注重送礼的时效性,因为只有在最需要时得到的才是最珍贵的,才是最难忘的。因此,要注意把握好馈赠的时机,包括时间的选择和机会的择定。一般说来,时间贵在及时,超前滞后都达不到馈赠的目的;机会贵在事由和情感及其他需要的程度
4、场合选择的原则
赠礼场合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尤其那些出于酬谢、应酬或有特殊目的的馈赠,更应注意赠礼场合的选择,一般情况下不在公开场合送礼,只有礼轻情重的特殊礼物才适宜在大庭广众面前赠送。如一本特别的书,一份特别的纪念品等。
视频拓展
商务送礼的特诊:1纪念性2宣传性3便携性4独特性5时尚型6习俗行7实用性 不能送的礼:1违背常规2太贵重3涉及国家机密与安全4药品与保健品 送礼的忌讳:1个人忌讳2行业忌讳3民族忌讳4宗教忌讳5广告宣传标记
馈赠时机:1道喜之时2道贺之时3道谢之时4慰问鼓励之时5纪念之时6节日之时7久别蒙面
送礼的原则:1投其所好2以人为尊3尊重习俗
掌握馈赠礼节:1注重包装2注意场合3注意态度4注意时机5处理好单据6了解受理礼仪p99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00f184501f69e3143329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