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思修读书报告《老子》》,欢迎阅读!
镜里镜外
——世界看《老子》,老子看世界
《老子》,即《道德经》,自古至今,盛名不衰,乃至享誉中外。相传其作者老子就是周
王朝图书馆管理员李耳,是孔子学礼的老师。他被孔子盛赞为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李耳归隐时被关令尹喜拦下,不得已写下了《道德经》交给他。我们有重儒道的传统,孔子的老师这一身份让人第一眼就心生敬意;历史进程中,皇帝们内用黄老,外示儒道,使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的例子也不少,更显出老子的厉害之处;由他引申出的道家,有修身养性的黄老之学,有和《周易》相结合的方术,对普通人的生活影响也极其深远。走出国门看,虽然没有那么多的道观道士,没有那么多诸如孔子学院的专门教授老子思想的学院,《道德经》还是成为了除《圣经》外被译为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因此,研究《道德经》很有必要。
然而,毕竟它的著者是谁仍没有定论,姑且认为是李耳吧,他也是几千年前的古人,写书的心思我们无从揣度,只能拙劣的猜测一番。对《道德经》的理解主要有这几种:
首先是权御之道。 “我有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谦德、勤俭、守中之道,汉文帝用的淋漓尽致,方有文景之治的盛况。“功成,身退,天之道。”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姜太公、范蠡、李泌、郭子仪,有大功却没有得到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结局,英明传承千百代,与他们不居功的做法密不可分。但攻击老子的人,往往会举出他“不尚贤”“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有什陌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说这是愚民政策,是要回归史前文明。思想控制确是历代帝王常用的巩固统治的工具之一,这个黑帽子就这么扣到老子的头上。我觉得这种理解是有些问题的。老子提出这些思想的背景是乱世,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诸王争霸,有学之士纷纷发表意见,希望得到霸主垂青被拜为上卿,人们颠沛流离,常常流落异国他乡。这是一个人心惶惶的时代。不尚贤,是要君王不表现出对人才过分的热切,才不会导致才子们想破头壳出奇谋异策,为官为爵争得头破血流。求贤若渴固然好,但国家需要的不是夸夸其谈的空想家,而是救人民于水火的实干家,实为能者。虚心弱志之说,也是要人民抛弃建功立业的想法——所谓乱世出英雄,这些想法的出现正是不太平的表现——不要想着功名利禄,安于平凡,国家有难,顺势而为就是了;固然是削弱了人民的斗志,不利于国家军队实力的保持和提高,然而,这更有利于安抚民心。使民无知无欲,建立在满足其基本生理需求的前提下。在那个年代,吃饱饭已是最大的幸福,会想要读书的,要么是想造反称王的,要么是想学成进策一飞冲天的,无知是为了他们不想入非非,安定生活。结绳一段确有回归史前生活的意思,但这种崇古的思想也不是他一个人有。现世崩坏,常使人过分想象前世的美好,如孔子也是竭力复兴周礼,我们也觉得古代生活的很多方面比现在要好得多。老子把想象的对象定在史前,那是一个阶级意识还没觉醒的时代——某种意义上,阶级待遇差别正是战火不息的源头。他的这种说法,按现在的情况来看当然不适合,但要说他是这样的一个阴谋家,未免有失公允。
然后便是著名的黄老之学和修仙之道。用于政治的黄老之学,刚刚在上一部分讨论过了;殊不知老子的《道德经》还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我觉得方士们之所以把《道德经》延伸出种种修炼的方法,与领导人倡行黄老有很大关系。《黄帝内经》,众所周知,一部医学著作,养生大法。而《道德经》,往往和它一起被人们提起,一起出现。或许有人会把《道德经》当作和《黄帝内经》同各类型的东西,进而研究当中养生的玄妙。“谷神不死”一句,产生上中下三丹田“守窍”等的导引方术,由此引申出动转河车、打通奇经八脉、“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三步功法,着实匪夷所思。老子长寿,但这并不代表《道德经》
就是他的养生秘方;至少,它的名字还是导向修心而非养身。为《道德经》中的只言片语研制出那么多的有毒丹药,着实可惜了他们的性命。不过也算是为古代化学的发展做了贡献吧。
最后便是将《老子》作为一本哲学著作,一本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书。讲的就是修身养性、为人立命之道。这也是我最认可的一种说法。其实权御之道的种种,若非有意,无心为之,也可以算在这个范围里。
我对《道德经》没有很深的研究,在此就我已知的小小一部分,粗浅的描述下我对老子思想的认识。私以为他思想折服人的地方(或称令人钦佩的立论的根基)在于这三点:辩证思维、极限思想、和疑似的唯心主义。
辩证法是道家为人所知的一个重要方面。阴阳相生就是他们提出的(当然也是人们除却道士对道家的第一印象)。“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理解对立的概念,一定依托于他们共同存在的前提,相对的概念都是在比较中产生。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又表现出这些对立事件同源的思想。老子由此推出自己君子不居功,顺势而为的观点。大概是因为首先公道自在人心,刻意为善仍任人评说,其次善恶相生,没有绝对正确的做法和绝对公允的评价,只有像自然一般自然才是上上策吧这种朴素的辩证法,说它是老子思想的精华也不为过。除自然现象外,在社会也有相应的映射:“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认,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不尚贤、弱民志,是否正是因为太平盛世故有“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的看似偏激的一说。
再者就是他的“极限思想”。其实这也是他辩证思想的一个体现,只是在一个理科生眼中,有些东西换一种看法,竟能与自然规律暗合。试看这一句“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但从字面意义来看,前面即是在论述相对概念,后四句说真正的方正没有棱角,最大的器皿最后完成铸造,最大的音乐听不到,最大的形象没有具象。依书来看,后四句说的是道的特点:因为是绝对的真理,所以不可言说,无法被感知。这和柏拉图的理想爱情有几分相似。但从科学的角度断章取义就很有意思了:正多边形会无限趋近于圆;每个器皿都需要一个比它更大的模具,如果把模具也视为器皿,最大的那个是找不到模具的;人对声波的感知有一定的频率范围,超过了这个范围就等同于无声,如果是一个绝对高频声波,其实听起来是寂静无声的;当一个物体填满了无形的空间,空间里的人要怎么描述它的形状从这个角度上看,这就是最早的极限思想。以极限来解释前几句,似乎也没什么不对。不是还有“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么《庄子》中天马行空的夸张想象,是不是也是从这里断章取义引申而来
最后说说老子的道。道是一个神奇的概念,它似乎是万物轮转的法则,又像是造物主一样的存在。它没有感情、喜怒、好恶,“以万物为刍狗”。它似有若无,用而不减。它“不自生”,“不知谁之子,像帝之先”,诞生于有无之间,不可名不可道。《道德经》的描写,好像把它当作一个智慧体,仿佛上帝那样客观唯心的存在;但由于它的不可感知性和它“不自生”的特点,使道的身份更加扑朔迷离。将它视作我们的大自然,似乎很合理;但是自然是否有意识呢我们认识到许多自然规律,是不是真的有一条绝对真理,指引着这些规律的产生这一下子就超脱了哲学范畴,成为哲学和科学共同的难题。
不管怎么说,《道德经》都是一部了不起的书。短短五千字,让人研究了五千年还没能琢磨透。哪怕同时代的弟子孔子,也不能说学到老子的思想精髓。除却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赞誉,我还听过这样一个故事:相传老子“报怨以德”的原意是,有人得罪了我,如果是滔天大罪,天下人一定会诛杀他,我也会讨伐他,这是德;如果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我原谅他,这也是德。这个故事我无从考证,但这种做法确实很符合老子无为的思想。孔子的以直报怨,相比之下还是差了那么一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fe8ab869b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