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组织社会学视角下的大学生社团管理研究》,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组织社会学视角下的大学生社团管理研究
作者:李茹
来源:《卷宗》2018年第09期
摘 要:大学生社团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我国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每年各社团以其具有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多样性的社团生活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大学生社团不再只是象牙塔深处的一个亮点,它要担当的将是象牙塔内外各行各业各组织机构沟通交流的使者每个大学生社团都会进行纳新,需要大量的宣传和自我展示,吸引新生加入,评选活动对社团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推广机会。然而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大学社团应该在把握自身的特点之下,在大学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认清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从组织社会学的视角下分析社团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几点问题以及提出的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社团管理 组织社会学 组织化 大学生社团 1 研究背景 1.1 相关文献回顾
关于大学生社团组织是否是正式组织,目前研究中主要存在三种观点:第一,把大学生社团定位为大学生中的非正式组织,这也是目前大多数学者的观点;第二,把大学生社团定位为半正式组织,有学者认为“学生社团位于正式组织如班集体到非正式组织如小团伙这个连续体的中间位置”;第三,把大学生社团定位为大学生中的正式组织,此观点认为“当学生社团组织一旦正式注册成立后,在本质上就是学校的正式组织,而不是非正式组织”。
关于大学生社团的功能方面,杨宝忠认为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讲,高校学生社团的存在可以满足学生交往的需要,可以满足学生被他人承认的需要,可以满足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完善的需要;从学校的角度看,高校学生社团的存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是加强和改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是推进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需要。翟承强认为高校学生社团已成为大学生个人素质提高和能力拓展的有效载体,在不断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加强实际操作技能、不断提高综合能力甚至升华思想道德水平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他认为高校学生社团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为学生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技能的拓展、成熟与提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1.2 问题的提出
对以上研究的回顾,可以看出在社团建设方面学者都给予很大的关注,也不难看出在社团建设和管理过程中也存在缺陷。也可以看出学者在对社团研究过程中,对社团的研究主要集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中观层面,所以接下来就微观层面也就是社团管理这一单独层面对大学生社团进行研究。主要是随着学校制度以及周围环境的变化,社团是怎样在这一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如何解决问题,如何适应环境。 1.3 组织社会学视角
有学者指出组织一般是由四个要素组成的,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和设计、组织文化和组织内群体。这四种要素是组织进行设计管理的基础,也是组织能否与外在环境进行资源高效率交换的重要因素。这一视角是把环境因素引到组织中来,组织是一个开放的与相互依赖的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而不是像理性系统视角和自然系统视角那样忽视环境因素。所以在本文研究中,主要看中的是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动态发展过程中的研究。在组织理论中,环境包括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技术环境强调的是把组织只看成技术系统,看成组织与环境产生,信息技术的交换。制度环境强调的组织不仅是技术系统,它还是人文系统、政治系统、社会系统以及文化系统。大学也是一个系统,大学也存在与环境发生作用,导致适应和选择。学校组织面对更多的是制度环境。组织的收益不是来自产品的质量,而是来自对职业标准或法律要求的遵从。
2 社团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2.1 问题
1)社团评价及激励机制不健全。学生社团活动是高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首先应对这项工作树立正确的导向,建立科学的标准,定期进行检查评估、表彰奖励等活动,使学生社团工作得到应有的评价,纳入整个学校管理系统,形成良性管理机制。目前高校团委己形成对各社团的年度评优机制,对表现突出的社团进行表彰奖励,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以便更合理地对各社团进行评价。
2) 创新不足,无法保持传承。当前社团的活动主要是之前已经开展过的旧活动旧形式,缺乏创新意识。这使得社团盲目的重复以前的工作,而没有看到社团新的发展点,也就导致了社团永远都是昨天的社团。对此,认为社团应该提高创新能力,举办更多更多富有创造力的活动,借此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同时,社团也只是注重活动当时的效果,并没有长远考虑今后的发展,缺乏对活动系统的记录与总结。
3)学生管理主体地位缺失。学生社团的主体和直接参与者是学生,学生应该是学生社团活动的主要策划者、组织者、管理者和执行者。学生社团本应是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平台,理应是各种思想和文化得到交流和碰撞并产生火花的场所,然而,由于在管理的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严重缺失,政治化色彩较浓,官僚化趋向严重,依旧延续着传统的“保姆式”管理模式,以至于一些学生社团缺乏自由度和灵活性,学生的个性遭到抹杀,活动的吸引力不够,学生的参与度大大降低,从而导致大学生社团蜕变为学校进行学生管理的工具,大大地违背了学生社团成立的初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2 对策
明确社团性质,发挥自身优势。学生社团负责人头脑中应该有这样一种观念,学生社团是所有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自发组织的群众性团体,它的对象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大学生,那么,他首先就应该明白社团开展的各项活动都符合自己的特点,符合大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不应把其作为一个俱乐部,开展的各项互动都是娱乐性的,毫无目的,毫无作用,没有发挥其在校园文化中应有的作用。因此,高校学生社团就应转变以前那种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只要开展了活动就行,不是把社员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社员的主人翁地位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 要制定规范合理的规章制度,有关社团经营的理念、策略、领导与沟通;社团未来发展的近期、中期、长期目标;以及招新、迎新、训练、成果展、出版、成员大会、改选大会、经费申报、送旧、监察制度、财务制度、档案建立与管理、成立社友会等活动,都要整体全面规划,认真执行,从而使社团明确工作的目标,做到有章可循,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积极探索,推行大学生社团导师制。社团导师是近年大学生社团管理工作的创新,目前在高校中开始实践的不多,总的处于实验阶段。社团导师,顾名思义,就是指导大学生社团开展工作的老师。主要职责有:经常深入大学生社团,了解社团成员思想、学习、生活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成长成才;指导社团制定每学期的工作计划,确定工作重点;参加大学生社团大会,指导社团重大活动,提出存在的问题,并帮助改进等等。校团委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推出社团导师制。 3 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大量涌现并不断发展壮大。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已成为政府与社会组织及个人之间联结的桥梁,成为培育和发展公民社会的重要力量。因此,充分认识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存在、发展的价值及其存在的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总之,高校学生社团组织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以促进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的较快发展,使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充分发挥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繁荣校园文化、发展公民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洲.组织社会学视野下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D].吉林大学,2008. [2]于显洋.组织社会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92 作者简介
李茹,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研究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fe80a6c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