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安意如》,欢迎阅读!
作家简介:安意如,女,1984年6月20日生,双子座,安徽宣城人。02
年毕业于安徽某职业院校财经系。其后做过极短时间的文秘和会计,发现不喜欢,很快辞职,03年下半年偶然间上网,开始用网名如冰恋枫混迹于新浪金庸客栈。04年下半年开始接触剧本,并应书商之约写第一部长篇小说《要定你,言承旭》,青春校园题材,书于05年6月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05年的2月去北京参与一个动画剧本的创作,之后开始写第二本书《看张·爱玲画语》,散文集,书于05年9月由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05年9月以后和北京弘文馆建立较长的合作关系,开始做现在的诗词评赏“漫漫古典情”系列,已经完成《人生若只如初见》(古典诗词统赏),《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词评)。目前即将写完关于诗经的评赏。接下来还会做两本,以完成这个系列。而在这应该会和一摄影家合作图集。喜欢旅行,变换不同的城市居住。目前旅居云南。安意如的创作大多都曾被认为有抄袭的嫌疑,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她还是给大家带来了很多关于传统诗歌的唯美解读。
安意如作品特色:似水流年,如花美眷。那些来来去去,起起落落的故
事,从班婕妤到杨贵妃,多少女子开开谢谢,总走不出对爱情的误区。安意如把女子们的际遇重新拆解开来。字里行间,满是叹息和哀婉。她对历史的观点,有着大大的冲击力。
安意如小说举例:
一:《人生若只如初见》——古典诗词的美丽与哀愁
这是一部不甘于淹没在浩瀚书海中的作品。她似在谈诗词,又似在谈风月。她不拘泥于对古典诗词字面的理解,也非传统意义上的简单赏析,而是一种风格独特、感情丰富的散文随笔。她用清丽、感性的笔调,配以优雅、飘逸的插图,描绘出一幕幕古典诗词背后唯美、动人的历史爱情画卷,引领读者倾听一段段经典、震撼的浪漫往事。诗人,词人,凸现其旷世奇才与至真性情。才子,佳人,似笑非笑的嫣然,执迷不悔的凛然,心照不宣的释然,让我们在悲喜交加中恍然„„
二:《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词的情意写真
纳兰词凄清婉丽,蕴藉自然,小令为清一代之冠,特别是他的悼亡词,更是此中翘楚。纳兰词——华贵的悲哀,优美的感伤。细读纳兰词会发现,豪放是外放的的风骨,优伤才是内敛的精魂。一个生活在三百年前的男子,在他的词章中不倦不悔地体贴诉对感情的执着,对友情的坚定,像一道道疗伤的温泉汤药,温暖了,唤醒了,我们冰封的情感。这样的心态,拿来解读诗词也是有益的,情雅成诗,爱淡成词,如果没有潋滟坦白的心思,是无法走进古人留在书册中的幻境的。
凡心所向,皆是虚妄。从梦中的花园走出时,旅行,到处走走停停;也一个人看书,弹琴,自己对话谈心。
三: 《思无邪》——追绎前生的记忆
诗经,是一部古老而珍重的书,中国诗歌的源头。名头之高妇孺皆知,但从汉代以来,就没有几个真正能完全懂得的了。诗经一共有305篇,作者在《思无邪》中选择了40余篇进行解读,以“国风”为主,纵横深入地还原了诗经本来的面目。它大气而活泼的,沿袭前两本书的清新自在,然而在表达的深度和力度上都有新的突破。不希望它沦落成一般的诗词解读,也不想它过于艰深,成为散发着腐朽学究气的文章。作者通过对诗经的解读中国古典诗词做了溯源。 四: 《陌上花开缓缓归》——安意如品读唯美爱情的旷世韵味
南北朝的历史光怪陆离,大一统之前的年代荒诞华美不可尽言。那些简单的歌章,在历史的游历中一如绽放的花般鲜艳,一如明日的花般凋零,或喜或悲,本书注定要以史来绎情。用猛虎细嗅蔷薇的姿态,小心将它们从心中释放出来,描绘出一幕幕古典诗词背后唯美、动人的历史爱情画卷,引领我们倾听一段段经典、震撼的浪漫往事。
让我们回到汉魏,两晋,六朝,盛唐。去观望彼时的风月无限,向那些古人讨一些情爱暖暖身。
五:《看张·爱玲画语》
她的人比她的小说,更像一个传奇。在那样的时代,没有人像爱玲一样敢于大声喊出“出名要趁早啊,来得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的口号来。然而,在绚烂之后她又能即刻归于平淡,像烟花开过之后留在人心里冰冷的惊艳一样。还有她的爱情,如此短促,却又如此热烈,两年时间却需要花一生去忘记。她的死亡也是如此诡异。她安静地躺在那个狭小的公寓里,无人知晓。 安意如作品的意义: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诗词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最为精华的一部分。现如今能背古诗词的人越来越少,因为读诗背诗的确是件清苦的事情,何况要真正理解它们。能读诗词,能讲诗词的人,如安意如,就是弘扬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我们应该为之欢呼、拍手欢迎、坚决捍卫,而不是迎风起哄、见风是雨。我们应该为80年后的年轻人出现这么一位奇女子而感到自豪和感,毕竟,这个浮躁的社会太需要这样的人了。在整天为新的工作、为挣钱买房、为娶妻生子、为官场名利、为财为色的人群里,你是否愿意和这么一位女子,一起翻开古诗词的画卷,去聆听那回荡在遥远空气里的哀怨离愁?你又是否愿意,捧着一本本古籍,去品位灿烂的华夏文明。可以说安意如的诗歌类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刺激着很多人,使他们重燃诵读传统诗歌的热情,在无形之中起着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fc7881414791711cc7917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