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推荐文档)》,欢迎阅读!
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
——以邺城为例
建筑,是人类生息的场所,是人类文化与智慧的结晶。
在中国,最主要的传统学说是儒家思想。中国2000的历史长河中,对国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化的影响无与伦比,也造就了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基本内容。
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成为中国文化的正统,深深的影响着中国文化发展的进程。儒家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准则,讲究“中庸”、“礼制”,注重“尊卑”、“等级”,并将其与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认为贵贱等级是国家正常运行的根本,不可逾越。
儒家学说的“礼制“深刻的影响着中国古代城市与建筑设计。无论王宫或者宅院,从总体规划到单体建筑都清晰的反映出“等级、尊卑”至上的意识形态。《周礼・考工记》中说:“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这是中国古代都城的规划思想,对都城的大小、制式都有明确的规定。《正义》中云:“天子之城方九里,诸侯礼当降杀,则知公七里,候伯五里,子男三里”;《五经异义》曰:“天子之城高九仞,公侯七仞,伯五仞,子男三仞”。都反映出封建礼制精神中严格的尊卑秩序。 随着建筑技术及建筑艺术的进步,都城的规划形式与皇权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联系。曹魏营建“邺”城时,首次将之前在建筑群中采用的轴线布局手法扩大到整个城市规划,同时开始采用对称的布局手法,开辟了中国以轴线、对称布局强调尊卑、等级的先河,一直影响到此后的中国的都城规划。
据文献记载,邺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7里,南北宽5里。有两重城垣:郭城和宫城。郭城有7座城门;城中有一条东西干道连通东、西两城门,将全城分成南北两部分。干道以北地区为统治阶层所用地区,正中为宫城,内有举行典仪用的建筑和广场。宫城以东为宫殿、官署。官署东为戚里,宫城以西为禁苑──铜雀园,东西干道以南为一般居住区,划分为若干坊里;3条南北向干道分别通向南面3座城门,中轴线大道北通宫城的北门──端门。城的东门外为对外交往和设市之地;迎宾馆──建安驿设于此。邺城的西门外有大片皇家苑圃和水面。
中国古典建筑以院落为组织单元,南北向的轴线居于正中,布局对称,重要的建筑物位于轴线上,次要的建筑布置在两侧,如此形成围合的院落。若需增加规模,则采用多个院落纵向串联,轴线形式则更加明确。由于各个院落的功能不同,位置不同,则他们对等级、秩序的表现也就更加明确。这条轴线充分表现出古代社会的封建思想,反映着儒家“礼制”以及我国的“尊卑、等级”,成为中国古典建筑的一大特色。
在儒家学说的影响下,礼制同政治相关联,建筑与等级相制约。一座建筑或是建筑群,在最初一开始决定要营造时,它的等级与规模就已经明确,而在营建过程中以及建成后的使用中,都要严格按照它的等级来形式功能。建筑与“礼制”密不可分,相互关联。这也是它区别于国外建筑的不同之处。而它区分于国外建筑的另一个不同,是在国外建造的最重要的建筑物中,多数都是供奉神灵的庙宇或者教堂,而在中国营造的重要的建筑多数是供“人”使用――给皇帝或者皇室的其他成员。自儒学的观念在汉时被尊为正统后区别于国外一宗教为主之后,中国的建筑就在情感、观念以及仪式上发展、强调了神人同在,天人合一的思想。它不是高耸入云、指向苍穹的“神”的观念,而是讲究中庸,注重尊卑等级的,具有轴线对称的,平面铺开的有机群体,具有实时使用功能的空间载体。
考虑人在其中的自身感受更重于“物”本身的自我表现。这种创作自身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设计知道思想,也是儒家理性思想影响的结果。 至此,儒学对古典建筑的影响就完整无疑的展现出来,从城市规划到单体建筑,从街道布局到屋檐鸱尾,无不体现着儒家遵循崇尚的“礼制”、“等级”、“尊卑”等秩序,他们严谨又具有理性,中庸而冷静。儒家思想在我国建筑形式的成长成熟中始终起着关键的指导与主导作用,它令我国建筑艺术的风格从其它同样伟大的民族中独立出来,成为世界建筑文化中灿然生辉而自成体系的建筑艺术。中国古典建筑虽初看令人不禁稍觉微缺变化一般,然而越多对它了解越发现她深沉而静穆的广阔胸怀。它对中华民族性格的表现及影响,都在起翘的屋檐与一进一出的庭院中完美展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fbcf06254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0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