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真意切,清丽自然──读温庭筠《望江南》

2022-04-06 01:02:2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情真意切,清丽自然──读温庭筠《望江南》 》,欢迎阅读!
情真意切,江南,清丽,自然,温庭筠
情真意切,清丽天然──读温庭筠?望江南?

王国维?人间词话?云:"刘融斋谓:飞卿精艳绝人。"差近之耳。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应该说,这个考语是中肯的;"精艳绝人";,镂金错彩确是温词气势派头的明显特性。但温庭筠也有天然可爱之作,比力而言后者更能表现他的艺术成绩,?望江南?就是情真意切,清丽天然的名篇。这首小令,只有二十七个字。"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一句一字闲不得";?白香词谱笺?。起句"梳洗罢";,看似平平,"语不惊人";。但这三个字内容富厚,给读者留了很多想像的余地。这不是一样平常人清晨起来的洗脸梳头,是特定的人物〔思妇〕,在特定条件〔预备欢送久别的爱人返来〕下,一种特定感情〔快乐和冲动〕的反响。?诗经-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干有?情诗?,曰:"君行殊不返,我饰为谁荣?";他的?室思?六首之三中的"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之句,后人多有拟作,成了一个很盛行的体制。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常"炉薰阖不消,镜匣上尘生。绮罗变态色,金翠暗无精";之类的形貌来表示思妇孤寂痛楚的生存和表情。本篇用法有所差异,拜别的痛楚,相思的寥寂,孤单的日子好似就要已往,大概说她盼望中的优美日子好似就要来到,于是,临镜梳妆,顾影自怜,着意修饰一番。效果是热烈的盼望之火碰到冰凉的实际,带来了深一层的扫兴和更大的精力痛楚,重新又要回"明镜不治";"首如飞蓬";的苦境中去。这三个字,把这个女子独居的情况,深藏心田的情感变革和对优美生存的向往,不是生动地表示出来了吗?接着,出现了一幅辽阔、多彩的艺术画面:"独倚望江楼。";江为配景,楼为主体,核心是独倚的人。这时的女子,情感是庞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感情是变革的。初登楼时的快乐快乐,久等不至的焦虑,另有对昔日的深沉追怀这里,一个"";字用得很逼真。"";字,既无色泽,又无音响,却意味深长。这不是情人昵昵情语的"互倚";,也不是一群人叽叽喳喳的"共倚";,透过这无语独倚的画面,反响了人物的精力天下。一幅尤物凭栏远眺图,却是"误几次天涯识归舟";"离情正苦";把人、景、情接洽起来,画面上就有了盛妆女子和斑斓江景调和在一起的斑斓色彩,有了人物情感变革和江水活动的融会。"过尽千帆皆不是";,是全词情感上的大迁移转变。这句和起句的快乐感情形成比拟,光显而猛烈;又和"独倚望江楼";的空寂焦虑相保持,承上而启下。船尽江空,人何以堪!盼望落空,理想幻灭,这时映入她眼帘的是"歪晖脉脉水悠悠";夕阳流水本是没有生命的无情物,但在此时此地的思妇眼里,成了多愁善感的有情者。这是她的痛楚心境移情于天然物而产生的一种遐想类比。夕阳欲落未落,对扫兴女子含情脉脉,不忍拜别,暗暗收着余晖;不尽江水好似也明白她的表情,悠悠无语流去。它像一组影戏镜头:一位着意修饰的女子,倚楼凝眸烟波浩的江水,等候久别不归的爱人,从日出到日落,由盼望变扫兴,把这个女子的不幸,表示得何等感人。至此,风景的刻画,情感的抒发,气氛的陪衬,都已成熟,末了弹出了全曲的最强音:"肠断白蘋洲。";"末句最当注意,有余不尽之意始佳。";?白香词谱笺?〕和全词"不露陈迹";相较,末句点出主题似太直,但在情感的热潮中结句,仍有"有余不尽之意";。花色白,洲生故名白蘋洲。梁柳恽?江南曲?"汀洲采白蘋,日暖江南春";,言采白寄与所思之人。白蘋洲在那边?俞平伯老师说,不要"过于落实,似泛说较好";,并引中唐赵微明?思归?诗中心两联"犹疑望可见,日日上高楼。惟见别离处,白蘋满芳洲";,以为"合于本词全章之意,当有些渊源";〔俞平伯?宋词选释?,这是极为深刻的看法。但在本篇的艺术形貌中,应该是江中确有白蘋洲在的,不是比方、想像,


也不是泛指,而是实写。独倚望江楼,一眼就可看到此洲,但当时盼民气切,只顾看船而不见有洲了。千帆过尽,歪晖脉脉,江洲仍旧,不见所思,能不肠断!词是注意作家主不雅抒怀的艺术情势。这首小令,情真意切,生动天然,没有矫饰之态和违心之语。词中出现的楼头、船帆、歪晖、江水、小洲,这些互不干系的客不雅存在物,思妇的由盼郎返来的快乐到"肠断白蘋洲";的痛楚扫兴,这些人物情感模样形状的庞大变革,作家颠末精良的艺术设想,使之成为十全十美的艺术形象。作家的头脑情感像一座桥梁,把这些风景、人物接洽了起来,并且渗出到了风景刻画和人物运动之中,成了有机的艺术团体,使冰凉的楼、帆、水、洲好似有了温度,有了血肉生命,变得含情脉脉;使疏散伶仃的风物点,融合成了具有内涵逻辑接洽的艺术画面;使人物的外在表示和内涵的生理运动完善同一地表现出来。这正是实际生存中的思妇的怨和恨,血和泪,深深地冲动了作家;在这些好似安静的字句中,跳动着作家诚挚热烈的心。?旧唐书?说温庭"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温词是绮靡丽的,象征手段的运用有的成了假设明假设昧,"假设可知假设不成知";;反响的生存面也较局促单调。但他对中国词的艺术生长是有孝敬的。在他之前,早期民间词和文人词,不但用的词调有限,并且句法、气势派头和诗相近。温庭筠是中国第一个大量写词的文人,使"词之体以立";可以说,他是中国早期词的总结者,又是厥后唐末五代花间一派的鼻祖,婉约派的先驱。这首小令并不克不及代表他整个词的气势派头,但却是表现他词的艺术成绩的佳作,既有民间词的普通易懂、清新天然的特点,又有文人词的蕴藉凝练、耐人品味的韵味。这首小令,像一幅清丽的山川小轴,画面上的江水没有奔驰不息的波澜,发出的只是一种无可怎样的叹息,连夕阳的余晖,也缺乏峻刻的寓意,盘旋着一股无名的烦闷和难以排解的痛恨。另有那临江的楼头,点点的船帆,悠悠的流水,远远的小洲,都惹人遐想和耐人玩味,有着一种美的情趣,一种景象融会的意境。这首小令,看似不动声色,轻描淡写中酝酿着酷热的情感,并且宛转升沉,顿挫有致,于不消力处看出"重笔";。思妇题材写的人很多,可说是个"热门题材";,但这首小令,不落窠臼,很有特色。这也是个软题材,但这首小令不是软绵绵的,情调积极、康健、质朴。在有着绮靡侧艳"花间";气的温词中,这首小令可说是情真意切,清丽天然,别开生面的佳构。──选自?宋词欣赏集?,人民文学出书社1983年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f82baf67e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d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