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文化

2022-10-16 18:15: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酒文化》,欢迎阅读!
酒文化,中国
中国酒文化

行政管理2 201042409209 行政管理2 201042409224 行政管理2 201042409223

概述:

中国具有悠久酒文化史,在我们的祖先尚为猿的时候,就已经和酒发生了关系。因为,地球上最早的酒,应是落地野果自然发酵而成的。所以,酒的出现,不是人类的发明,而是天工的造化。

中国是酒的故乡,可以说五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飘散着酒香的历史。从《诗经》到《楚辞》,从先秦诸子散文到唐诗宋词,无不飘逸着酒的芬芳,翻开《二十五史》有关酒的记载更是无处不在。中国制酒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约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约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国人发明了蒸馏法,从此,白酒成为中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酒的起源

酒的起源的几种说法。一是上天造酒说,这一说法见于周公《酒诰》。二是仪狄造酒。仪狄是大禹时期人,《吕氏春秋》提到仪狄造酒,汉代刘向编辑的《战国策·魏策》中对此表述的更为详细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饮酒而亡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三是杜康造酒说。即江统所说的杜康有饭不尽,委馀空桑经过发酵而酿成美酒。这一说法已经很接近造酒的原理了,因此可以说江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谷物自然发酵酿酒学说的人。

这三种说法虽然不同,但都是指谷物发酵酿酒。这就又牵扯到一个问题,就是谷物酿酒产生的时代,传统的观点认为人类在进入农耕文明粮食有了剩余之后才有了谷物酿酒,《淮南子》说清盎之美,始于耒耜。另一种观点比较有趣,认为早期的人类种植稻黍等粮食作物不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为了酿酒。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吴其昌早在1937年便提出了这个观点,但缺乏足够的材料证明。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人类学家索罗门·卡茨又提出了类似的光点。他认为早期的人类偶尔发现采集来的谷物可以用来酿酒,因而才有意识的种植谷物。他的论据是,缘故时期,人类主要以肉食为主,为了助解消化,所以需要大量饮酒。

酒的演变

酒的演变,在中国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果酒,黄酒,烧酒(白酒)

在原始社会初期,当人类还处于采集经济的时期,就发现吃了天然发酵的野果,会产生一种神奇的疗效,医学上所说的舒经活血于是原始人类便开始有意识的对采集来的野果进行人工发酵,这样最早的酒-----果酒便产生了,它的酒精含量一般在15度左右。也就是说酒的最早被人们所饮用,是因为它的医疗作用。这在后世的文献中可以得到印证,《汉·食货志》上说酒为百药之长《说文解字》上对医疗字的原始意义的解释是医,从酉(即酒)……治病工也……酒所以治病也。果酒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古老的酒。

随着农耕时代的到来,粮食产量增加,在果酒的基础上,夏商时人们开始了谷物酿酒,原料主要为黍和稻,古代称为黍酒,其实就是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黄酒。传说种仪狄和杜康所酿造的也都是黄酒。1974年在河北平山中山王墓中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酒,也是黄酒,当酒壶打开的时候,酒香醉人。


早期的黄酒由于酿造工艺还不是很成熟,所以酿出的酒酒汁和酒渣通常是混合在一起的,因而有清酒和浊酒之分。所谓的浊酒就是没有经过过滤的黍酒,因为有酒渣在里面,所以放的久了就会变酸,《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说有个买酒的人为酒甚美,悬帜甚高也酒是说酒的品质不错,广告做的也比较到位,但是因为家里的看门狗太凶猛了,所以导致酒酸而不售。这里所说的就是黍酒。

所谓的清酒,就是经过过滤的黍酒,在古代有专门过滤酒的器具。陶渊明用脏兮兮的头巾滤酒(萧统《陶渊明传》)而饮,遂传为千古美谈。我们如果那样做,肯定被人指责为不注重个人卫生了。当然古诗词中所提到的浊酒不一定都是没有过滤的酒,因为在后世浊酒因为喝的人比较多。所以渐渐成了酒的代名词。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民国时期李叔同(也就是后来的弘一大师)所做的《送别》一词中就有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的句子。古代饮中君子喝清酒和浊酒,并不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无论是清酒还是浊酒在他们心目中都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有清圣浊贤的说法。

我国古代西域(今新疆一带)盛产葡萄和葡萄酒,《史记》和《汉书》上都有记载大宛左右以葡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旦,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将葡萄和酿制技术带入中原及河西一带,葡萄酒遂名动一时,尤其以凉州(今甘肃武威)地区的葡萄酒为贵。东汉时期陕西扶风有一个读书人叫孟佗,拿一觚凉州出产的葡萄酒贿赂宦官张让,后来便被张让封为凉州刺史,后世读书人提到此事,大多都很愤慨,如刘禹锡讽刺到为君持一斗,往取凉州牧,苏轼更是直白将军百战竟不侯,伯良一觚得凉州。有汉一代,葡萄酒十分珍贵,仅仅局限于上层官宦之家,魏文帝曹丕在《葡萄酒赋》中对葡萄酒更是赞赏有嘉,到了唐代葡萄酒的酿造已经从宫廷贵族之家走向了民间,于是唐代诗人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凉州词》名动古今。到了元代葡萄酒的销售,在市场上已经有了一定的量。自明以后烧酒(白酒)流行,葡萄酒在中国的发展遂湮灭不闻,直到1892年张裕的创始人张弼士先生在烟台建立葡萄酒厂,中国的葡萄酒业才又重新起步。

至于白酒什么时候出现,目前学术界有争议。有的说汉代,有的说是南宋,有的说是在元明。但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始创其法,也就是说白酒在中国的发展最多六七百年历史这一说法大致可信,因为从目前发现的白酒酒窖来看,最古老的酒窖历史也绝对不超过六七百年,无论是四川全兴股份公司发现的中国白酒第一坊---水井坊还是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的白酒品牌国窖1783,以及道光廿五、康熙1698等白酒企业发现的白酒作坊或者窖藏白酒,历史都没有超过李时珍所说的年限。史书是有烧春这个词汇,但烧春是不是白酒就难说了,如果真的有足够的实物能够证明,那绝对是中国考古史上轰动世界的大新闻。

中国酒文化

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是酒的故乡。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又同时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首先,中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在一些局部地区,酒业的繁荣对当地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酒与社会经济活动是密切相关的。汉武帝时期实行国家对酒的专卖政策以来,从酿酒业收取的专卖费或酒的专税就成为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酒税收入在历史上还与军费、战争有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在有的朝代,酒税(或酒的专卖收入)还与徭役及其他税赋形式有关。酒的厚利往往又成为国家、商贾富豪及民众争夺的肥肉。不同酒政的更换交替,反映了各阶层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eb6fb6ea98271fe910ef9c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