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地方高校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安徽大学为例》,欢迎阅读!
地方高校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安徽大学为例
作者:赵 磊 王良龙 张 洪
来源:《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5年第3期
摘要:培养拔尖人才已成为我国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许多地方高校开始实施“拔尖人才培养试验计划”。文章从国内外高校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出发,重点阐述了安徽大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索及特色。
关键词:地方高校;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3-0072-02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力的竞争逐渐转化为人才的竞争,培养拔尖人才已成为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为了贯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基础学科领域国际领军人才,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划纲要(2010年—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的部署,教育部于2009—2010年分别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19所部属重点大学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除此之外,为响应国家拔尖人才培养战略,不少地方高校也推出了“拔尖人才培养试验计划”,如苏州大学、上海大学、安徽大学等。
地方高校是由各省市直属管理的高校,大多数靠地方财政供养,由地方行政部门划拨经费的普通高等学校。与部属重点高校相比,它们在教学科研水平、生源质量、资金投入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距。在拔尖人才培养上不能照搬部属重点高校的培养模式,需要综合考虑办学定位、教学科研水平、资金投入等因素,探索适合自身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校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一)国外高校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国外高校拔尖人才培养中,以美国和印度的高校最具代表性。美国是教育强国,拔尖人才培养上在全球处于绝对领先地位,美国人获得诺贝尔奖的次数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美国高校拔尖人才培养形式主要是荣誉教育,为优秀本科生设计个性化的教学形式,具有以下特点[1]:1.申请条件和选拔标准严格;2.课程培养方案灵活设置;3.实行导师制;4.强调社区服务教育;5.注重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
印度实行“精英化”的高等教育,高校注重拔尖人才培养,其培养模式特点为[2]:1.培养目标明确,定位为培养一流人才;2.严格的入学选拔制度和淘汰制度;3.在课程设置方面,既强调学科核心课程,也兼顾人文社会学科;4.强调社区服务实践活动,将服务学习与学术课程紧密结合;5.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国内高校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实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试验计划”以来,北京大学等19个试点高校对拔尖人才培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诸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它们在培养模式上具有以下特点:1.选拔程序严格,实行动态管理;2.强化通识教育,专业选择自由度高;3.灵活设计培养方案,实行个性化培养;4.配备一流师资,营造良好学习环境[3-4]。
二、安徽大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
安徽大学是安徽省省属的“211”工程建设大学,是一所地方高校。为响应国家拔尖人才培养战略要求,安徽大学于2011年成立文典学院,实施“拔尖人才培养试验计划”。安徽大学文典学院设人文科学、理科和经济管理三个试验班,各类试验班每年的招生限额为30人。作为一所地方高校,安徽大学在拔尖人才培养中享受不到部属高校的待遇,不能照搬它们的培养模式。在吸收国内外高校有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特点,安徽大学以文典学院为载体,经过3年的探索实践,逐渐探索出了适合自身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一)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高校人才培养中,培养理念至关重要,它决定着高校最终培养出的是什么样的人。安徽大学文典学院注重人才培养理念建设,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强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培养理念可表述为:以“夯实基础、拓宽口径、注重研究、强化实践、鼓励创新”为人才培养基本原则,以培育“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拔尖人才”为目标,采用先进的课程体系、多样化的培养模式、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和全程导师制,为优秀学生的个性发展、潜能发掘、尽早脱颖而出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二)实施“3+5”模式
安徽大学文典学院定位为本科层次拔尖人才培养试验单位,在工作中尊重学生个性、特长和潜能,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学院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探索实践安徽大学本科层次拔尖人才培养的“3+5”模式。其中“3”指前3学期,大类培养阶段,夯实学科群基础,学生获得比较扎实的学科基层知识教育;其中“5”指后5学期,是专业培养阶段,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从第4学期起进入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接受专业教育。此外,文典学院给予学生很高的专业和课程选择自主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变更学科专业或在某个学科专业中选课,直至本科毕业前一学期。
(三)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经过三年的探索实践,安徽大学文典学院总结出了几个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法。
1.实施全程导师制。安徽大学文典学院实施全程导师制,其中大一学年为班主任制,大二起为项目导师制。大一学年,学院为每个试验班配备一名班主任,要求班主任具有相关学科的博士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称,辅助学生的专业学习。大二学年起,结合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项目的申报、研究工作,实施项目导师制,加强导师对学生项目申报、科研训练、论文写作等能力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学术科技能力。为确保指导效果,学院要求学生每个月与导师至少见一次面、打一个电话、写一封邮件,督促学生主动联系导师,进入导师的实验室、课堂、工作室;经常询问导师指导情况,并将导师的建议实时反馈给学生。
2.开展学科竞赛。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相关学科竞赛,促使他们系统地学习学科知识,进而提高学习、科研能力。2013年度,文典学院共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数学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多项学科竞赛,27名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以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为例,文典学院共计15名学生获奖,其中2名学生获得国际一等奖、2名学生获得国际二等奖、3名学生获得国家二等奖、8名学生获得安徽省一、二等奖。
3.推行“第二校园”学习计划。安徽大学文典学院为学生提供“第二校园”学习经历,以拓展视野,优化知识结构,提升自主学习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学院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定期选派学生交流学习。截至目前,共计选派72名学生赴国外、港澳台、国内知名高校交流学
习。其中,选派7名学生到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学习、9名学生到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春田分校学习、8名学生到学校在韩国和台湾的姊妹高校学习、48名学生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
4.以项目带动人才培养。安徽大学文典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参与到一项科研项目中,组织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科研项目。在导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亲身参与到项目的研究之中,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据统计,通过参加项目研究,学院2011级学生共发表SCI论文4篇,三类论文6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
5.以文体活动促人才培养。优秀的人才不仅仅只是成绩好、科研好,同时还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参与各类文体活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安徽大学文典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到文体活动中,安徽省大学生演讲比赛、安徽大学文化艺术节、安徽大学运动会及各类专项体育比赛中都有学院学子的身影。通过参与文体活动,学生们的组织策划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四)构建拔尖人才培养保障体系
1.确立制度保障。拔尖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制度的支持。安徽大学出台了《安徽大学文典学院学生国外学习计划实施办法》《安徽大学文典学院学生港澳台地区著名高校学习计划实施办法》《安徽大学文典学院学生国内著名高校学习计划实施办法》《安徽大学文典学院导师制管理办法》《安徽大学文典学院教学指导专家组遴选与管理办法》《安徽大学文典学院学生奖学金评选办法》《安徽大学文典学院学生学业评价排名办法》《安徽大学文典学院学生动态管理实施办法》等八个文件,确立相关制度,作为人才培养和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依据。
2.提供资金保障。拔尖人才培养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安徽大学作为地方高校,在拔尖人才培养中无法获得国家资金的资助,这就要求学校自己解决资金问题。经过探索实践,安徽大学形成了省级财政拨款、校友基金资助、人才培养项目资助等多元的资金保障体系。其中,曹其真校友基金提供1000万元人民币,专项资助文典学院学生赴境内外知名高校交流学习。
我国的拔尖人才培养战略需要地方高校参与,而地方高校在办学水平、生源质量、资源获取等方面与部属重点高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决定了其在拔尖人才培养工作上的特殊性。作为一所地方高校,安徽大学从2011年起开始实施拔尖人才培养试点工作,经过三年的探索实践,找到了些方法,积累了些经验,也取得了些成绩。文章据此总结出了安徽大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对其他地方高校的拔尖人才培养工作有所借鉴。
参考文献:
[1][3]赵磊,张洪,石新影.中美高校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比 较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12).
[2]黄碧泉.印度理工学院管理特色研究[D].长沙:中南大 学,2007.
[4]高东磊,周刚,王强.我国高水平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的探索实践与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e853c31f9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