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吟唱 声情并茂》,欢迎阅读!
古诗吟唱 声情并茂
摘要现行古诗词教学中,高分功利心理导致诵读缺失,令中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掌握颇有问题。从诵读角度出发有效指导学生对古诗词要掌握韵律、体悟意境、融通情感,方能从根本上解决古诗词教学中的各种弊端。
关键词古诗词 诵读
尽管在现行高考制度下,每一位语文老师都使出浑身解数来为学生争取更高的分数,然而中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和掌握仍然令人担忧。现阶段的古诗词鉴赏教学教师一味的向学生传递得分点、答题技巧等方面的信息,而往往忽视了诗歌本身。其教学过程中呈现出的功利性是不容忽视的。
从诗经到古诗十九首,从唐诗宋词到元代散曲,早先的诗歌就是从劳动人民的劳动歌曲中搜集而来,而宋词原本就是从歌曲中分化出来的,其他诗歌也极具音乐性。但同样的“歌词”,流行歌曲却能很快烂熟于心,脱口而出了。而古诗词的学习却显得困难重重,对此,我们可以从歌曲的流行因素中加以借鉴。由此不难发现,现行古诗词鉴赏最大的误区是诵读的缺失,古诗词教学中没有诵读过程,学生不会诵读的现象时时存在。
中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应该做到:反复诵读、深入诵读。诵读不同于背诵,诵读强调的是读,边读边理解,边理解边读。俗话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读得其法,不但能理解作者写什么,而且能与作者心灵相通。”可见,在古诗词教学中加强诵读及诵读方法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一、读出古诗的韵律
古代私塾中,我们常见老师学生皆能读书入境,摇头摆尾。在古诗词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反复诵读,读出韵律。古诗词的韵律美来源于平仄的搭配、节奏的停连,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激情四溢。在此方面,可以训练学生学会把握古诗词的诵读技巧。经过几年训练,笔者认为,语意划分节奏法比音节划分法更实用,更有助于学生体会诗意,领悟情感。如,五言句为2个层次“万里/瞿塘月,春来/六上弦”(杜甫《月》)或“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梅尧臣《鲁山山行》);七言句亦可分为2个音节:“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白居易《村夜》)等。
二、读出诗词的意境
古诗词言简意丰,贵在含蓄,时空跌宕,跳跃腾挪,非联想、想象不能领悟其意境、意趣。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深度诵读。如“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
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又呈吴郎》杜甫)解读这首诗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一边诵读,一边在脑海中想象这样几幅画面:一位无食无儿的老妇在一棵枣树前打枣,有一天枣树前围上了一圈篱笆,老妇在向杜甫哭诉,杜甫提笔写信。让学生将哭诉的内容,写信的内容一填充,一个有血有肉的故事便出现在我们面前,其中深意自然可解。又如“淡月失梅花”一句。教师可以启发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在头脑中出现“月辉映照大地,与梅花相映成趣”的情景,进而领会诗词句中深邃的意蕴和含蓄的感情。古诗词浸润着作者的审美意趣,多用映衬渲染、虚实相生、动静互见、拟人比喻等表现手法,又多借景抒情、咏史寄兴、即事感怀,这些更需要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只有将自己置身于一片清景之中,想象出僻冈幽坡,月色可人,皎洁的月光,透过无尘的碧空,敷洒在澡雪一新、珠水晶莹的万物上的澄明的境界,才能走进一个在宦海中虽几遭打击几度浮沉、仍痴守节操的灵魂深处,实现跨越千年的灵魂对话。
三、读出作者的情感
“诗言志,词缘情”,指导学生诵读时应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诵读进入声情并茂的佳境。把诵读技巧与对古诗词意境的体味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当时作者写诗词时的心情、情境,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使学生能想作者所想,能准确地表达出古诗词的意境、情感。只要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感情,学生就能够比较容易地进入古诗词的特有境界,探得真谛,得到启迪。比如陆游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从当年想出兵西北,北定中原,立功封侯,到如今此身却终老江湖,对国事无能为力。在这样的“心在天山”却“身老沧州”的无法解决的矛盾中,抒发了一种激越、悲愤,却又无奈的爱国情怀。
教师指导、鼓励让学生反复诵读这些古诗词,从节奏韵律、画面想象、情感领会方面去诵读,古诗词还何愁难学、难掌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e60a4af80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