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让学生享受音乐的美》,欢迎阅读!
让学生享受音乐的美
摘要:音乐能塑造美的人,创造美的世界,让学生享受音乐的美是我们作为音乐教师的职责。我们应该成为美的使者,与学生们共同构造出一个五彩缤纷、八音协合的大千世界。本文中所阐述的一些关于教师应如何把音乐教学落实到提高学生认识美、体验美、表现美的能力上等观点,进一步让我们对音乐课堂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学生们在音乐中真正感受到美,体会到美,从而达到美育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兴趣、感知。
音乐是人类语言和对外界感知能力升华的结晶,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是人类更高层次的交流媒介,其初衷是让我们的心灵受到真善美的陶冶和升华。音乐课的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成为精通乐理音律的艺术家,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感染、激励和启迪下,走进音乐,爱上音乐,学会发现、享受音乐的美。为达到此目的,作为音乐教师,应对以下四个方面予以关注。
一、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论语》中也曾提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尤为重要。由于中小学生的特殊性,他们会对一切新鲜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在这个阶段,音乐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使他们爱上音乐,享受音乐。教师首先要能和学生融为一体,消除学生与老师间的隔膜和学生对老师的恐惧,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找到学生兴趣与音乐教学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再者,应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更形象、生动地去了解和欣赏音乐。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的中小学生,人生阅历浅,生活经验少。作为音乐教师要使他们真正理解音乐,享受音乐就需要按照他们的思维特点,就要不失耐心地用形象活泼的图片、视频甚至生动有趣的故事来引导他们。
二、以学生为主体,音乐教学为学生服务
音乐教师的职责引导、感染、激励和启迪学生,走进音乐,爱上音乐,学会发现、享受音乐的美。在这个过程中,音乐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他们的知识层次和接受能力,不断改善教育、教学方法,使音乐教学能够真正地为学生服务。首先,在课程设计上,音乐教师应多听、多看、多想、多问,选择学生所喜闻乐见的音乐材料,并广泛争取学生意见,支持、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音乐剧、音乐游戏、小合唱等活动,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其次,教师应注意尊重并维护学生在音乐方面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善用赞美和表扬,巧用激励与激将。尤其对性格内向的学生要多加关心,争取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到音乐带来的乐趣。
三、改善课程结构,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
音乐感知能力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是学生感悟音乐魅力的前提。传统音乐教学,往往只重视教授学生使用乐器的能力和歌唱的技巧,却无视了对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以致学生只会机械地歌唱和熟练地使用乐器,却无法领略音乐的内涵美,也就丧失了音乐教学的初衷。因此,音乐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首先,应改善课程结构,增加音乐欣赏环节,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用他们所能接受和理解的方式,介绍音乐速度的快慢、节奏的疏密和旋律的起伏等,引导他们进入音乐所特定的艺术环境。其次,在教学中,要精选优秀的音乐作品。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会使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音乐更是如此。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有利于激发学生们情感上的共鸣,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四、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音乐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从青铜器时代开始,我们就有了完整的音乐系统,唐诗、宋词、元曲更是可以吟唱的。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民歌、民谣、乐器更是传承至今。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音乐教学中,一定不能忽视对我们优秀民族文化的学习。在教学工作中要做到,中外兼顾,古今兼修。首先,引导学生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
学习中国优秀民族音乐的热情。教师可通过记录片、录音和参观博物馆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我们优秀民族音乐的起源、发展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其次,可通过举办古典诗词朗诵比赛、古典乐器比赛、民歌民谣对唱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积极性,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巨大魅力。
音乐教学的初衷是让学生们走进音乐,爱上音乐,学会发现和享受音乐的美,让音乐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他们的生活。作为音乐教师,一切教学工作都要围绕着这个初衷服务。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更是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广泛地感受音乐的美!
参考文献:音乐课程标准、音乐教材。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dc850ebae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