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记宁波大学教授吴燕京》,欢迎阅读!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记宁波大学教授吴燕京
作者:刘玉杰
来源:《科学中国人》 2019年第4期
刘玉杰
马克思曾经说过,“万事开头难,每门科学都是如此。”神经语言学是一门结合神经学、心理学、认知科学和语言学的新兴学科。由于其应用广泛、学术交织性强,近年来在国际学术界发展迅速,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高度关注。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吴燕京是我国目前这一领域内成果颇丰的年轻学者。
早在19世纪,欧洲学者就开始研究语言活动的神经过程与机制。2005年,著名的《科学》杂志提出了人类急需解决的125个科学问题,其中涉及神经语言学领域的多达10个以上。吴燕京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该领域的两个焦点问题,即学习和加工第二语言的神经机制、语言与认知功能的交互影响。这两个方向的研究在语言学的理论构建和认知神经学的发展与探索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在发展心理学和语言教学等领域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在这一领域砥砺前行多年,吴燕京在研究中不断开拓创新,为神经语言学服务于新时期我国的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心之所向,上下求索
出于对心理学的热爱,18岁时,吴燕京漂洋过海来到英国追寻自己的梦想。彼时,留学海外的中国学生大都学习工商管理、金融等热门专业。这些专业回国就业前景好,未来收入也相当可观。吴燕京选择攻读心理学的举措并未被家人和朋友所理解。但是,“倔强”的他没有受周边人的影响,坚定地走进了心理学这个当时鲜为国内所了解的领域。岁月流逝,如今,他仍然忠诚于自己当初的选择。
英国是现代心理学的发源地之一。吴燕京就读的威尔士班戈大学是一所有着160多年历史的传统名校。心理学是该校的王牌专业,在英国大学学科排名中常年名列前10名。在这样一座学术殿堂里学习,吴燕京倍感珍惜。英国大学对心理学专业要求十分苛刻。心理学的本科阶段文理兼修,对学生的英文能力要求很高,同时也要学习逻辑学、数学、生物学等基础科学和历史、文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作为学院唯一一个中国学生,最初学习心理学时,吴燕京经历了超乎想象的困难。不但老师的讲课常常听不懂,参考资料也需要反复研读才能理解,遇到疑问时也没有人可以一起讨论。艰苦的学习过程塑造了吴燕京独立思考,迎难而上的性格,终于以学院第一名的总成绩获得了优秀毕业生奖和英国心理学协会颁发的优秀论文奖。英国文化协会提供全额奖学金支持他直接攻读博士,从此开启了他的科研生涯。在多年的锤炼中,吴燕京在心理学、语言学、认知科学等研究领域打下了坚实基础。2012年始,吴燕京在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前100位的世界名校——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任职终身讲师,在心理学专业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成长。
耳濡目染,新环境下新突破
10多年在英国的学习和工作,吴燕京深切感受到,相较于欧洲、美国和其他心理学比较发达的国家,英国的心理学发展很好地结合了实验心理学、行为学、人本主义和精神分析等传统心理学的理论积累与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等领域的创新。这种兼收并蓄、博采众
长的特点使得英国的心理学科研氛围既紧张又包容,研究人员的学术态度既严谨又不保守。这样的环境给吴燕京创造了完美的舞台,使他在神经语言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代表性成果。
长久以来,学术界一直认为语言加工的认知过程和神经机制有相当强的独立性。2007年,吴燕京利用实验心理学和电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首次揭示了双语加工存在交互现象。例如,中—英双语者在阅读英文单词时会在潜意识里同时激活中文翻译。吴燕京将这一现象命名为语言交叉互动效应。这一发现突破了传统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理论局限于单语加工的狭义认知,为建立广义语言学奠定了理论基础。该研究被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作为封面文章报道。《自然神经学综述》将其列为2007年国际科研亮点。更重要的是,吴燕京在此项研究中使用的交叉启动范式和双控制组实验设计启发了神经语言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多个领域的方法创新,并作为实验心理学中的经典范式被写进了美国大学心理学教材《心理学入门》一书。
真理需要经受时间的考验。2017年正逢双语交叉互动效应发现十周年,《认知科学》期刊发表专栏文章回顾和讨论了该成果的发现过程、10年来对学术界的影响以及对未来的展望,由此可见,其影响力并未随着时间而消逝。吴燕京也于同年被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语言学研究中心评为语言学杰出青年学者。
双语交叉互动效应为揭示双语语言加工的神经机制,研究多模态语言加工过程和解释语言加工与认知功能的联系,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具体的实验假设。这一方向的研究,也是吴燕京一直以来所关注并致力于的。2012年和2015年,吴燕京两次主持英国国家科学院人文社科项目。他通过一系列系统的研究逐步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创新性的神经语言学理论,解释了语言习得、加工、控制和非语言认知功能的交互影响等语言学与心理学的核心问题。2012年,吴燕京通过研究双语者对情绪词的认知过程提出了第二语言加工在潜意识下会自动屏蔽负面情绪的观点,并找到了有力的实验证据。该实验发现作证了长久以来语言学里关于语言加工与情绪认知存在互动关系的假设,极大地推动了这一领域研究的进展。2013年,吴燕京又发现了语境变化对中央执行功能产生瞬间的影响,由此揭示了双语语境可以瞬间提高非语言认知功能的影响。
走得再远,心里仍扯不断与祖国的牵绊。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是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2018年,心系我国神经语言学发展的吴燕京来到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这一具有深厚文化积累和悠久学术传统的高水平外语学院任职,为他进一步开展学术研究,特别是双语学的理论与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新的环境带来了新的挑战。由于神经语言学具有一定的文科性质,科研周期较长,该领域的期刊影响因子普遍较低,在人才头衔、项目和奖项的评选中处于绝对的劣势。有前辈学者开导吴燕京,劝他改变科研方向,跟风国际顶尖期刊的研究课题“蹭个热点”,但是,吴燕京认为科学研究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科研工作者不应为自身利益盲目跟风,做“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碎片式科研。只有在一个方向上进行系统的研究才能获得更有意义的成果。吴燕京计划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从具有很高应用价值的语言教育入手,系统研究二语习得的最佳年龄阶段和学习方法等问题,为我国的英语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基础。
除此之外,科研人才的培养也是吴燕京工作的重点,而这也是任何科研领域能够后继有人、生生不息的关键因素。在吴燕京看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年轻人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更高的期望。这虽然是令人欣慰的现象,但是也给学生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吴燕京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与其他学者的成功经验总结出因材施教、因性施教的教育方法和理念,致力于为每一名有志于从事心理学研究的学生和青年学者量身打造可以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特长的学习计划和培养方案。
“在基础科学领域,实现突破的往往是少数派中可以坚持自己观点的学者。虽然人才成长有其一般规律,但是对于培养具有创新性的科研人员而言,根据个人对学术问题的理解和研究风格,突出每个人自身的特点才是最重要的。”吴燕京说。
如今,吴燕京潜心致力于将科学研究与我国的社会现状相结合,一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展开中。与此同时,他也期待着,有朝一日神经语言学研究能在中国的大地上有巨大的飞跃。他愿意为这份期望竭心尽力、奋斗不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d922bc106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