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预算法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欢迎阅读!
新预算法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作者:李良梅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第13期
摘要:新预算法的修订和产生,更表明各级人大对预算收支的监督和管理,同时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从两大方面来阐述新预算法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一方面是预算收支范围、开展方式、决策真实性和法律责任划分方面的印象;另一方面阐述新预算法在行政事业单位内财务管理工作的执行对策。
关键词:新预算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19-0301-01
一、新预算法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1. 预算收支范围的变化影响
预算收支范围是预算编制的根据,直接影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整体方向。新的预算法对预算收支的编制范围进行细致规定,如对一般公共预算包括的内容详细说明。需要特殊说明的是,新预算法特别明确了将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也纳入到预算编制中,与一般公共预算合并成为“四本预算”[1]。但随着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来源的多元化,收入分为单位性管理和分配使用两个用途,其实可能会成为某些单位的小金库。“四本预算”的规定和公共预算内容的详细化,使得预算管理的范畴有法律可循,但需要将单位的所有收入都纳入预算的范围,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2. 预算开展方式的改善
新预算法要求各级政府重点关注跨年度预算的平衡性,也就说各级政府要立足于本地的实际情况来开展需求,设置具有地区特点、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公共预算稳定基金,以防未来年度出现资金缺口,调整资金歉收结构和实现跨年度的收支平衡。与旧预算法最大的差异,新预算法避免行政事业单位在出现预算盈余时点的突击消费行为,并以此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控制工作的有效改良和优化[2]。新的差异点为行政事业单位开展服务活动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推动单位能够有序推动和进步。
3. 决算真实性的影响
新预算法第八章决算中要求预算单位的决算收支要真实,并且规定“决算草案应当与预算相对应,按预算数、调整预算数、决算数分别列出”。[3] 然而实际工作中,会计科目和报表决算有差异性,是因为统计口径的不统一。另外,单位内的相关人员对会计制度了解的不透彻,对其发挥的作用认识不足,导致出现信息不一致的现象。而新预算法的出现能够改正这一陋习,使得会计核算工作更规范和标准。
4. 法律责任细分变化的影响
旧的预算法只针对违反预算法责任内容进行相关的表述,相比于旧的预算法法律责任阐述,心得预算法对于其违法条例有了更加明确的说明,尤其是对于违法情况和相关违法活动 作出了详细说明。而对于违反预算法的处罚也更一步细化,在面对违法行为人不仅仅会追究其法律责任,并且会对其进行相关的行政处罚和经济处罚,而在出发对象追究是由其会注重违法部门的相关责任人。并根据相关责任人在预算活动中所承担的责任和扮演的角色进行不同的法律责任
细分方式。这样才能让新的预算法发挥其重要作用。所以,事业单位必须不断加强本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严格遵守预算法规范内容,再预算法的约束下迅速发展事业单位本身财务管理。
二、新预算法在行政事业单位内财务管理工作的执行对策
1. 树立全面财务管理理念
新预算法中特别强调了四本预算,并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应树立起全面预算管理的意识,才能带领单位更好的发展。传统的管理理念需要摒弃,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来转变服务管理的观念在此基础上明确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思路,以此将单位内的各项年度所获收入依次纳入至相应的预算当中,并加以管理[2]。
全面管理的意识的树立,领导和负责人应以身作则,不断督促和监督其他职工,支持和鼓励职工积极参与其中。意识决定行动,意识的提高会促进职工更好的分配资金,克服经费不足的缺陷,确保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坚持并长期坚持全面预算防线,尤其是预算管理范围新添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真正预防漏填、漏报的现象。
2. 完善支出预算内部结构
行政事业单位要根据预算计划对支出进行约束。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对单位预算进行科学的规划工作,并且保证预算资金能够被有效地调配使用,预算能与实际支出相符,支出与预算效益相符。在三公经费上,要在保证公务活动正常进行的情况下最大化地压缩支出。在进行预算编制的时候,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人员应该以单位实际发展和实际开展活动为基础,与预算实际实施部门进行深度探讨交流,保证预算能够符合各个预算执行部门的实际活动和运营需求,讲预算编制切实地落实到具体部门的具体项目上。同时也可以根据市场发展状况以及听取相关专家建议,对预算编制的合理性进行评估。最后,预算管理单位要对预算执行单位的实际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管,制定出合理预算管制政策措施,在预算执行的全程进行严格的审批确认,再最大程度上确保预算的或正确合理使用,保证资金使用的最大效益,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事业单位的内部资金监控能力,不断优化事业单位的预算制度。
3. 加强风险防控与内控建设
法律责任细化有利于单位风险防控力的增强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首先,提高风险意识和内控意识。单位领导要有预算的责任意识,对重点关注领域要注意风险控制,投入更多的精力,并建立起从上至下的工作氛围,创造出良好的外部条件。其次,强化队伍和机构建设。内部风险控制人才是行政事业单位比较稀缺的,特别是兼具预算法内容、资金运转和会计制度的综合型人才,人才是能力的保障,没有人才无法运转。值得注意的是,风险防控和内控要单独设置,以防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最后,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各行各业实现无纸化办公。同样行政事业单位也应将控制的措施和财政信息化的内容相结合,提高工作效率,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同步实现相关的控制活动。这样就提升了风险防控的效率,也能更快更好地反映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违反预算法的行为,及时做出必要的调整,减少相关人员的违规责任风险[4]。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d7a60ea57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