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石灰冲往事散文随笔》,欢迎阅读!
石灰冲往事散文随笔
公元1645年,中国清朝顺治二年。是年古历十月,江南已是秋尽冬来。 十月十七日这一天,石灰冲的天气有点怪。天上忽地就起了云,一下子把太阳遮住,天色就暗下来,一副难辨早晚的样子。风呢,格外地冷,也格外地疯张,在逼仄的长冲里起劲地窜,把原本有几分恐怖的石灰冲拨弄得更加诡异。山岭肃穆,野地苍苍,风打落叶“哗哗”地响。行人,飞鸟,走狗,牛马鸡豕,等等,都没有,末日来临一般。
且慢,那不是人来了?还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群人。来人由西向东,踽踽行在柴草掩蔽的山路上。这群人的成色有点怪,如这一日的天气一样。渐渐地近了,身穿皂衫手执长枪的人,看得出是满清的兵士;另一些风尘满面的人,则被五花大绑着,夹在清兵中间,被不停地推搡着,喝叱着
被绑的人群中,领头的是一位中年男子,五十出头年纪,身形壮实,面苍目炯,神武中透一些书卷气,飘逸中露几许虎熊威。只见他神情莫然,从容淡定,似乎对目下的处境毫不为意。只是,细细打量一下,透过强悍的外表,其内心的忧伤还是掩饰不住地流露了出来。他在想些什么呢?无疑,他怎么也撇不开近半年来率领义军抗击清军的情形———
这一年的五月,清兵由长江下游渡江,进占江南。先是古郡扬州失守,史可法将军殉难,后,南明弘光帝出走,未知所终。眼看南明政权亡灭,大明江山悬于一线,为避阮大铖寻仇而潜回家乡的他奋而起兵,与金声、江天一率领的徽州义兵犄角相呼,联合抗清,曾一度光复皖南贵池、石埭等地。日前,为阻击清军南下,他率义军在贵池泥湾山口英勇抗击,保险拒守,奈何敌众我寡,无力持久,后遭叛徒出卖与部将一道被擒。今身陷敌手,身家性命事小,抗清复明事大,只是这救国图报之志此生怕是再难实现了。眼见得山河破碎,家国不保,怎不叫人忧心伤情呢? 江南的山川田畴,阴柔,妩媚,美如江南可人的女子,让人迷醉。但是,这一队清兵似乎全无感觉,这从他们的表情和表现就能看出来,他们的脸上毫无保留地写满惊惶,让内心的恐惧一览无余。
他们不停地呼喊,不停地喝叱,以此虚张声势,为自己壮胆和助威。奇怪,得胜的清军怕什么呢?这问题只怕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
且看那位骑在马上的.黄总兵吧,他虽然面无表情,似乎镇定得很,其实正极力隐忍着内心的怯懦。逶迤的山冲,不如真刀真枪来得直爽,总是躲避着目光的追踪,给他悬一个迷。这里除了袭人的冷风和压抑的黑云外,再也见不到一个人影,甚至鸟儿也无一只,但他却分明感到了巨大的危机,似乎两边的山上随时会冲出千军万马来,把他的队伍瞬间吞噬。他深知自己押送的是朝庭重犯,稍有差错,项上的脑袋就得搬家。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将目光转向那位中年男子。此人非比寻常,他就是大明朝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复社”领袖之一的吴应箕。此人性刚直,志坚贞,强悍而富节气,又力主抗清而深受民众拥举。试想,押着这样一个著名的汉军首领,行走在数量庞大的汉人中间,是多么一件令人担心可怕的事情啊。寒冷的风里,他的额上、背上分明有汗溢出来。
风,仍旧冷冷地掠过,树上的枯叶无奈地掉落,在地上徒劳地挣扎着,发出“哗哗”的悲鸣。黄总兵抬头望去,前面快到石灰冲山口了,池州府城已是遥遥在望,行程也就在十几华里的样子。虽然行走的速度不快,但一个时辰的时间足以到达,只要挨过这一段路,进了府城,交割完毕,自己就脱了干系完事大吉了。想到此,他不由得松了一口气,脸上的气色也活泛多了。
正在心里打着小九九,忽地,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远远传来,“笃笃笃———笃笃笃———”,一阵紧似一阵,一阵近似一阵,恰似一柄重磅大锤一下一下有力地敲击着他的心房,他感觉心脏就要跳出来了。凝神望去,但见乡间土路上,一骑快马挟着一股尘烟逐风般驰来,瞬间便到跟前,同时,一声疾呼破空而来:“报———”吓得黄总兵一哆索,险些掉下马来。
黄总兵接报一看――谢天谢地!浑身上下顿觉一松,他先用衣袖擦了擦额上的汗,接着长长地吁一口气,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原来,池城的清军见城内异动征兆明显,恐吴应箕入城生出别样的变故,决定飞马传报,就地用刑,以防不测。
黄总兵跳下马来,稳了稳心神,踱到吴应箕跟前,缓缓说道:“吴先生,黄某接到军令,恐先生不堪劳乏,故不必入城,不如就此”
先生听了,神色坦然,驻足而望———近观青山葱茏,溪流暗合,远望平川一览,楼廓赫然,真个绝然好处。他微微一笑道:“此谓何地?”答曰石灰冲。“哦,石灰冲,那定是与石灰有关了。”先生沉吟片刻道:“我大明先贤于谦有诗赞石灰曰:‘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吟毕,闭目自赏,击节赞叹,好诗!好地方!就此归去吧!说完,引颈就戮,慷慨赴死。
风猎猎,云沉沉,池州爱国诗人吴应箕,就此血溅苍野,魂冲霄汉而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d65072851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