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叠词的表达效果》,欢迎阅读!
——浅谈叠词的表达效果 彭生琼
叠词是汉语的一种特殊的词汇现象,使用非常普遍。汉语的名词、数词、量词、形容词、动词以及象声词都有重叠变化。从古代的《诗经》到当代文学都存在。高中课本的选文如《氓》、《声声慢》、《荷塘月色》等都有大量的叠词使用,使诗文读起来音韵横生。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鉴赏领会叠词的表达效果是不可忽略的教学内容之一。
关于叠词的形态格式初中已涉及,对于高中生来说,重点在于领悟叠词的表达效果。
一、领悟叠词的音韵美
叠词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它的恰当运用,能和谐音律,表达丰富的思想内容,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在上李清照的《声声慢》时,让学生反复诵读“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学生很容易就能体会到其短促的节奏,轻细而凄清形成的的吞声饮泣的音韵美。又如: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塘月色》)
这段文字,叠词多是平声,声音清脆,节奏轻快,如河边飘过清幽的牧笛,欢快而悠扬。大量叠词突破了单纯视觉上对无边静美的荷塘月色直观画面感受,继而从听觉上给读者营造了一个回环往复、不绝于耳、余音绕梁富有音乐美的荷塘景色,使读者从单纯的视觉感受,转到视觉、听觉、触觉等全方位的艺术感受。
而《诗经》中就更多了,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小雅·采薇》),“行迈靡靡,心中摇摇”(《黍离》),达到了“两字穷形,情貌无遗”的地步,既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和语气,也使语言的形式和声音的节奏更臻整齐和谐。而我们在高中的教学中,语言形式的整齐和音律的和谐是较好把握的,可以不用多讲,和谐的音律中所蕴涵的情感才是最美的,最应该让学生去体会的。
二、领悟叠词的画面美
叠词具有描绘的作用,可以把事物的形态逼真地描写出来,使所描绘的自然景物或人物特征更加形象。最熟悉的是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曲曲折折”不仅描绘出了路的弯曲,而且准确呈现了曲折之深和荷塘之幽,营造了传统中国文化中所欣赏的“曲径通幽”的园林之美。“田田”的叶子不仅说明荷塘的叶子多,一望无边,而且叶子的“密”和长得茂盛,也都通过这个叠词表现出来,仿佛在读者的唇间留下了“甜甜”味感。这个词向我们展现的不仅是江南水乡的荷塘无边之美,还回应着南朝诗人“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的浪漫和缠绵。“亭亭”一词和舞女的裙连用,不仅荷叶美,而且还有出水芙蓉的女子清秀之美,婀娜多姿,倩倩风情,语言鲜活、跃动,形象清新、宜人,促人联想,喜爱之情溢于字里行间。又如《青青河畔草》开头六句“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前两句用“青青、郁郁”描绘出了一幅草木浓密的充满生机的春天图;后四句用“盈盈、皎皎、娥娥、纤纤”将思妇的体态、仪容、妆扮等写得十分逼真:由“盈盈”而“皎皎”,才有如同明月从云层中步出那般由隐绰到不鲜的感觉,“娥娥”与“纤纤”同是写其容色,而“娥娥”是大体的赞美,“纤纤”是细部的刻划。六个叠字无一不切,由外围而中心,由总体
1 / 3
而局部,由朦胧而清晰,烘托刻画了楼上女尽善尽美的形象。自然界的青春,为少妇的青春作陪衬;青草碧柳为艳艳红妆陪衬,美到了极至。只有领悟到了这种美,才能进一步悟到,开首那充满生命活力的草树,早已抹上了少妇那梦思般的哀愁。
由此可见,叠词运用得恰到好处,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又有真实感。写景让人如在画中畅游,写人让人如与友交谈,感受自然的真谛,体会人生的喜怒哀乐。
三、体会叠词的渲染作用
叠词往往可以渲染气氛,使人如身临其境,可以更好的体会作者的情感,同时也有利于抒发作者的情感。如《观潮》中用“浩浩荡荡”渲染了钱塘江大潮不可阻挡的气势,突出了自然的伟大力量。还有白居易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凄凄”渲染了人内心的凄凉和感伤,“袅袅”渲染了秋日苍凉的气氛,从而把作者的惜别之情表现得格外凝重。而在《春闺思》中又是另一番景象,“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城边、陌上、柳丝与桑林,已构成一幅春郊场景。“袅袅”写出柳条依人的意态,“青青”是柔桑逗人的颜色,这两个叠词又渲染出融和骀荡的无边春意。这就使读者如睹一幅村女采桑图。于是,这两句不仅是一般地写景,还给女主人公的怀思提供了典型环境:城边千万丝杨柳,会勾起送人的往事;而青青的柔桑,会使人联想到“昼夜常怀丝(思)”的春蚕,则思妇眼中之景无非难堪之离情了。
因此,在教学中尤其是诗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这些词语,从而更好的把握作者的情感。
四、领悟叠词的描摹性
叠词的描摹性主要体现在描摹形态、描摹情状、和描摹声音三个方面。描摹形态,是运用叠词形象的描绘人和景物的各种形状、形态,如“南沙峨峨”,“峨峨”就写出了山的“高”,了解了叠词的这一作用,就可以更好的把握作品中所描绘的景物的特点和人物的性格特征。才能更好的体会叠词的画面美。
描摹情状,是指运用叠词生动、细致地描绘人物的情感和神态,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孔雀东南飞》中“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这里的“诺诺”“尔尔”就把媒婆油滑奉承的性格写得活灵活现。又如《长恨歌》中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绵绵”一词写出了杨贵妃心中的“恨”是永远没有尽期的。
描摹声音,是运用叠词来描摹自然界的各种声,再现事物运动的情景,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杜甫的《兵车行》中有“车辚辚,马萧萧”的诗句,“辚辚”,车行的轧压声。“萧萧”,战马嘶鸣声。两个叠词给我们展现了兵车队伍出征时的情形,场面真实,语言流畅,声韵铿锵有力。“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孔雀东南飞》)用“隐隐”“甸甸”摹拟车马声,非常确切,渲染了兰芝被遣归家时的悲凉气氛,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当然在听觉上也有一种韵律美。 总的来说,叠词既可以摹声,又可以摹色,使表达更加确切,情感的抒发也更为浓郁。
运用叠词,不仅能在形式上增添语言的韵律美,而且能在内容上突出事物的形象美,还能在情感的抒发上体现其感染力。一直以来都备受古今作家的青睐。有人作过统计,《诗经》三百零五篇中,使用叠词的有二百篇。而在今天的文学作品中,叠词也是频频使用,在高考中也多次对叠词的表达效果进行了考察。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在古典诗词鉴赏时,对叠词的表达效果的教学不容忽视。
参考资料:
2 / 3
杜甫《兵车行》赏析 陈才智 中国文学网 《古诗十九首》鉴赏 马茂元 赵昌平 《诗歌鉴赏中叠词的妙用》 王统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d5c807c16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e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