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顾城的《忧天》》,欢迎阅读!
2013年福建高考作文题: 根据顾城的《忧天》:我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文体不限(不含诗歌),不少于800字。
今年福建省高考作文题,“材料”为顾城的诗 《忧天》,算是多年来难得一见的“好材料”。仍是“供料作文”题型,“供料作文”逃不掉的是“材料”的片面、简陋,以至虚假、杜撰;逃不掉的是命题者“命意”(显性或隐性),考生“被立意”。但由于这道题所“供”之“料”是诗歌,内涵较丰富,属于“半隐性命意”,诗中阐明了作者“一半”的观点:“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拒绝这种‘自由’”就是显性“命意”;
另一半“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是“隐性”的“命意”。就“命意”而言,“隐性”的优于“显性”的。考生要理解该诗的半隐性内涵,才可能较好地“选意”或“定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考察到了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发现力、概括力、选择力。
其次,该诗之意是“二元对立”的,较去年“人生的赛跑„„”只讲要跑得快的片面性要好。该诗的规定性较丰富,可以发掘的空间较大。这些都是该题值得肯定之处。
命题知性与理性兼具
陈岩立(厦门一中高级教师、语文教研组长)
总体来说,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不错,材料充满诗性,同时蕴含理性思考,展示了多元的矛盾关系。而矛盾是议论分析的基础。知性与理性兼具,避免了考生在写作时空洞抒情。
对考生来说,能否透彻、到位地理解材料的深层意义,决定了其作文水平的高下。一般考生可能会关注到流星与树根、天空与地层、理想和现实的这几组矛盾冲突。层次高一些的考生会关注到流星如果没有地球引力,在空中就会无依无附,没有束缚(“自由”)的代价是没有归属等更深层次的内容。
浅者见其浅,深者见其深。如果只看到流星,没看到状态、原因等对比,或与材料有所偏离,写不出高分作文。只有贴近材料,全面还原和揭示材料的多对矛盾,分析、思考得更为深入,分数才会更高。
审题关键在于抓意象
朱文真(厦门六中高级教师)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延续近几年的“新材料作文”题型,保持了试题的稳定性,考生临场容易发挥。
此类材料的审题关键在于抓意象,析主旨。诗中的“流星”、“树根”实际上呈现了两种不同的生命状态;诗歌的重点是在后面几句,“我要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它体现了“我”的人生价值取向,抓住它就可以把握诗歌的主旨和命题
者的意图。
考生据此可以顺向从“树根”的角度写脚踏实地,扎根基层,找到精神依托,实现自我价值;也可以逆向从“流星”的角度写愿做一颗流星,哪怕无依无附,也要追求闪亮的瞬间,以短暂的生命划出美丽的风景;还可以从“无依无附”、“深深扎进”等关键词联想到现实中的种种 “无根”与“有根”的选择取舍,等等。
下水作文
生命因流动而美丽
还在学生时代,我从课本上读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句子,当时整个人好像被仙气灌注了似的,一下子通体清新、鲜活、明亮起来。河水流动了,不会腐臭;门轴转动了,不会被蛀;那么,生命流动了,岂不就可以“长寿”?
这种流动欲,强韧地伴随我一直走到了现在。在我看来,生命因流动而新鲜!
婴儿是很喜欢“流动”的,从爬到站,再到行,不知经历了多少个跟头,摔得鼻青脸肿,依然不肯罢休;什么东西,他都想看,想摸,想尝,根本不在意那些东西是否脏兮兮,是否危险暗藏?因新鲜而无畏,因新鲜而探寻,因新鲜而激动,于是和朽气沉沉的老年人,甚至成年人、少年人,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对比。难怪北大诗人林庚呼吁要拥有“婴儿眼光”,美国诗人梭罗提倡“黎明感觉”呢!
生命也因流动而灵慧!
很多人激赏孔子的坚韧,“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感叹孔子的丰赡,思想如宗教一样,泽被一代又一代人!但从教育的角度讲,我更喜欢他的灵慧。比如脑袋一根筋的樊迟问他什么是“孝”,孔子说“无违”,即父母生前,依据“礼”侍奉他们;父母死时,依据“礼”安葬他们;父母死后,依据“礼”祭祀他们。孟武伯问孝,孔子说“父母惟其疾之忧”——— 有点古怪吧?可是仔细寻思一下,又很合理。父母不担心孩子的态度、能力、习惯、勇气,只担心孩子的身体,这说明孩子很自立、很自强啊,这不就是最好的孝么?这是多么灵慧的回答啊,没有经历佛家所说的持戒、入定、生慧的程序,也能将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思想,发挥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多么神奇啊!
生命更因流动而充满力量!
流动并非一马平川,也会遭险滩,遇磐石,迎飓风,所以抗争与搏斗在所难免。鲁迅先生对青年这样说过:“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要敢来阻碍这三事者,无论是谁,我们都要反抗他,扑灭他!”在《补白》一文中,他又提出了“驰而不息”的思想,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反抗”、“扑灭”、“驰而不息”,都道出了生命的力量之美!这种力量源于对美好未来的渴盼,对艰难险阻的攻克,对自我的不断超越。
顾城选择“树根”,放弃“流星”,显然带有轻“海洋性格”,而重“大陆性格”的色彩,守成有余,进取不足,是很容易把生命的青春气象也一并丢失的。其实,流星失去地球引力,
它仍在宇宙的怀抱中,即使被其他行星撞得粉身碎骨,它一样可以无怨无悔。因为它走得多,看得多,因而活得更多,更潇洒,和安土重迁、固步自封的“树根”比,流星的生命不知要光鲜多少倍!
从这个角度说,我很喜欢陶渊明的诗句“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想想吧,死后还不已,依然与青山同在、同生,何其美丽,何其快意啊!无独有偶,英国诗人济慈的墓碑上刻了这么一句话:“这里安息着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水的特性正是流动的啊,这是对他精神生命最形象的概括。
相隔万里,跨越千年,却不约而同地道出了人生的真谛:生命因流动而美丽!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d5c5a0a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8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