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借落子凄凄然:浅谈“蝉”的文学意象》,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借落子凄凄然:浅谈“蝉”的文学意象
作者:赵祎涵
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32期
蝉在中国古代象征复活和永生,这个象征意义来自于它的生命周期:它最初是幼虫,后来成为地上的蝉蛹,最后可以飞,可以栖息在树梢。蝉的幼虫形象始见于公元前2000年的商代青铜器上,从周朝后期到汉代的葬礼中,人们又总把一个玉蝉放入死者口中以求庇护和永生。在文学发展过程中,蝉也逐渐被文人们赋予了更多种情绪,也慢慢变成了有多种寄托的文学意象。
作为自然物表现生活气息
蝉最早出现在《诗经》中的《七月》:“五月鸣蜩。”蜩即蝉。蝉儿叫是以季候带出农事的真实写照。另外一首是《大雅·荡》:“如蜩如螗,如沸如羹”,朱熹评注说“蜩,螗,皆蝉也。如蝉鸣,如沸羹,皆乱人意”。
“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礼记·月令》)蝉与蟋蟀等小昆虫一样,是单纯的一种物候,单纯的在描写客观风物。隋代的王由礼《赋得高鸣蝉诗》“园柳吟凉久,嘶蝉应序惊。露下绥恒湿。风高翅转轻,叶疏飞更迥。”这些诗,皆是描写在秋风暮晚中的鸣叫或写生命活动的情况,大多描写的是蝉生活环境以及特定环境下的存在空间。人们知晓蝉噪秋至,秋来悲生,寒蝉随着落叶、风霜等,成了悲秋的最初原型,只是此时的人们还未有所寄托情感。 时间更迭和悲秋悲己思绪的寄托
时间意识,这是诗人运用寄托手法赋予蝉的最基本的意象。我们皆知蝉的一生短暂,庄子说:“蟪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蝉短暂的生命活动和夏秋之际的阵阵经济声,与诗人的情感巧妙的引起了共鸣。蝉本无知,然许多诗人却闻蝉而哀愁从心生,只是因为诗人自己心含苦盏:“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
晏小山有《采桑子》:“莺花见尽当时事,应笑如今。一寸愁心。日日寒蝉夜夜砧。”这是词的下阙,秋萧瑟,蝉凄然,人悲悔惆怅多潸然。作者在上阙近似自嘲地说:“自父亲去世之后,从烈火烹油之盛,只剩下余烬冷烟,他亦从雕廊画栋的楼头,跌进人情冷暖的世俗”。时间更复,世事难料,作者心中难以排遣的悲愁苦闷,似乎在寒蝉日日哀鳴中被无限扩大。寒蝉,悲秋,言己,这也使得蝉成了寄托悲秋感怀的寄托。 渲染离别情绪及思乡感怀
秋后的蝉命不久矣,在历经一番秋雨之后,蝉便只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鸣叫,所以寒蝉便成了悲凉的代名词。南唐诗人冯延巳《采桑子》:“寒蝉欲报三秋候,寂静幽斋。”因秋蝉悲凉不堪思量,触景感怀而抒发独游之悲。宋代词人柳永《雨霖铃》一词的开篇:“寒蝉凄切,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d254208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