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人文与体裁的角度看《落日》》,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人文与体裁的角度看《落日》
作者:蒋月艳
来源:《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2013年第11期
历史是那遥远的过去,历史同样是时髦的现在。聆听历史,传承历史,思考历史,发掘历史,解读历史,让历史的回声在耳际回荡,永志不忘。
教参上这样说“新闻和历史有相通之处,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过往的好新闻,不妨视为历史文献,因为两者都要追求真实性,都要信而可征。学习《落日》,引导学生透过„密苏里‟号上日本投降仪式的现场报道,体会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在人文的主题下,关注历史是对过去的审视,更是对现实的指导。同时,作为必修二唯一的新闻体裁的文本,教学的另一重点应该在“体裁”上。 《落日》的教学解读 一、人文主题
关于《落日》,教学人文主题,笔者认为可以就从朱启平晚年的那一句话出发。朱启平晚年病重时和老友陆铿谈及当年写作情况时说:“在密苏里号军舰上,有各国记者参加受降仪式。我想我必须作为一个中国人的立场,中国人的情感来写好这篇报道。” 中国人的情感,中国人的立场,那是我们中华儿女应该读懂的。
然而实际上,我们的学生对抗日战争的历史不了解或没有我们想象的感兴趣,对于如此长的文本未必能耐着性子细读。当然,我们可以用大量的史料数据、图片和影视资料把学生带到情境中,可以花一个星期甚至是一个月来研究一个抗日战争的专题,也可作一个课时的安排,将“钓鱼岛”作为导入。笔者在《落日》的教学设计中以一张钓鱼岛的图片和一句外交部的发言(一个战败国却要霸占一个战胜国的领土,岂有此理?!),把学生带回日本战败签字投降的历史时刻,也试图激发学生体会一个中国人的情感和立场。 其一,从大局上看,我们可以关注胜利者的情绪。
一个战败国是没有选择权的。朱启平客观、清晰、具体地记录了“签字场所”是日本东京湾内美国战舰“密苏里”号。战胜方选择在胜者的战舰上签字,失败者要“来”到胜者这儿“向”胜者投降。按照战胜方预定的程序,日本代表无条件接受到场的先后和签字先后的安排,“倒霉的日本人”更是无条件的带着“不是干干净净的”投降书,在空军浩浩荡荡的阵势下灰溜溜地乘小艇离开的。“投降书脏了”是整个签字过程的小插曲。日本人也觉得签字错位这事有点不妥,但申诉的结果是只能带着涂改的投降书离开,因为整个仪式的过程不可能为了这个战败国而重复一遍,他们必须接受战胜者的一切安排和决定。那蔽空而来的密密麻麻的,一批接一批的飞机发出的隆隆声,此时既是胜利者喜悦的欢呼更是对失败者的嘲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其二,从细微看,尤其关注中国人的喜悦、痛快。
比如日本代表的签字,朱启平是这么写的:“他说完后,一个日本人走到桌前,审视那两份像大书夹一样白纸黑字的投降书,证明无误,然后又折回入队。重光葵挣扎上前行近签字桌,除帽放在桌上,斜身入椅,倚杖椅边,除手套,执投降书看了约一分钟,才从衣袋里取出一支自来水笔,在两份投降书上分别签了字。梅津美治郎随即也签了字。他签字时没有入座,右手除手套,立着欠身执笔签字。这时是九时十分,军舰上层传来一声轻快的笑声,原来是几个毛头小伙子水兵,其中一个正伸臂点着下面的梅津,在又说又笑。”
这段细节描写,表面上是很客观的记叙,但实际上是以中国人的眼光在打量,以中国的情感在评判。重光葵签字的时候故作镇静,梅津的失态,都写出了他们的丑态,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日本代表的仇恨和蔑视。几个毛头小伙子水兵的抑制不住的轻笑,也同样是中国人的心声。 其三,从长远看,要理解中国人的理性思索。
虽然多方努力力争得徐永昌将军以第一个代表的身份入场,战胜的中国国势犹弱,此时根本没有与霸权的美国等抗衡的实力。签字时中国代表最严肃,没有美国的安闲没有英国欢愉,那是因为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抗日战争中历时最长,牺牲最大,中国的第一代表的位置是中国人民百万将士流血成仁,千万民众流血牺牲的重大代价换来的。我们要把这洗血了70年耻辱的一幕讲给子孙后代听,代代相传,永志不忘;我们更要懂得这胜利的来之不易,代价重大;我们更要重视国家的现实,以团结、新生来保持和发扬这个胜利成果。 二、文体特征
新闻通讯,及时、真实、客观,但具体、生动;新闻消息,及时、真实、客观,但简单、扼要。
《落日》的及时性很直观“1945.9.2、1945.9.3、1945.9.4”。事件发生到写作到发表仅用了2天,按照今天的信息化速度大概当天就能见报。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10分,我在日本东京湾内美国超级战舰„密苏里‟号上,离日本签降代表约两三丈的地方,目睹他们代表日本签字,向联合国投降。”这里精确交代了自己与新闻事实发生地的距离,这足以证明朱启平是在现场亲眼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的。 朱启平以他中国人的眼光和立场,选取的角度和内容,因而不得不提的是这篇通讯的个性。从文体特质来说,这篇文章的文体特质应该是“新闻特写”。
“新闻特写即通讯特写,相当于用电影中„近镜头‟的手法放大新闻事实的横剖面, 注重于再现生活的某个特定的画面, 放大新闻事实诸要素中最有普遍教育意义或具有共同兴趣的一二个要素或片断。它不仅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 而且着重地、形神兼备地告诉人们:事情是如何发生的?当时的情景怎么样?它比一般通讯写得集中、突出、更细、更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d1cde265b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