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单元《采薇》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古诗词诵读
1 采薇(节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字词,理解诗意,体味戍卒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背诵这首诗歌。 2.过程与方法
品味本诗的语言美,赏析重章叠句和情景交融手法的艺术魅力。 3.情感与价值
领悟先贤的故园之思和家国之情,养成高尚的人格情操。
【教学重点】
识记字词,理解诗意,体味戍卒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背诵这首诗歌。
【教学难点】
领悟先贤的故园之思和家国之情,养成高尚的人格情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感导入
翻开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我们会发现,从古至今,大大小小的战争不计其数。有战争,就有伤害,无论是已化为无定河边皑皑白骨的遇难士兵,还是历经九死一生活下来的幸存者,战争给他们的家庭和心灵造成的创伤都是巨大而深远的。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选自《诗经·小雅》中的一首戍边之歌——《采薇》(节选),去走进一位普通戍边士兵回乡途中的内心世界。 二、背景介绍
《诗经》和“《诗经》六义”
师:请同学们将搜集到的关于《诗经》和“《诗经》六义”的知识分享给大家。 学生交流汇报。
《诗经》的305篇诗歌,多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作品,产生于今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湖北等地。大体上说,《风》是民间乐歌,《雅》是宫廷乐歌,《颂》是宗庙乐歌和舞歌。《风》的绝大部分及《小雅》的少部分作品,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代表了《诗经》的最高文学成就。这些产生于民间的作品,或揭露当时的社会政治的黑暗,或反映徭役、兵役的痛苦,或表现劳动生活的苦乐,或描述爱情婚姻的悲欢,从各个侧面广泛地展示了古代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的图景。
三、学生朗读,整体把握
教师批注
预设:
师:这首诗表现了什么主题?
生1:我觉得这首诗歌抒发了戍边士兵的思乡之情。 生2:这首诗表现了士兵们的悲伤心情。 师:诗中写的地点是什么? 生:归乡途中。
师:关于这首诗谁能再说说你的理解?
生3:这首诗主要写士卒归乡途中抚今追昔,痛定思痛而更加悲伤。 四、文本赏析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戍边战士思乡)
2.这首诗是不是一开篇就写思乡呢? (不是)
3.选文开头没写思乡,而写家乡的杨柳和满天的大雪,这是哪一种修辞手法? (对比)
4.大家思考问题:作者为什么没有直抒胸臆,直接写战士的思乡之情呢?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用对比的手法,将昔日离开家乡时正值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满眼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与此时战士归乡途中满天飞雪的寒冷孤寂作对比,以乐景写哀情,渲染了诗歌的感情基调。) 5.再看选文有什么特点?
(对偶句式,有加强语气一唱三叹之效,有节奏感和音韵美。)(齐读体会) 6.选文前两句的创作手法是什么? (以乐景写哀情)
7.战事胜利了,终于可以回家了吧,选文在写法上与前面几章有何不同吗? (最后一章以抒情为主,借景抒情;另外用了对比手法,以离家时的欢愉与归家时的忧伤作对比。)
8.既然可以回家了,为什么“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呢?你知道“他”的哀吗?试说一说。
9.多年在外作战,音书断绝,家乡的亲人还在吗?人事变化大吗?(“少小离家老大回”“去时里下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几十年的离家,家乡的老母亲或许早已化成一冢坟墓了……真是“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啊!怀着种种复杂的心情,凶多吉少,怎么能不悲哀呢?) 五、课堂小结
1.这首诗歌写到在国家危难之时,战士在思归与作战之间,毅然决然选择作战,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bd058ab5f8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eb.html